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眼中的中國晶片:製造落後5年,HBM差距10年,光刻機呢?

2024-10-09     ITBEAR科技資訊

【ITBEAR】近期,中國在半導體產業的多個領域正加速推進自給自足的步伐,力求減少對外部供應鏈的依賴。這一戰略涵蓋了邏輯晶片製造、DRAM內存、HBM內存、NAND快閃記憶體,以及半導體設備和材料的研發與生產。

在邏輯晶片製造領域,儘管有觀點認為中國與全球領先水平存在約十年的差距,但更多分析傾向於這一差距在3-5年左右。這一評估部分基於華為最新款手機的晶片性能。

DRAM內存方面,中國廠商長鑫已實現LPDDR5技術,相當於全球第六代水平,僅落後一代。然而,在更先進的HBM內存領域,中國據估計落後全球約十年,主要歸因於起步較晚。

NAND快閃記憶體方面,長存曾推出全球首款200+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技術領先。但因設備受限,目前國產化水平約為160層,與競爭對手存在兩代差距。儘管如此,外媒指出,長存的技術基礎並未落後,只是受限於設備。

半導體設備方面,中國落後全球約3-5年,而在光刻機技術上,差距被評估為至少15年以上,因為中國尚未掌握浸潤式光刻機技術,而ASML已擁有超過20年的相關經驗。

外媒總結認為,半導體產業極為複雜,全球尚無國家能實現完全自給。中國雖因外部壓力刺激了創新,但在如此複雜的技術生態中,單打獨鬥的戰略面臨巨大挑戰。中國要實現全產業鏈自給,仍有漫長道路要走。

來源:http://www.itbear.com.cn/html/2024-10/534512.html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21956e582baeeedd3444f5b9f3ca3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