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魯商福瑞達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瑞達」)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報告。財報顯示,福瑞達三季度營收為8.8億元左右,同比下滑4.82%;歸母凈利潤為4391萬元,同比下滑7.76%。前三個季度的總營收約為28億元,同比減少17.45%;歸母凈利潤為1.7億元,同比下滑高達28.09%,該部分的增速和去年同期相比開始由正轉負。
近日,魯商福瑞達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瑞達」)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報告。財報顯示,福瑞達三季度營收為8.8億元左右,同比下滑4.82%;歸母凈利潤為4391萬元,同比下滑7.76%。前三個季度的總營收約為28億元,同比減少17.45%;歸母凈利潤為1.7億元,同比下滑高達28.09%,該部分的增速和去年同期相比開始由正轉負。
房地產業務剝離餘震直接影響營收和利潤
值得注意的是,關於前三季度的營收和歸母凈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財報中都提到了是因為去年同期房地產業務剝離的操作,因而導致收入和收益影響。
據悉,去年10月,福瑞達完成了房地產業務的交割,該公司將不再從事房地產開發相關業務,轉而聚焦醫藥和功效型化妝品兩大業務板塊。在2023年,福瑞達的業績受剝離房地產業務的影響營收下滑同樣比較嚴重,然而直到今年的三季度,福瑞達的財報依然表示受房地產業務剝離的餘震影響,其轉型陣痛一時難以緩解。
從增速來看,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雖然持續下滑,但下滑速度有所放緩,去年同期營收下降幅度高達60.2%。不過,歸母凈利潤相比上一年同期則無論是金額還是增速都呈現出拐點下滑,增速更是由正轉負。從整個行業來看,今年前三季度福瑞達的營收進一步下挫,上一年前三季度其營收與貝泰妮相差無幾,但在今年前三季度,其與貝泰妮的營收已經拉開了12.15億元的差距,甚至已經落後於水羊股份,勉強只能排得上國貨美妝的第三梯隊。
不過,福瑞達的毛利率過去幾年的前三季度都是在持續上升的,特別是在2023年進行房地產業務的剝離之時,其毛利率從2022年前三季度的26.09%攀升至47.08%。不過在同比增速上,今年前三季度的增幅由上一年的80.5%猛然跌至了10.12%。 對比其他國貨美妝頭部企業的毛利率動輒在70%甚至75%以上,橫向比較福瑞達的毛利率還是相對較低。
有意降低頤蓮噴霧收入貢獻 尋第二增長曲線
從業務板塊來看,2024年1-9 月,該公司化妝品板塊營業收入 17.08億元,同比增長 3.25%,毛利率62.32%。其中,頤蓮品牌 1-9月實現營業收入6.58億元,同比增長7.57%;璦爾博士品牌 1-9月實現營業收入9.09億元,同比增長1.80%。從營收占比來看,目前璦爾博士在前三季度占到了化妝品板塊總營收的五成以上,品牌集中度較高。但總體上,化妝品業務的增長相對還是比較穩健,其對總營收的貢獻也越來越多。
對於兩個主要品牌的規劃,福瑞達在財報中提到,目前璦爾博士的的規劃正在調整過程中,今年雙十一期間將有較大變化。下一步的調整包括:一是將在價格和策略上進行調整,二是完善益生菌線。此外,公司今年還將在人員和團隊上進行調整,聚焦大單品持續發力。同時,璦爾博士今年會對閃充水乳進行了升級,下一步,將穩住益生菌基本盤,對老品進行疊代和升級,並圍繞益生菌品線嘗試新的符合當下市場的新品打造。
對於頤蓮,該品牌最早期是靠「噴霧」這一單品火出圈並迅速占領了這一品類的賽道。但目前看來,該公司正在有意降低噴霧產品的營收占比。福瑞達方面透露,頤蓮今年主要圍繞高保濕線增加了產品活動以及營銷投入,目前來看第二增長曲線占比提升,噴霧占比由80%降至65%左右,二線產品如水乳面膜均有所提升。
醫藥方面,2024年1-9月,該公司醫藥板塊營業收入3.7億元,同比下降7.42%,毛利率50.48%。藥品研發方面,取得單劑量左氧氟沙星滴眼液(0.6ml)生產批件。藥品銷售方面,調整銷售價格,管控銷售渠道,第三季度藥品銷售止跌回穩,7-9 月份醫藥銷售收入1.29億元,同比增長18.96%。
研發費用占比低於行業頭部
與許多擁有功效型化妝品或護膚品業務的國貨美妝品牌類似,受近幾年來「養生」觀念的深入人心和大健康產業的發展,福瑞達開始涉足功能性食品。財報顯示,新業務拓展方面,完成藥食同源產品供應鏈服務平台建設並投入運營,實現黃精原漿植物飲料、靈芝雙參透明質酸鈉飲等9項藥食同源功能性食品上市;中藥提取物方面,完成明顏蝶萃、蒔葵茵等5項化妝品原料備案。
原料及添加劑方面,2024年1-9月,該公司原料及添加劑板塊營業收入2.49億元,同比下降1.96%,毛利率39.39%。
前三季度,福瑞達的研發費用為1.03億元左右,與去年同期的1億元相比小幅增長3%左右,研發費用占總營收的比例在3.6%左右,在一眾國貨美妝之中算不上高。並且,在近年各頭部國貨美妝紛紛加碼研發費用的大背景下,福瑞達在研發部分的投入卻稍顯「佛系」。
在財報發布後,福瑞達於投資者電話會議上透露,下一步,公司將持續做優做強主營品牌,強化研發創新及生產數字化轉型,促進化妝品業務銷售增長。
采寫:南都記者 徐冰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