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一言」開道,百度智能雲「狂飆」

2023-02-16     鋅刻度

原標題:「文心一言」開道,百度智能雲「狂飆」

撰文/ 陳鄧新

編輯/ 高 智

眼下,ChatGPT堪稱全球網際網路第一熱點。

大洋彼岸,微軟正式將ChatGPT引入Bing搜尋引擎與Edge瀏覽器,而谷歌倉促上馬競品Bard,雙方針尖對麥芒,一場AI大戰似乎不可避免。

與之對應的是,中國的科技賽道也燃了起來。

2023年2月13日,百度官方微信號表示,「文心一言」將於3月和大家正式見面,並歡迎加入其「生態朋友圈」。

於是乎,各路諸侯聞聲而動,入圈的消息接踵而來。

「生態朋友圈」的背後,則是中國雲市場的遊戲規則正在悄然生變,AI成為雲計算下半場「角斗」的關鍵變量。

不經意間,百度智能雲站在了C位。

百度智能雲,更懂AI

AI,一直是百度智能雲的底色。

早在2016年,百度創始人兼CEO李彥宏便高屋建瓴地提出「網際網路的下一幕就是人工智慧」,遂即確定了「夯實移動生態,決勝AI時代」的核心戰略。

而百度智能雲,是該核心戰略的重要載體。

百度智能雲的打法為雲智一體,以雲計算為基礎,以AI為抓手,聚焦重要賽道,藉助百度大腦、飛槳平台等對傳統生態輸出百度強悍的AI能力,從而築高商業壁壘、提升長期競爭力。

對此,百度CTO王海峰曾如此詮釋:「百度智能雲的雲,不僅為數字化轉型提供安全穩定彈性靈活的雲計算服務,同時也是適合跑AI的雲。」

此背景下,百度智能雲的營收增速保持了高增長,非但高於國內主要競爭對手,也高於亞馬遜、微軟等國外重量級玩家。

更為關鍵的是,雲市場的諸多玩家中唯有百度高舉AI大旗。

據IDC發布的《2022 H1中國AI雲服務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AI公有雲服務市場規模將達74.6億元,百度智能雲以28.1%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

這也是百度智能雲,連續四年穩居第一。

其中,對話式AI、NLP是AI公有雲市場增長最快的兩大子領域,百度智能雲在這兩個領域表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繼續處於領導者地位。

換而言之,百度研發「文心一言」並非從零開始,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更為重要的是,「文心一言」依託百度智能雲提供人性化的服務,無形中也令國人感受了百度智能雲的魅力,進而吸引大量企業和機構客戶使用百度智能雲提供的API和基礎設施,藉此提升企業的運行效率,帶來意想不到的降本增效成果。

簡而言之,「文心一言」與百度智能雲的相輔相成,可以形成高維打低維之勢,為產業帶來AI普惠。

選雲聚焦智能,首要指標生變

事實上,雲服務從數字時代躍遷到智能時代,產業智能化是AI落地的關鍵所在。

「在產業智能化浪潮來臨之際,百度正處於前所未有的最佳位勢,百度智能雲憑藉著『雲+AI』戰略發展迅猛。」李彥宏認為智能化對各行各業效率的提升比技術更重要,「ChatGPT是AI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的新機會,怎麼賦能千行百業,讓他們的生產效率大幅度地提升?這一步才是最難的,也是最偉大、最能夠產生影響力的。」

恰好,百度一直是產業智能化的主要推手。

百度智能雲的已與汽車、電子、能源電力、裝備製造、鋼鐵、化工、水務等超過22個行業的300多家標杆企業建立合作,為超過18萬家工業企業提供服務,讓行業認識到智能化的實際價值。

