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軟科理科實力Top100齣爐:復旦第二,力壓科大!

2023-12-27     星球數據派

原標題:2023軟科理科實力Top100齣爐:復旦第二,力壓科大!

作者:知乎周瑞/星球數據派

來源:軟科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時常被最新的科技成果所震撼,卻往往忽視了支撐這些成果背後的力量。這股力量,正是基礎科學研究。歷史上每一次科技革命的湧現,都離不開基礎研究的突破。基礎科學研究,就如同科技進步的燈塔,引領著人類不斷向前探索。

基礎科學研究,顧名思義,是對自然界基本規律的研究。它不直接追求實用價值,而是著眼於探究未知,尋找事物的本質。正因為如此,基礎科學研究的成果往往具有長遠的影響力,能夠為人類的進步奠定堅實的基礎。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基礎科學研究在科技革命中的關鍵作用。牛頓的經典力學理論,為工業革命提供了理論支持;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開啟了電氣時代的大門;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則引領了現代物理學的發展。這些理論的出現,不僅推動了科技的進步,也深刻地改變了人類社會的面貌。

中國大學理科實力評級是軟科每年發布的一項重要排名,旨在全面展示我國高校在理科領域的實力和水平。為了確保排名的客觀性和準確性,軟科精選了一系列能夠反映理科水平的指標,對各高校在理科領域的建設情況進行了客觀對比和評價。

在2022年的評級中,軟科首次引入了「學科實力」和「學科精度」兩個維度,對高校在理科領域的學科建設情況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比較。同時,在「科研平台」維度中,軟科新增了「全國重點實驗室」等變量,進一步提高了排名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在2023年的評級中,軟科繼續沿用了2022年的指標體系,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和優化。在「學科實力」維度中,軟科將學校在理科領域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的學科納入評價範圍,進一步提升了排名的全面性和準確性。同時,在「學科精度」維度中,軟科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和完善,確保了排名的科學性和公正性。

中國大學理科實力評級不僅為高校提供了展示實力的平台,同時也為考生和家長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通過這個排名,考生和家長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各高校的理科實力和建設情況,為選擇適合自己的高校提供有力的支持。

2023中國理科實力A類大學100強:北大第一,復旦第二

基於以上指標,2023中國理科實力百強大學出爐,分為兩檔呈現:

  • 中國理科實力A+大學:理科實力全國前20名(相當於理科領域有得分高校的前2%);
  • 中國理科實力A大學:理科實力全國21~100名(相當於理科領域有得分高校的2%~10%)。

具體結果如下:

理科Top6分析:復旦成最大贏家

在2023年軟科中國大學理科實力評級中,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位居前三甲,展示了他們在理學領域的卓越實力。北京大學憑藉其學科實力、學科精度、高端人才、科研項目和重大成果五個維度的優秀表現,蟬聯中國大學理科實力評級榜首。

作為中國的頂尖學府,北京大學在各個維度都表現出色,尤其是在學科實力和學科精度方面更是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這得益於北京大學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全面發展和卓越貢獻。在高端人才方面,北京大學匯聚了一大批國內外知名的學者和專家,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內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為學校贏得了極高的聲譽。

復旦大學在本次評級中位居第二,表現同樣出色。儘管復旦大學的理學領域學科數量較少,但其中5個學科入選了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這充分體現了學校在學科精度方面的優勢。在重大成果維度,復旦大學也獲得了全國第二的佳績,這得益於學校在科研方面的持續投入和優秀團隊的努力。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理工科為主要特色,在理學領域表現極佳。在學科實力、高端人才、科研項目三個維度上位居第二,僅次於北京大學。在2023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有7個學科進入國內頂尖學科(軟科前3%或前2名),入圍數量位居全國第一。這表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某些學科領域具有突出的優勢和實力。

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三所高校緊隨北大、復旦和中科大之後,分別位列第四至第六名。作為國內文理強校的代表,南京大學在學科實力、學科精度以及科研平台三個維度上的表現尤為突出,排名分別為第三、第三和第一。在南京大學的6個學科中,更是成功入選了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清華大學作為國內工科強校,其理科實力同樣處於頂尖水平。在重大成果這一維度上,清華大學的表現尤為突出,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清華大學曾榮獲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這一獎項的獲得,不僅彰顯了清華大學在科研領域的實力,更體現了其在基礎科學研究方面的重要地位。

而上海交通大學則在學術論文這一維度上展現出了卓越的表現,排名高居第二。據統計,近五年上海交通大學在Web of Science資料庫中的文獻總數已接近30000篇。這一數字不僅體現了上海交通大學在學術研究上的高產,同時也反映了其研究的質量和影響力。

理科Top20分析:武大南開並駕齊驅

在2023年軟科中國大學理科實力評級排名中,位列第7-20名的高校堪稱中國高等教育的佼佼者,這些高校在理學領域實力一流,為我國的科技發展和人才培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這份榜單中,綜合性高校占據了半壁江山,充分展現了其學科設置的廣泛性和學術研究的綜合性

首先,我們要關注的是排名第7名的中山大學。作為國內知名的綜合性大學,中山大學在理學領域擁有雄厚的實力。學校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涵蓋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個理學學科。中山大學注重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結合,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究成果。

排名第8名的廈門大學同樣是一所綜合性強、理學實力雄厚的大學。廈門大學在數學、化學、生物學等理學學科方面頗具特色和優勢。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通過開展各種科研項目和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應用能力。

位列第9名的浙江大學也是一所享譽國內外的綜合性大學,其在理學領域的研究實力不容小覷。浙江大學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多個理學學科方面擁有世界級的科研實力和學術聲譽。

排名第10名的吉林大學也是一所綜合性強、理學實力雄厚的大學。吉林大學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等理學學科方面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科研實力。

除了以上四所高校,位列全國20強的高校中還有武漢大學、南開大學、蘭州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同濟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等綜合性高校。這些高校在理學領域均擁有不俗的實力和特色學科優勢,為我國的科技發展和人才培養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2023中國大學理科實力評級方法論

中國大學理科實力評級的對象為所有被納入2023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的高校。理科的範圍包括理學門類的14個學科,具體如下:

中國大學理科實力評級包含學科規模、學科實力、學科精度、高端人才、科研項目、重大成果、學術論文和科研平台8個維度,17項指標。

指標體系和權重如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3016a828deb83138cd24b61ce6cd6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