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岩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昨天下午的朋友圈裡,有茶農朋友在曬動態喝「牛肉」。
比較特別的是,那是一泡2013年的老茶。
號稱是某大牌存貨,不過泡袋上沒有任何商標信息。
捨得放10年還沒喝掉的「牛肉」,還真是少見。
見狀,忍不住向他打聽,這茶到底喝著怎麼樣?
沒想到,那位一向能聊的朋友,回復很是簡短。
「這泡就不多評價了,也是熟人送的茶。」
懷著滿滿的八卦心情,麻花繼續追問下去。
不方便說牌子的話,簡單聊聊你的喝茶感受唄,是什麼味道?
「你知道的,我平時也不怎么喝老茶,所以也不知道怎麼評價。下午總共喝到了第5沖,和店員兩個人在場慢慢喝的。從干茶到湯麵都是很馥郁的藥香,湯色挺透,入口微酸,總體這泡茶還算挺乾淨,沒有雜味,儲存狀態還行。茶湯算是醇的,不苦澀,有回甘。」
乍一聽,朋友對那泡「牛肉」的初步評價還行。
但沒想到,電話那端他最後下結論時來了個180度大轉彎。
「可惜放了這麼久也沒什麼山場氣息了,是不是牛肉我沒法判斷,算一泡過得去的老岩茶。」
偶買噶,牛欄坑肉桂身上最值錢的地方就是山場特徵。
沒有山場清晰度意味著沒法分辨,從高大上的「牛肉」,跌落成一泡勉強過得去的老岩茶,背後的損失可太大了。
聽完那位朋友的喝茶感想,想到不久前在直播間看到的、關聯度很大的提問。
當時有位廣東茶友提到,為什麼外面很少看到7年以上的「牛肉」,是因為都過期了嗎?
其實重點不在於過期,而是這3點。
《2》
一、老岩茶的清晰度不如新茶。
哪怕儲存條件很好的岩茶,在綜合清晰度的較量上,也會輸給新茶。
包括品種特徵、山場特徵、工藝特徵。
早在2016年之前就聽茶農吐槽過,很多存老之後的岩茶,最大問題不是返青與泛酸,而是變成一股像老普洱的味道,根本沒有分辨度。
這對岩茶來說是硬傷。
喝茶時找不到半點喝岩茶的氣氛,只感覺自己像在喝一泡老普洱,存起來太沒勁了。
因為在存岩茶之前,要排除萬難,付出很多。
確保自己入手的岩茶,山場環境還算OK,做青做透,焙茶即便沒到足火,至少也焙均勻了,乾燥密封久存不容易返青。
花了這麼高的成本去存茶,結果等你存了5年7年之後再拆開泡來喝。
結果,品種特徵模糊了。
像奇蘭、黃觀音、金牡丹這樣的品種,自身最大辨識力就是花香,久存多年,茶香消失,哪怕沒存壞,一款「透天香」特徵消失不見的黃觀音,又有幾分像從前?
同時,山場氣息也被一股蒼老的「老茶味」覆蓋。
存老後的「牛肉」,喝不出頂級正岩坑澗茶的鮮醇與層次分明感。
超過5年的開山坪「馬肉」,變成一股陳味,剛勁犀利的桂皮香,以及頗具勁道感的茶味,全改成老茶的低沉。
越是好山場的茶,山場清晰度的體現越關鍵。
不然,在分不清一泡「牛肉」、「馬肉」和普通正岩肉桂有哪些差距時,又誰會願意花出貴上好幾倍、上十倍的高價買茶?
工藝特色,亦如此。
做青到位,發酵程度恰到好處的果香肉桂,新茶褪火後1-2年左右,那股標誌性的清甜果香最明顯。
萬一放了快十年之後,某款正岩果香肉桂,果香消失,酸味出現,再拿出來和朋友們一起分享時。
怕不是得從「果香肉桂」更名為「酸味肉桂」!
曾經回答過一個問題,為什麼牛欄坑肉桂的價格這麼貴?單泡就要大幾百?
