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安徽人,現在回到了家鄉,我是主人,我不做客人。」
這是1992年中秋節,王祖賢在安徽參加探親會時,跟身邊的親友說的一句話。
很多人只知道王祖賢是大明星,兩岸三地甚至整個亞洲都有非常高的人氣。
她主演的多部影視作品,口碑好,人漂亮又親和,海內外影迷無數。
然而可能有99%的人不知道,她出生於台省,卻是地地道道的安徽人。
這一年,王祖賢隨爺爺回到家鄉後,眼見村裡小路破舊不堪,鄉親們出行不方便,她主動出資10萬港幣,為鄉親們修了村裡第一條柏油路。
現在30年過去,這條路仍在使用,惠及鄉鄰。
那我們再次回顧一下,王祖賢回到家鄉那一年的前後始末。
01.
王祖賢1967年出生於台省,在她出生後三個月,她的曾祖父王仁峰去世。
由於當時曾祖父在安徽,王祖賢和父母家人在台,因此老人去世前,沒能再見到兒子孫女一家。
王仁峰出生於清朝末年,很小的時候,便上私塾讀書,早在上中學時,受到孫中山等革命人士的影響,他加入了同盟會。
1910年,南京起義前夕,王仁峰與同盟會其他戰士一起,在江蘇鎮江製造炸彈。
當時正值春天,天氣潮濕,物資又匱乏,製造炸彈的雷管,放置時間太長,失靈了。
其中一個戰友用錘子,輕輕敲打幾下,看有沒有反應,誰知道炸彈突然爆炸。
身邊的王仁峰來不及躲避,左胳膊被炸傷,爆炸聲也引來了附近的清兵圍追堵截。
邊上的戰友見狀,趕緊將王仁峰背到蘆葦叢里隱藏起來,整整藏了三天,才獲救。
而王仁峰那條受傷的胳膊,由於長沒有得到及時的救治,骨肉潰爛,不得不截肢。
自此,王仁峰有了「王一手」的稱號。
其實早在參加革命之前,王仁峰就出錢,創辦了舒城中學。也是安徽最古老的三座學校之一。
手臂受傷之後,不便再參加革命,王仁峰便一直致力於教育事業,為家鄉兒童上學、提高識字率而努力。
他的兒子王國璠,也就是王祖賢的爺爺,子承父業,這之後,在舒城縣先後做過小學教師,區長等工作。
同時,王國璠還是軍統戴笠的手下。1949年,王國璠帶著老婆兒子一家到台。
到台後,王國璠繼續從事教育這一塊,開始研究台歷史,同時還研究姓氏學,有寫過《鄭成功傳》,《丘逢甲傳》等書。
到了王祖賢爸爸這一代,他身形高大,是優秀的籃球運動員。王祖賢繼續了父親的好基因,14歲時就長到1米7,也愛好籃球運動。
王祖賢曾經在球場上奔跑跳躍,健康優美的身影,讓星探發現,拍了策劃,進了娛樂圈,成為知名演員。
祖上幾代都是讀書人,文化學者,說王祖賢出生於書香世家毫不為過。
而王祖賢從小受父親和爺爺影響,對於故鄉,也有很深的思鄉之情。
於是1992年,在當地政府的邀請下,王祖賢和爺爺及父親,回到了安徽舒城。
02.
儘管當天時間緊迫,行程安排很緊湊,但王祖賢所到之處,很親切,很隨和,完全沒有一點大明星的架子。
要知道,此時距王祖賢入娛樂圈這一行已整整八年,她接拍了《打工皇帝》《天官賜福》等多部影視劇,尤其1987年的《倩女幽魂》,更是讓她紅遍亞洲。
國外電視劇《請回答1988》,很好的再現了那個年代,人們對於王祖賢的熱愛。女主角甚至直接將自己的名字改為王祖賢。
然而就是這樣的大明星,回到家鄉卻絲毫沒有明星的架子。
在來之前,家鄉親友有提醒一句,村裡路不太好走,擔心怠慢了她。
等王祖賢回到村裡,大家才發現,擔心是多餘的。
當天王祖賢穿著水洗牛仔褲,一身白T恤,白色休閒鞋,親切就如鄰家的女兒一樣。
一見面,王祖賢就主動跟鄉親們拉家常,她身高1m72,有親友感慨她長這麼高,她笑笑地自報家門,說自己1m72,52公斤,末了還不忘加一句,「我是安徽人」。
當天探親宴一共擺了50桌,王祖賢在飯前發言,她表示自己是正正規規的安徽人。
小的時候,經常聽爺爺和父親聊起家鄉,因此王祖賢心裡一直有一個願望,那就是有一天能夠回到家鄉來看一看,而這一次,家鄉網民熱情邀請,她終於如願以償。
剛好又是中秋,王祖賢還不忘祝現場父老鄉親們月圓人圓,圓圓滿滿。
不過對於這一場招待宴,王祖賢只是簡單地吃了一點粥,其他時間一直都在跟身邊的親友們閒聊。
甚至主動問起第二天的行程,完全看不出旅途的勞累,只看得出對整個行程非常期待。
03.
招待宴結束,王祖賢在鄉親們的陪同下,來到了曾祖父創辦的學校舒城中學。
第一次回到家鄉,時年25歲的王祖賢,像個小女孩兒一樣,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她不斷問隨行的親友,這個用家鄉話怎麼說?
