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多項政策,到底能不能把元宇宙搞起來?

2023-03-31   零壹財經

原標題:110多項政策,到底能不能把元宇宙搞起來?

來源 | 零壹財經

元宇宙已經從概念走向前台,從技術驅動到資本介入再到政策支持,每一步都不可或缺。隨著元宇宙產業的迅猛發展,國家和各地的相關支持政策也在加快跟進,搶占元宇宙的先發優勢。

2022年以來,元宇宙相關的政策愈加密集,其中河南成為繼上海之後,全國第二個從省級層面印發元宇宙專項行動計劃的地區;西安也首次提及「緊跟元宇宙浪潮」。此外,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牽頭成立工業元宇宙協同發展組織,並發布《工業元宇宙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5年)》。

據零壹智庫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3月28日,全國已有18個省級(含直轄市,下同)單位及24個市級單位發布了約114項明確支持元宇宙產業的政策。其中,2023年至今出台的政策約22項,廣西、貴州也開始結合文旅產業、自貿區和數字產業布局元宇宙。

01

工信部及政協委員多次提及,工業元宇宙先行

2022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提出將增強現實(AR)、混合現實(MR)等視覺技術與銀行場景深度融合,推動實體網點向多模態、沉浸式、交互型智慧網點升級。雖然沒有明確提及「元宇宙」,但AR、MR技術與場景的融合正是元宇宙發展的土壤。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也明確表示,要創新發展「雲生活」服務,深化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等技術的融合,拓展社交、購物、娛樂、展覽等領域的應用。

1月24日,工信部中小企業局局長梁志峰在中小企業發展情況發布會上表示,要培育一批進軍元宇宙、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興領域的創新型中小企業,這是中央部委首次對外提到元宇宙。

2022年兩會期間,多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交了元宇宙相關議案提案。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建議,優化升級數字基礎設施,包括元宇宙產業在內的數字經濟的基礎;建立對元宇宙相關領域的監管治理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張英建議加快關鍵技術攻關,聚焦新一代通信、智能交互、算力晶片、數字工具、新型傳感器技術等關鍵核心技術,形成元宇宙「以虛強實」的發展導向。

全國政協委員劉偉建議從頂層出發,由政府主導打造「元宇宙中國」數字經濟體,引導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緊密聯繫,形成虛實融合、沉浸交互的新型社會關係平台。

全國人大代表孔發龍建議,成立國家級「元宇宙」研發機構,加大資金、人才和激勵支持力度,重點攻堅「元宇宙」基礎底層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要加快在國家層面研究制定「元宇宙」產業發展規劃,建立產業的標準、規範和體系,明確產業的邊界、紅線和禁區。

2022年10月,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牽頭、聯合工業元宇宙領域的社會團體及行業龍頭骨幹企業共同發起成立工業元宇宙協同發展組織,並發布了《工業元宇宙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5年)》。計劃提出3年實現「三個100」的目標,著力推動工業元宇宙的技術儲備、標準研製、應用培育和生態構建全方位健康發展。

11月,工信部、教育部等聯合發布《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提出「到2026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總體規模(含相關硬體、軟體、應用等)超過3500億元。作為元宇宙的底層技術和關鍵入口,虛擬現實軟硬體的發展,將直接影響元宇宙產業的落地進程。

02

上海全方位密切支持,北京多方向布局,重慶出台區域政策

上海、北京和重慶合計發布22項元宇宙相關政策。其中,上海數量最多(16項),時間最早,2021年底就提出「加強元宇宙底層核心技術基礎能力的前瞻研發」。

2022年6月底,《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賽道行動方案(2022—2025年)》發布,這是全國第一次從省級層面印發的元宇宙專項行動計劃。上海市還提出「研究持續擴大產業轉型升級投資基金規模,推動成立市場化的元宇宙、城市數字化轉型基金」。

在區域布局方面,虹口區和徐匯區率先提出元宇宙的戰略計劃,其中虹口區發布了《元宇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該計劃旨在打造北外灘元宇宙發展和應用示範區,構建上海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

2022年3月,北京市發布元宇宙專項支持計劃——《關於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創新引領發展的若干措施》,隨後6月份發布《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4年)》。

北京希望在3年內將城市副中心打造成以文旅內容為特色的元宇宙應用示範區,培育、引進100家以上的元宇宙生態鏈企業,形成30項以上的應用場景項目;培育元宇宙4大產業鏈,推動元宇宙產業在副中心創新發展,促進其與數位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

2022年4月,重慶發布《渝北區元宇宙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4年)》,希望在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的同時推進元宇宙示範應用,構建協同創新的平台,進而優化產業生態發展,打造重慶市的數字經濟新優勢。12月15日,《重慶市永川區元宇宙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發布,提出「力爭到2025年,將永川打造成為以數字內容製作為特色的全國知名、西部領先的元宇宙應用示範城市。」

