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的健康危機——室內空氣污染

2024-06-18     京津冀消息通

有研究表明,大多數人80%以上的時間都在室內度過,你是否認為在家裡就不用擔心空氣污染啦?實際上,室內空氣也可能會受到污染。這些污染看不見摸不著,如果忽視了它們的存在,往往會埋下健康隱患。

讓我們來看看

室內空氣污染有哪些

以及相應防控措施

1、室內空氣污染現狀

室內空氣污染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環境健康問題,是疾病負擔的十大危險因素之一。

室內空氣污染不僅受室外空氣污染影響,而且還受到建築裝飾材料、生活日用品,以及取暖、烹調、吸煙等人們生活所產生空氣污染物影響。近年來由於建築物結構改變,室內密閉程度有所增加,所以室內空氣污染程度往往比室外更為嚴重。

最常見的室內空氣污染物主要為可吸入顆粒(PM10)、細顆粒物(PM2.5)、甲醛、苯及苯系物、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氧化物、氨、氡等。

2、室內空氣污染物的主要來源與健康危害

可吸入性顆粒PM10)與細顆粒物PM2.5)

PM10是指空氣中粒徑≤10μm的顆粒物,PM2.5是空氣中粒徑≤2.5 μm的顆粒物。

室內空氣內的PM10和PM2.5既可以來源於室外,也可由室內產生。室外汽車排放的尾氣、燃料的燃燒等產生的PM10、PM2.5可通過門窗縫隙、通風等方式進入室內,室內建築裝修材料揮發以及烹飪、抽煙產生的煙霧等均可導致室內PM10與PM2.5升高。

有關研究表明PM10、PM2.5會增加人們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發生與發展。《室內空氣品質標準》(GB/T18883-2022)規定PM10、PM2.5室內濃度分別不超過0.1mg/m3和0.05mg/m3。

甲醛

甲醛通常為無色氣體,具有刺激性氣味,可以通過呼吸道吸收。

甲醛在建築業中使用極為廣泛,作為膠黏劑用於木材加工、塗料和紡織品中。室內空氣污染中的甲醛多來自室內裝修時使用的建築材料。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IARC)將甲醛列為一類致癌物,甲醛暴露還會導致一些呼吸道症狀,例如咳嗽、咳痰、哮喘、感冒和慢性支氣管炎。《室內空氣品質標準》(GB/T18883-2022)規定甲醛濃度不超過0.08mg/m3。

苯及苯系物

苯作為一種常用的有機溶劑,常存在於油漆、塗料和各種膠等建築材料中,以及橡膠、纖維、塑料等生活日用品中。

家庭室內的苯及苯系物主要來源於油漆、染色劑、牆紙、地毯、合成纖維以及清潔劑等。

長期暴露在苯污染室內環境中可能會增加人類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MDS)和血液系統疾病的患病風險。《室內空氣品質標準》(GB/T18883-2022)規定苯、甲苯、二甲苯濃度分別不超過0.03mg/m3、0.2mg/m3和0.2mg/m3。

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

TVOC包括烷類、芳香烴、烯類、酮類、醛 類、胺類、鹵烯類、酯類等物質。

室內TVOC主要來自於建築材料、室內裝飾材料以及辦公生活用品,如人造板、塗料、地毯、油墨等。

人暴露在TVOC環境中,可能會引起鼻塞、頭痛、咳嗽等症狀,長期暴露還可能會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和癌症的發病風險。《室內空氣品質標準》(GB/T18883-2022)規定TVOC不超過0.60mg/m3。

氡是一種無嗅、無色、無味的放射性氣體,岩石和土壤中都有氡的存在,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IARC)將氡列為一類致癌物。

室內氡的主要來源是花崗岩、水泥、砂石等建築材料使用。

吸入過量氡可能會增加患肺癌的風險,《室內空氣品質標準》(GB/T18883-2022)規定室內氡濃度不超過300Bq/m3。

3、防護措施與建議

使用綠色環保裝修材料

裝修建築材料是室內空氣污染最主要原因。選擇綠色環保的室內裝修材料,從源頭解決問題,減少室內空氣污染物的產生。

加強室內通風換氣

通風不僅會稀釋室內空氣污染物濃度,而且還能通過氣體交換將室內空氣污染排出室外。因此增加室內通風頻率和時長是控制室內污染物最簡易的方法。

但是需要注意,當室外空氣污染嚴重時,可能會導致室外空氣污染物進入室內,引起室內某些空氣污染物濃度升高。

養成健康生活習慣

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對減少室內空氣污染至關重要,避免在室內吸煙,減少殺蟲劑、染色劑、香薰等化學試劑的使用,烹調時降低油溫,減少油炸、油煎等烹飪方式。

安裝空氣凈化裝置或油煙排放裝置

空氣凈化裝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室內空質量,抽油煙機能有效降低廚房烹飪產生油煙等有害物質,因此室內建築應結合實際情況安裝空氣凈化裝置或油煙排放裝置。

此外還可以使用活性炭、矽膠等吸附劑進行室內空氣污染物清除,但需要注意的是應對吸附劑進行及時清理,否則可能會有二次污染髮生。

室內放置綠色植物

有關研究表明,綠色植物具有平衡室內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改善微小氣候,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清新等功效。但是對空氣凈化和顆粒物吸附作用是有限的,並且還與綠植種類和數量有關。

來源:四川疾控

編輯:健康教育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18d3cb8bca7ede41c1238982da60d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