APS在不同類型的行業目標和要求是不同的,在流程型行業,APS主要解決順序優化;在離散型行業,APS主要解決多工序、多資源的優化調度問題;在流程和離散的混合型行業,APS主要解決順序和調度的優化問題;而在項目型行業,APS主要解決關鍵鏈和成本時間最小化問題。
一、排程建模
APS排程系統確定約束和優化目標,同時,進行集成數據提取,包括ERP企業資源系統的相關數據、供應鏈物流的相關信息以及谷器MES製造執行系統中的工藝標準、設備維保計劃等相關數據。
二、制定評價標準
制定評價標準其實就是給排產結果制定評價標準,怎樣的結果是更好的。在生產計劃排程模塊中主要有下面一些面向時間的目標:
完成所有訂單任務所需要的時間最短; 訂單任務完成時間和它的到期時間之差最少; 所有訂單的在生產系統中花費時間總和最少; 所有訂單的生產準備時間總和最少。還有與成本相關的目標: 使可變生產成本總和最小; 使生產準備成本總和最小; 懲罰成本(缺貨成本)總和最小。懲罰成本即當訂單需求沒有足夠的現貨來滿足需求所導致的成本。
如果管理人員想要同時追求上面幾個優化目標,使每個目標都達到最優,這通常是不可能的,只能在權衡各個目標的基礎上尋求一個妥協方案。
三、排程結果可視化
排程結果最好以甘特圖表達,用甘特圖可以在一定的時間間隔上平行地顯示所有資源。計劃人員既可以專注於一個指定訂單和它在相應生產階段的排程,也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單個資源及其在時間上的排程。
同時,APS 智能計劃排程系統應方便計劃人員在對排產結果進行調整時,直觀地看到調整後的結果和對整體計劃的影響。同時,排程中的預測數據出現確定的結果後要代入排程模型中,支持計劃人員對後續計劃進行滾動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