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現在入夏開始,到大暑三伏的這段日子裡,這時人體的陽氣便會慢慢有了一個「朝外走」的趨勢。
說得直白一點,就是現在夏季溫度的進一步升高,人體內的各種痰濕濁氣都會朝外加大發散的效率,故而一旦這段時間裡,我們身體堵著了,那麼濕熱二邪就會在我們的身體里漸漸積累起來。
其中這個積累起來的結果,在外多表現為油膩的皮膚、膚質的下降和各類粉刺痤瘡的蔓延,到最後濕熱入脾,還會令鼻翼發紅、兩眼暗淡;此外如果你生活中還出現了以下的問題,那麼在今後的夏日裡,你可得好好給身體清熱祛濕一番了:
脾胃虛弱無食慾,大便糖稀臭味濃;愛酸喜辣口味重,小便來時黃又濁;口氣即臭且又腥,兩眼無神眼圈黑;睡眠不安多躁動,白天工作精神無;
如果上述的問題有很多是你在夏季,或者是當下就已發生且感受到了的話,那麼你的脾胃大機率是受了濕熱的影響,通常這濕熱初至脾胃,一般主要以脾虛為先,而這脾一旦虛了,那麼就消化不掉這人所吃下的食物,進而運化受阻,這些難以運化的養分就會變成害人的痰濕,漸漸地隨著時間的發展,這些痰濕就會最終轉變為濕氣。
但就僅僅是濕氣而已嗎?告訴你,現實可沒這麼簡單!因為這濕氣一形成,這人還就容易再出現一個氣鬱的問題,畢竟濕是向下沉積的,而正常的氣則是向上發散的,於是乎這多餘的濕就會壓迫著氣朝下堆積,進而氣鬱便由此產生。
而濕氣、氣鬱一旦從量變積累到了質變,這二者還會進一步將熱邪也給催生而出,於是乎隨著夏季的深入,等這自然界中的陽氣更加充裕和飽和了,這人也難以向外疏散出這些本應排出的雜氣,且這待在體內的多餘雜氣還會再度朝脾胃侵襲,其結果便是人體體質進一步退化,最終形成濕熱體質。
再說起這濕熱體質會給人帶來什麼,上文開篇已然講過,但這裡還要再提一嘴的是,如果這脾胃再這樣長時間虛弱下去,那麼其一水氣自然更加難以運化,濕氣會變得更加嚴重;其二,若脾胃的運化能力遭到打擊,那麼自然我們人身上的油氣便會散發至體表,於是乎讓我們的面貌、精神從外看起來,便就顯得十分油膩,甚至可以說是噁心。
那麼具體要如何在夏季,或者在以後都能把這些問題給解決掉呢?答案其實很簡單,只需要跟著下面的步驟來,一步步穩妥地做,那麼自然就可以讓身體變得清爽且乾淨起來。
清熱祛濕三步走,步步走出好神態
第一步:吃飯七分飽,脾胃健康來
首先,想要養好脾胃,最先要注意,或者避免的,就是暴飲暴食和極端節食了;而在這兩者以外,在吃飯的時候,我們應儘量地讓自己的飽腹感處在「七分」的狀態中。
另外對於一些長期暴飲暴食的人來講,想要改善好脾胃健康,最好還得學會「凈惡」的方法,即每次吃飯,先延長一下自己的吃飯時間,不要一下子填滿自己的飽腹感,像這樣慢慢吃,一來可以給脾胃以準備時間;二來,還會讓自己更加嫻熟地掌握正常飲食的節奏。
其次,對於當下一些經常出現痤瘡粉刺或者毛孔粗大容易出油的小夥伴而言,在應該多偏向於清淡的飲食,同時對於含糖量高的食物,儘量少吃或者不吃,像這樣健健康康地保持好一段時間,等身體內的渾濁雜物少了,那麼皮膚質量自然也就提升了。
第二步:夏季多吃雜,養出健康態
基於「夏季為長」的道理,所以我們在日常飲食上,也應緊跟夏季生長的節奏,故而夏季飲食切莫讓食譜過於單一,古語云:「陽長居大夏,以生於萬物。」故而例如山藥、豆類、蓮子、芡實這類生命力頑強,且又富含陽氣的食物就可以多吃一些。
先說山藥,這山藥之所以從古至今受人歡迎,是因為山藥不僅能幫我們潛藏身體的精元,同時又能養一養脾胃。加上山藥既能補氣,又能養陰,不寒不燥,補而不滯。所以古人命之為「君子菜」
關於古人如何吃山藥,那法子可多了,下面就分享一個古法山藥糕,這古法山藥糕主要拿是山藥、蓮子、芡實、薏米、糯米做成的,另外還加入了紅糖、紅棗以滋養血氣,而且這糕還能在填飽肚子的同時養好脾胃的狀態。