那個是什麼東西,有什麼典故?
每走到一處,王祖賢都不忘叮囑跟他一起過來的工作人員,一定要幫她拍照,幫她留下追隨曾祖父足跡的身影。
舒城中學有豎一塊碑,上面寫著校史簡介,還有一個小亭子,以他曾祖父的名字命名為「仁峰亭」,當天有一些小學生自發組織了活動,在這裡等待王祖賢的到來。
王祖賢見了他們,像大姐姐一樣,親切地囑咐他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回報家鄉。
下午,王祖賢又和隨行的鄉親們參觀了當地的龍津啤酒廠。
隨行的工作人員打開一瓶啤酒,王祖賢舉起瓶子喝了一口,一邊豎起大拇指,簡單評價兩個字,好喝。
繼續往前走,王祖賢突然跟身邊的陪同人員說,家鄉的啤酒就是清甜,完全沒有苦澀的味道,非常好喝,喝完之後,嘴裡還有甘甜鮮香。
見王祖賢對家鄉的特產評價如此之高,有人開玩笑問她,剛才喝的時候怎麼不說出這種感受,
王祖賢吐了吐舌頭,很認真的回答說,有這麼多人拍照,擔心有策劃性質。
看來還是很謹慎的一個人。
接下來的行程是到舒城製造廠,這裡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隨同人員講解時,王祖賢非常認真的聽,過後又仔細詢問這個傳說故事,看得出她對愛情故事非常感興趣。
縣長贈送了舒城製造廠生產的龍鳳舒席,爺爺王國璠當即提了四個大字,「肌膚生涼」,
爺爺寫完字,王祖賢也拿起筆,在爺爺落款名字後面,加上自己的名字。
有人開玩笑說,剛才品嘗啤酒,你不好誇獎,怎麼現在又敢寫上自己的名字啦,會不會有策劃嫌疑?
王祖賢再一次認真的說,在這個上面寫名字沒有什麼影響,這是我們家鄉的特產,本來就是很好的東西,是一種宣傳。
大家再一次感受到,王祖賢的率真。
04.
這次回鄉之行,最後一站,是王祖賢曾祖父王仁峰的故居。
到了這裡,王祖賢一改前面行程的輕鬆活潑,神色變得凝重。
儘管她從出生到現在沒有見過曾祖父母,但是站在他們墓前,她臉上只有深切的哀思。
她沒有多說話,雙膝跪在墓前,鄭重地磕頭。
待她站起來時,身邊的人發現,她臉上有兩道淚痕。
隨行的村長向王祖賢介紹,說舒城,以前叫龍舒,而這裡有一對雙墩,指的就是龍的雙眼。
這裡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有了龍的雙眼,這裡走出去很多人才,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她的曾祖父王仁峰。
可能是還沉浸在剛才的哀思之中,王祖賢並沒有再接話,聽到村長的介紹,她只是笑了一笑。
可能也是在這時候,王祖賢下了一個決心,她要為家鄉的親人們做一點事。
當天,在鄉親們的邀請下,王祖賢還提筆寫了一句話「請您到我家鄉來」。
爺爺告訴鄉親們,本來想時間多點,跟家鄉的親人們相處時間長一點,但孫女實在太忙,這一次回來,還是推掉一些工作,抽出時間,才得以成行。
不過當時王祖賢並沒有把自己的想法表露出來,這次探親之行結束之後,她又成了電視上那個耀眼的大明星。
大家從電視上看到她去了香港,又去了台,最後又去國外宣傳電影,輾轉多地。
不過她始終沒有忘記的是,要為家鄉的人做點事。
沒多久,王祖賢的爺爺奶奶第三次回安徽探親,工作繁忙的王祖賢,這一次沒有隨行,而是委託爺爺奶奶,表達她的一點心意,她捐款10萬港幣,為村裡修了一條柏油路。
王祖賢的爺爺王國璠,在將錢款交給村長時,表達了自己的一點心愿,他表示,孫女捐的這點錢,微不足道,只表達她一點心意。
不過他們更希望,這一點點心意,能夠拋磚引玉,希望更多的海外遊子們,都能共同關注家鄉的建設。
王祖賢所捐獻的這條路,鄉親們命名為祖賢路。
30年過去,路兩旁鬱鬱蔥蔥,這條路至今仍是村民進出的主要通道。
而探親之行結束時,王祖賢對鄉親們說,自己還會再回來。
家鄉的父老鄉親,也一直都盼望,她什麼時候能夠再回來?嘗一嘗家鄉的特產,看一看家鄉的變化。
只是,大家從新聞上看到,在與齊秦分手之後,王祖賢遠走加拿大,一個人在異國他鄉療傷,很少再回來了。
儘管是第一次回到家鄉,但同祖同宗,距離隔不斷親情,王祖賢就像從未離開過家鄉,這裡一草一木於她都是那麼親切。
跟有些明星做一點點善事就大肆宣揚不同,王祖賢為家鄉捐款修路,她自己從來未曾提起過。
現在有一些人,生在中國,長在中國,卻一味崇洋媚外,甚至羞於提起自己的身份。
而王祖賢恰恰相反,她很樂意提起自己的家鄉,很樂意說自己是安徽人。
就這一點,王祖賢比那些明星不知強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