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C四川項目:紅外相機記錄到毛冠鹿照顧幼崽及前蹄刨坑等行為

2023-01-21     娛樂九九

原標題:TNC四川項目:紅外相機記錄到毛冠鹿照顧幼崽及前蹄刨坑等行為

近日,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中國四川項目與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共同合作,由保護區的社區巡護員對保護區與社區交界區域進行野外巡護與紅外相機數據回收,本次回收的紅外相機記錄到中國特有種毛冠鹿照顧幼崽的育幼行為,同時記錄到毛冠鹿用前蹄刨坑、排泄等精彩和珍貴的影像資料。該區域位於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熊貓分布最集中的龍池區域與周邊社區深溪村的關鍵走廊帶,亦是大熊貓種群擴散的潛在棲息地。

毛冠鹿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素食主義者,多以植物嫩葉、種子、蕨類及菌類為食,額部有一簇黑褐色冠狀長毛,雄鹿的頭上有極短的角,雌鹿無角,尾巴很短。本次紅外相機的拍攝記錄可作為毛冠鹿行為學研究的重要基礎資料。同時,本次還拍攝到林麝、斑羚、野豬、藏酋猴等其他野生動物,2021年在該點位附近300米還拍到路過的一隻亞成體大熊貓。該區域距離TNC中國四川項目開展的大熊貓棲息地修複試點直線距離僅2公里。

由於存在當地老百姓人為活動干擾,對保護區與社區邊界地帶的監測相對較少,為此,自2018年開始,TNC中國四川項目與保護區共同合作在此區域開展監測行動,對該區域開展的野生動物監測不但補充了對邊界地帶的監測,同時為大熊貓棲息地修復提供了科學依據。

TNC中國四川大熊貓小種群保護項目:

2017年,大自然保護協會(TNC)在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的指導下,發起了大熊貓小種群保護項目,並率先在成都園區落地。制定了基於自然的大熊貓國家公園和社區共建的棲息地修復方案;建立了棲息地修複試點;積極推動社區參與棲息地管理。探索出大熊貓小種群保護的共建、共管、共贏的合作機制與模式。2021年3月18日,在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大自然保護協會(TNC)的聯合倡議下,大熊貓小種群保護聯盟成立,發表倡議宣言和七大戰略行動。

毛冠鹿的育幼行為。

2021年在該點位附近拍攝到的亞成體大熊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186ca94a129f26ec031d860908b0d0f.html
















蛋糕媳婦真行

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