其實,重點也是在於分辨度。
當你喝一泡「牛肉」卻嘗不出任何與其它普通岩茶的差距,香型單一、茶味平淡、厚度不出眾、回味不持久,如此平淡無奇的表現,當然不值這個價。
《3》
二、「牛肉」本身產量就少。
牛欄坑肉桂的「貴」,體現在物以稀為貴。
因為,牛欄坑的山場面積有限。
遠不如慧苑坑、倒水坑、馬頭岩、水簾洞的地盤大。
作為一條不寬不窄的「坑」,牛欄坑內可以種茶的面積不多。
發展到現在,除了在坑中間留下一條供人走動的窄路外,但凡是能種上茶的犄角旮旯都沒有半點閒著。
即便如此,牛欄坑肉桂的整體產量也不高。
按我們從天心村得到的一手消息,平均一年可產出的數量,大概是1500斤左右。
與低產量相對應的,是「牛肉」的超高人氣。
作為高端岩茶的代名詞,「牛肉」在茶桌上出鏡率很高。
喝了很多年岩茶的老茶客,哪怕自己本身是工薪族,但願意將平時喝口糧茶的錢攢下來,每年買一泡、兩泡,感受高端岩茶的應有水準;
而很多土豪級的茶客,更是不必多說,哪怕自己不愛喝茶,招待客人時,必然也少不了這樣的高貨。
換言之,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真正的「牛肉」在圈內也不缺市場。
每年新茶還沒正式出來之前,就已經被相熟的老茶客預定走大半。
經過春茶前夕的銷售旺季後,放到第二年,各家存貨餘量已經不多。
哪怕是不降價,單憑老茶友的復購,也能順利完成清倉,不用發愁庫存。
所以,除了有心專門「留樣對比」外,市面上很難看到大規模的牛欄坑肉桂老茶庫存。
因為結合銷售現狀看,根本不現實。
《4》
三、將「牛肉」存老再賣,高風險,低回報。
喝岩茶是講究風味適飲期的。
通常,絕大多數岩茶的綜合最佳適飲期在三年以內。
部分輕焙火的高香品種茶,適飲期還要再縮短,建議當年褪火後喝完,儘量別隔年。
牛欄坑肉桂這樣的高端岩茶肉桂,市面上主流的做茶模式是焙到中足火、足火。
像「牛肉」這樣好山場的岩茶,哪怕自己不動手做茶,轉手將大部分茶青賣給其他人加工。
光是賣掉鮮葉的收入,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對制茶師來說,拿到手這麼高端的「食材」後,處理過程自然會多加謹慎小心。
鮮葉剛運送回到茶廠,立馬給到全程VIP制茶待遇。
離地攤晾,確保走水順暢。
發酵程度適中,做青到位。
後期焙茶時,哪怕臨近中秋這樣的重磅銷售節點,焙茶快一些的茶農,估計能趕在中秋前出新,但更多制茶師會選擇保守策略,按照自己的制茶節奏,堅持一路精焙,不趕工期。
這麼金貴的牛欄坑肉桂,每年還沒上市,就已經引得一眾老茶客望穿秋水。
等到上市後,肯定會選在新茶褪火後綜合風味表現最好時,抓緊時間轉手。
不然,將一批市場價值不菲的「牛肉」一直存在倉庫里。
萬一存成老茶之後,山場特徵消失,賣不上高價,這不是虧了?
萬一在多年儲存期間,不小心存壞了,整批徹底發酸變味,不能再喝,那損失就太大了。
無數圈內現實告訴我們,市面上那些能值高價的好岩茶,無一不是山場好、工藝到位、綜合品質出色。
岩茶存成老茶後,在最終銷售時,未必會更值錢。
所以,面對這樣一樁高風險,低回報的生意,有誰願意做?
《5》
存老後的「牛肉」在市面上之所以少見與罕見,重點不是過期。
而是存茶成本太高,風險太多,市面認可度欠缺。
過期一說,只是人為定義。
各家設定的保質期限,有長有短。
敢直接標註"XX茶品在乾燥密封狀態可長期保存"的情況,在圈內也不是少數。
所以,大家在喝岩茶時,不需過多糾結過期一說。
過期不過期,只是紙面數字。
真正能決定一款茶能不能喝?好不好喝的?在於茶香、茶味、韻味等具體表現。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