做法:將芡實、蓮子、薏米、風乾山藥碾碎成粉,然後加入糙米和糯米一起用破壁機打成粉,最後加入大棗混合打成粉。接著將大棗蒸熟混合在一起即可。
之後紅糖用熱水沖泡,分批次加入粉中,攪拌均勻,揉成麵糰。用模具壓出花型,之後上鍋開始蒸,半小時即可。這樣一道帶著淡淡甜味的山藥糯米芡實糕就做好了
這款現成的茯渭糕,配料更豐富,山藥用的是正宗的溫縣壚土鐵棍山藥,為的就是這一口營養,有糯米、大棗、薏米、白扁豆、鐵棍山藥、蓮子、麥芽、芡實、山楂食材。
其中:
芡實:健脾祛濕,能把體內的水濕排出去,幫助脾胃。
蓮子:補益脾胃,祛濕的同時能養心安神。
白扁豆:被稱為脾之谷,不僅能祛濕,還特別適合脾胃虛弱的人。
山藥:健脾補氣,對肺也不錯。肺能調理水的通道,腎主全身水液,脾運化水,所以濕氣重如果能調理肺,也可以快速把濕化掉。
茯苓和薏米一定要有,它們一升一降,會讓體內的氣運作起來
山楂:健胃,有了它,哪怕有積食也不怕,還能行氣化瘀。
用的是麥芽糖和亞麻籽油,不會給身體過多造成負擔,口感也更細膩,吃著清甜不膩口。
第三步:睡時勿貪涼,肚臍要保暖
再者如《遵生八箋》所言:「夏至後,夜半一陰生。」意思是說,夏至以後的夏夜裡,夜半十分陰氣仍較為充裕,因此夏季除了濕熱頗為折磨人外,其實還另有著自己陰寒的一面,而這如果陰寒侵體,這舌苔往往由白更白,色如雪白,且舌頭顏色也將由紅變淡,更有甚者這舌頭一看,便有「毫無血色」之感。
加上除了這顏色質感頗為慘澹以外,這身體之中更是會出現如濕熱卻比濕熱更加難受的問題,比如濕熱有的排泄困難、胸悶體煩,這陰寒在繼承過來的同時還會加上怕風懼冷、手腳冰涼及小便清長等問題,所以想要解決必須先以溫暖小腹為先。
比如日常注意遠離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特別是西瓜、香瓜、香蕉、生魚片、螃蟹、冰淇淋、果汁、啤酒、碳酸飲料等寒涼之物。同時還要注意保暖,對於頸後、肩膀、肚子、後腰、小腹、腳踝等處尤其要注意,以免寒邪侵體,消耗本來就不足的陽氣。
另外睡覺之時切記要讓小腹時刻處於溫暖的狀態之中,但是人一入睡是感受不到小腹是否寒涼的!為此我們必須做好一些入睡前的準備,比如用用南懷瑾老師的溫臍法正是其中一記妙招。
這溫臍法主要用艾絨、花椒和桂圓肉為主料,做時得先這三種東西攪碎捏成球,塞進肚臍中,別小看這個肚臍,它是會吸收的,要知道我們還在娘胎時,飲食呼吸都是依靠肚臍。
而這三味都是偏溫熱疏通的,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為純陽之性,通十二經;花椒這種東西不起眼,確是可以溫中散寒的好東西,尤其是身體因為虛寒瘀堵的,花椒都能給把寒氣散掉,寒氣沒了,再加上艾草的疏通性,身體也就通了;桂圓肉主要是調和這兩味的作用,益氣血,健脾胃,身體乏力虛弱者,適用。
這三種材料一結合,體內,尤其是中焦的寒氣散了,陽氣自然也就補進去了,瘀堵的位置給通開了,那咱們上面的心火自然能順暢通行,火引下來了,自然也不會再找咱們的鼻、咽、口了。
這個肚臍灸的製作很簡單,桂圓肉、花椒、艾絨按2:1:1比例,也可以按照這個劑量,桂圓肉20粒、花椒30克、黃金艾條1根。這些都打碎後捏成球,睡覺前塞進肚臍里,用醫用貼或者保鮮膜封住即可。
現成的肚臍灸,在這三味的基礎上還添加了酸棗仁和枸杞,一來可以有助於陽氣的輸入,而且還能安神,表面還添加了花椒粉,加速身體的吸收,而且每一顆都用蠟紙包好,密封在玻璃罐中,用的時候拿出來一塞即可,非常方便。
像身體特別虛的,用三天停一天,給我們身體一個緩衝,漸漸地瘀堵的地方被疏通了,身體都很舒暢,疲憊感乏力感,都會隨著這些瘀堵,一起被清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