如此一來,百度智能雲在這場AI變革中,有了更大的行業話語權。

今後,用戶選雲更為聚焦智能服務,AI能力成為首要指標,而算力、存儲、網絡等主流指標則會延後。

而隨著雲市場遊戲規則的根本改變,百度智能雲有了後來居上的底氣與資本,路將越走越寬、越走越順、越走越遠。

首先,擁有全球首個百億參數對話大模型。

自然語言處理被譽為「人工智慧皇冠上的明珠」,百度對自然語言處理長期投入,一直在做難而正確的事情,更是於2010年專門成立了百度自然語言處理部。

此背景下,百度一直占據著AI的全球高地。

譬如,2021年9月,百度發布了中英文對話預訓練生成模型PLATO-XL,一躍超過Facebook 的Blender、谷歌的Meena、微軟的DialoGPT,成為全球首個百億參數大模型,打開了對話模型的想像空間。

其次,全棧AI技術架構協同更通暢。

對話大模型之外,百度的優勢也肉眼可見:百度是中國唯一一家擁有全棧AI技術架構的公司,在晶片層、框架層、模型層與應用層都有關鍵自研技術。

以高端AI晶片崑崙芯為例,目前已疊代至第二代,將於2024年初量產第三代,屆時可以進一步滿足深度學習算法等終端場景的計算需求。

換而言之,由於掌握了關鍵自研技術,百度在模型、框架、晶片、應用這四層架構之間的協同勢必更為通暢,這是其他玩家不可比擬的。

更為關鍵的是,百度提升了對產業鏈的掌控力,有效避免AI被國外「卡脖子」,唯有如此「才能讓創新持續發生,才能讓頂層的商業更加繁榮」。

再次,專利含金量全國第一。

據《中國人工智慧專利技術分析報告(2022)》報告顯示,百度AI專利申請量為16754件,AI專利授權量為5705件, AI專利申請量與授予量連續五年全國第一。

實際上,從全球AI專利數量排名來看,百度已穩壓微軟、谷歌一頭,這意味著百度AI在中國乃至全球範圍均具有綜合優勢。

ChatGPT能勝任的,百度做得更好

這麼來看,百度智能雲與「文心一言」都值得高看一眼。

須知,ChatGPT很能打,卻也有所不足。

鋅刻度體驗之後發現ChatGPT的表現雖然令人驚艷,但也存在數據來源可靠性不足、翻譯之後詞不達意、小眾領域認知較淺,中西方價值觀差異明顯等問題。

譬如,在「怎麼找女朋友」的建議中包含舞會、夜總會等,這與國人的實際生活環境不符合,屬於無效建議。

再譬如,一些回答存在雙標的情況,雙標在西方語境中較為常見,但在中國往往存在爭議,也不被大眾所接受。

對此,雪球大V「陳達美股投資」感嘆:「ChatGPT的中文使用感受明顯不如英文。」

一言以蔽之,網際網路亟需中國ChatGPT。

在此關鍵時刻,百度站了出來引領搜索體驗的代際變革:「文心一言」落地首站將直接接入百度搜索,相關功能已陸續上線或內測,包括多答案回復、智能生成等。

畢竟,百度更懂中國人。

作為一家中國公司,百度天然占據中文語境的優勢,再疊加持之以恆地深耕,從而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早已登頂。

一名知情人士告訴鋅刻度:「早在百度誕生之時、從百度處理用戶的第一次搜索開始,NLP技術就成為搜索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伴隨著百度同步甚至更快地成長,因而在NLP領域,中國絕對沒有一家公司目前水平接近百度,也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利用這個技術挑戰百度。」

關於此,從歷史也可以找到答案。

百度於2000年6月正式推出中文搜尋引擎,成為冉冉升起的新星,到了2003年搜索流量同比增長了7倍,一舉超越谷歌成為最大的中文搜索網站,上演了一出後來居上的好戲。

這之後,內事不決問百度,外事不決問谷歌,成為網際網路的共識。

由此可見,Whatever works for ChatGPT works for Baidu,任何ChatGPT能勝任的,百度也可以,甚至做得更好。

總而言之,「文心一言」成為百度新抓手,從而拓展百度AI的應用場景,進而擴大百度的基本盤,勢必重構百度的估值體系。

那麼,百度自然也是ChatGPT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1e050e7bba7d5c414e3a037a19c92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