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8月24日),迎來杭州亞運會倒計時一個月之際,杭州亞運會吉祥物「江南憶」組合穿越到中國體育博物館的六件文物中,讓大家率先感受下古代人的運動風采!
杭州亞運會吉祥物「江南憶」組合。「琮琮」頭部裝飾的紋樣,取自良渚文化的標誌性符號「神人獸面紋」;「宸宸」名字源於京杭大運河杭州段標誌性建築拱宸橋;「蓮蓮」代表西湖文化景觀,名字源於西湖中無窮碧色的接天蓮葉。
這六件文物分別是蹴鞠、圍棋、龍舟、武術、馬術、射箭,其中馬術項目由琮琮騎著白色的駿馬穿越到一幅名為《馬術圖》的古畫當中,通過生成式人工智慧手段動態還原了古人馬上競技的場景,並讓亞運吉祥物琮琮一同出現在畫作之中。
《馬術圖》局部
這幅《馬術圖》中描繪了古人高超的馬上雜技技巧,其造型豐富、刻畫細膩,人物姿態生動、色彩艷麗,是一件難得的馬術繪畫藝術作品。
馬術起源於原始人類的生產勞動過程。公元前680年,古代奧運會設有馬車比賽。1900年,在第2屆巴黎奧運會中,馬術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從赫爾辛基1952年第15屆奧運會起,女騎師被允許參加奧運會馬術比賽,馬術也成為奧運會中第一個男女同場競技的比賽項目。作為一個團隊,馬匹和選手將共同獲得獎牌和名次。在新德里1982年第9屆亞運會上,馬術成為正式比賽項目。
網絡配圖
中國的馬術也具有悠久的歷史,興於周代,盛於唐代。在漢唐時期,上至王侯將相,下至平民百姓,不論男女老幼都熱衷於騎射、馬球等馬術娛樂活動。到宋代時,馬球在宮廷、軍隊和民間都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尤其備受皇室重視,宋太宗還專門下旨規定了打馬球的比賽規則,使得這項運動實現了禮儀化和制度化。在電視劇《知否》中就多次演繹了馬球比賽,這也是對北宋時期馬球運動風靡的真實寫照。
電視劇《知否》中打馬球情節
中國體育博物館館長黃金表示,蹴鞠、圍棋、龍舟、武術、騎射等項目,既是中華優秀傳統體育文化的代表,也是當今在亞洲各國廣泛開展的體育運動項目,彰顯出明德尚禮、以和為貴、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國體育文化價值觀。
據了解,在杭州亞運會期間,中國體育博物館將在杭州亞運會博物館舉辦展覽,眾多珍貴的體育文物將為杭州亞運會增添更多的文化趣味。大家在觀看比賽之餘不妨也到博物館去感受一下中國古代的體育文化。有關杭州亞運會馬術項目的最新消息,第一賽網會及時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