目前,重慶已有兩個區出台了元宇宙產業專項規劃,市級層面尚未有行動。這與上海的路徑有些類似,後者也是先從虹口區和徐匯區提出戰略計劃,市級層面不久後便跟上。

03

山東、江西決心強,中西部省份相繼跟進,浙江加速布局

據零壹智庫不完全統計,目前有14個省份(不含直轄市)出台了40項政策明確支持元宇宙產業的發展,其中山東有6條政策,江西和浙江緊隨其後,各自發布了5條政策。浙江還是最早發布相關政策布局元宇宙產業的省份,且在加速布局。

2022年12月,《浙江省元宇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正式發布,在省級層面上有了統一的行動綱領。該規劃提出,全方位推進元宇宙產業鏈條化、規模化、國際化,在經濟社會重要行業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

2022年3-4月,山東省出台3項元宇宙相關政策。省工信廳等7部門聯合發布《山東省推動虛擬現實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在產業發展現狀部分緊緊圍繞元宇宙產業進行概述,出現「元宇宙」關鍵詞10次之多,是目前介紹元宇宙較為詳實、圍繞元宇宙發展決心較高的省份。

2023年,山東省政府正式發布《山東省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2025年行動目標:「信息安全、元宇宙等領域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

2022年11月,湖南和四川不約而同地在政策中提及「元宇宙」,雖然表述比較簡單——發展/盯緊以元宇宙為代表的信息產業或前沿領域,但也說明兩省開始重視元宇宙產業。2023年3月,湖南提出依託元宇宙打造智能政務大廳,提高政府信息公開辦理的信息化水平,優化政務管理和服務工作。

在發布支持元宇宙產業發展政策的其他地區中,不乏以旅遊為主、經濟實力較薄弱的省份,如貴州、吉林、雲南、廣西等,以期以「元宇宙」等產業為突破口,強化本省數位技術及數字經濟實力,完成數字化轉型。

2023年,廣西、貴州也開始布局元宇宙等新興產業。廣西在《關於加快文化旅遊業全面恢復振興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提到運用元宇宙打造數字化景區,將數字與文旅相結合,豐富消費形式。《進一步深化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探討了在RCEP體系下,同東協國家加強在數字經濟等重點領域合作,開拓元宇宙業務。

同期,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制定了《貴州省數字經濟發展創新區標準化體系建設規劃(2023—2025年)》,規劃里提到對於元宇宙等新興產業進行相關標準研製,規範數字產業建設。

04

無錫、深圳搶跑,粵港澳加速落地,崑山、成都出台專項計劃,青島加快布局

據零壹智庫不完全統計,全國共計24個市級行政單位及有關部門出台了明確支持元宇宙產業發展的相關規劃或政策,總數達46項。其中,9個城市已發布專門的元宇宙產業規劃或支持政策,其中廈門、瀋陽、武漢、珠海、崑山、成都已有市級層面的統一行動,杭州、無錫、廣州暫時從某個或某幾個區開始規劃。

無錫早在2022年元旦就發布了《太湖灣科創帶引領區元宇宙生態產業發展規劃》。未來濱湖元宇宙產業將以核心技術突破為基礎,以產業集聚為導向,在元宇宙生態產業發展上做到將空間布局和產業推進相結合、應用引領和場景驅動相融合、協同發展和一體發展相整合、市場主導和政府引導相契合的「四合」目標。

杭州錢塘區、濱江區、拱墅區及餘杭區均落子元宇宙產業,成為我國目前城區內發展元宇宙產業最活躍的地區。

從《廈門市加快推進軟體和新興數字產業發展若干措施》到《廈門市元宇宙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從首次政策提出元宇宙概念到全國首個市級元宇宙專項政策發布,廈門僅僅用了不到1周的時間,可以說是當前擁抱元宇宙最為迅速的城市之一。

廣州市則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元宇宙10條」,聚焦數字孿生、人機互動、AR/VR/MR等,重點培育工業元宇宙、數字虛擬人、數字藝術品交易等體現元宇宙發展趨勢的領域。

廣州南沙、珠海橫琴、深圳前海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的三個重大合作平台,三地在元宇宙產業上協同布局,推進這一新興業態更好更快發展。

2022年底,崑山、成都先後發布了元宇宙產業專項支持政策。《昆明市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也提到,超前布局元宇宙產業。2023年一季度,已有杭州、成都、廣州、青島四個市級行政單位發布了關於支持元宇宙發展的相關政策和規劃。

市區級的元宇宙產業支持力度正在加強,政策相對更細,切入點更具本地特色。

(註:閱讀完整版報告,請點擊「 中國元宇宙產業政策匯總(2023年03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