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成年人最大的覺悟:修己

2023-07-10     江左梅娘

原標題:人到中年,成年人最大的覺悟:修己

《今日簡史》里有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

「各種痛苦最深層的來源,就在於自己的心智。」

仔細思量,確實如此。

很多時候,生活中的悲喜,並不是來自外界事物帶來的感受,而在於自己的內心。

所以,人生的處世之道,關鍵在於自己。

唯有懂得從自身去修正,遇到任何事情,你都沉得住氣,管得住嘴,穩得住心,如此,你才能經營好你自己的人生,這,也是一個成年人最起碼的覺悟。

01 沉得住氣,韜光養晦

《昭德新篇》里寫道:

「水靜象明,心靜慧生。」

大概是說,水面平靜,倒影才會清楚明朗;內心沉靜,才能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是的,做人,唯有喜怒不形於色,沉得住氣,待歷經千錘百鍊之後,你才能感受到歲月回饋的甘甜。

古往今來,但凡成大事者,皆因能沉得住氣,遇事不慌,才成大器。

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爆發了夫椒之戰,吳國勝利,於是越王勾踐因此被困於會稽山,勾踐為了保住家國,佯裝臣服於吳王,做小伏低地做了吳國的奴僕。

昔日的勾踐在越國威風凜凜,而今到了吳國,他完全換成了另外一副樣子。白天,他蓬頭垢面地去除草喂馬,晚上便住在石屋裡靜靜地守墳墓。

不僅如此,曾經他坐在車上看著別人為他牽馬前行,而在吳國,他卻成了一個任人指使的馬夫,他總是拿著馬鞭低著頭,恭恭敬敬地為吳王牽馬。

哪怕被別人呼來喝去,他也沒有絲毫的怨恨,沒有一聲嘆息。

當面對別人的刁難時,他始終沉心靜氣,默默積攢力量,謀定而動。而後,臥薪嘗膽的他,一雪前恥,終破吳國。

正如馮夢龍有言:

「成大事者,爭百年,不爭一息。」

一個人,無論身處何種境地,唯有告別心浮氣躁,才能不亂陣腳,唯有沉心靜氣,才能最終迎來新的轉機。

越是想擁有好的未來,越要懂得咽下委屈,放平心態,靜心積澱,如此,你想要的一切,或許才能如願以償。

02 管得住嘴,話有分寸

《格言聯璧》中有言:

「修己清心,涉世慎言。」

意思是說,在與人打交道時,我們要清凈自己的內心,學著謹慎說話。

是的,張嘴說話不難,但怎麼說話,卻是我們成年人終其一生的修行。

在明朝時期,有一位擅長作詩詞歌賦的書生,因管不住嘴,最後落得吃官司的下場。

有一次,書生聽說自己的一位鄰居,在男女之事上不太檢點,他便隨手寫了數十首放蕩之詞調笑此事,內容繪聲繪色。

這些詞很快流傳開去,自然也傳到了他鄰居的耳朵里。

後來,他被鄰居當街多次剝開衣服暴揍,痛打,最後還見了官。

書生自認為自己很厲害,添油加醋地附會別人的隱私,並以此為樂,實則彰顯了自己的無知,是一種極其愚蠢的表現。

人生在世,我們的嘴巴不僅要學會張,更要學會合,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中,要知道一言不慎,可能就會惹出禍端。

所以,無論在什麼時候,我們都要謹記:話到嘴邊,想好再說。

想到清朝的「名臣」曾國藩,他也曾吃過「管不住嘴」的苦。

曾國藩年輕時喜歡多嘴多舌,而且言辭刻薄,因此,他幾乎把整個官場的人都得罪了個遍。

曾有一回,曾國藩在朝堂上時因說話失了分寸,引起了同僚的不滿,後來他遭到了同僚的打擊、報復,甚至還差點因此丟了性命。

這些遭遇都讓他反思自己在為人處世方面的問題,後來,他謹言慎行,還因此立下了「做事不能隨心所欲,說話不能口不擇言」的家訓,以警醒他的後人。

古人云:

「智者出言,適時,適性,適度。」

管住嘴,不僅是一種慎言,也是對溝通者最善意的克制。

當你說話有度,嘴上有尺,永遠給予別人恰如其分的尊重,這才能讓你在人際關係中如魚得水,行穩致遠。

03 穩得住心,專心致志

孟子講:

「人有所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也。」

生而為人,想要有所作為,便要明白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能做。

倘若一個人能夠穩得住心,才能克服各種侵擾,默默蓄力,聚精會神地做好當下之事。

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少時在書法上的天賦頗高,但因求成心切,書法造詣一直停滯不前。

一次聚會,他觀察到東漢書法家張芝寫字,一筆一畫皆有章法。詢問後才得知,張芝那是經年累月從不間斷地去練字,才達成了這樣的效果。

王羲之在敬佩之餘,恍然大悟:「心穩方可致遠」。

此後,王羲之每日專心致志地苦練書法,最終成為了一代書法大家,被推崇為「書聖」。

很多事情,欲速則不達,心裡越是急於求成,結果往往適得其反。我們不妨慢下腳步,穩住心態,專心不二,方能逐漸接近你的目標。

在修己的過程中,心若安定,萬事從容。越是厲害的人,越懂得沉穩的力量。

家喻戶曉的演員陳道明在喧鬧的演藝世界裡,特地為自己築了一面「心牆」。

比起其他人的追名逐利,他更喜歡宅在家裡讀書、作畫,他每天都會花幾個小時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按照自己節奏做認為對的事情。

正如陳道明老師說,人心一亂,一切就亂了。只有把心穩住,堅守自己的頻率,才能時刻保持內心的清醒,走好了眼下的每一步。

古語有云:

「人世浮沉,堅守己身,但求本心。」

是的,人這一生,起伏不定,唯有穩住自己,才能心平靜氣,穿越一個又一個的坎。

穩住心,不只是修養和氣度,更是智慧和胸懷。

04 梅娘說

星雲大師說:

「修心,就是為心找一個可以安頓之處。」

心安定,生活才能幸福,萬事安然於心,方可從容而行。

但成年人每天必須面對複雜的人事問題,以及各式各樣的考驗,內心如果沒有自主的定力,就容易心隨境遷,不能明審是非。

因此,修己貴在修心。

沉得住氣,懂得預先謀劃,你才能更好地把控人生。

管得住嘴,掌握分寸感,你才能出言有尺,做事有度。

穩得住心,專心致志,你才能迎接屬於你的成功和格局。

人活一世,願你在物質橫流的慾望里,活成自己理想中的美好模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1a2ee8b3234b82aba893eea5dab3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