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掉幻想,擁抱變化,2022年農機市場行情預測

2022-03-11     農機通

原標題:丟掉幻想,擁抱變化,2022年農機市場行情預測

時間很快,2021年轉眼就過去了,農機行業在一年裡發生諸多變化,行業還是那個行業,但是政策導向、玩家與玩法、用戶與需求都不一樣了,一年中,有人抓住了機會賺得盆滿缽滿,有人虧得一塌糊塗,更有人沒有機會看2022年第一縷陽光。

人生就是不停的戰鬥,今年無論做得好壞,都已經成為地去,放眼未來可能更為重要,那麼2022年農機的行情會怎麼樣呢?

一、宏觀大環境:大趨勢向好,小變化難料

與2020年、2021年相比,來年國家更加重視三農工作及農業農村發展,12月10日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出「要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提高農機裝備水平,保障種糧農民合理收益,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且特意提到一方面是節約對糧食、石油等戰略資源的使用,避免浪費和過度消耗,一方面要加大生產效率,提高糧食、石油的供應。

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可以解讀出很多重要的信息,一方面是國家非常重視糧食安全,中國人的飯碗要端在中國人的手中,另一方面糧食安全並不牢固,對外依存度仍然較高,有數據顯示2021年將進口1.5萬噸糧食,同比增長約為30%,大約為全年國內糧食消費量的1/5,也就是說要進口20%的糧食,這說明玉米、大豆、高粱等大類糧食供應上國內是有缺口的,大豆早就以進口為主了,玉米近三年是供小於求,需要通過進口來彌補缺口。

有了這個大背景,預計一是2022年國家仍然會加碼農業政策的支持力度,二是在求大於供的情況下,糧食價格仍然會維持高位,三是在糧價高位背景下,大類作物種植面積仍然會增加。

總結二十年的經驗,凡是前一年糧食價格較高,第二年大宗農作物的種植面積會增加,而種糧面積增加,必然會增加對農機的需求及加快老舊農機的更新,所以對農機行業是個利好。

整體看,2022年宏觀大環境向好,國家更加重視農業生產,會出台強有力的政策提高糧食安全係數,並會維持糧食價格穩定向上,這有利於維持農機的需求,另一方面新寇疫情有不確定性,點狀的、不可控的爆發會打破農業生產的正常節奏,所以整體特點應該是大趨勢向好,小變化難料。

二、政策因素:補貼政策偏緊,國4排放不再推遲

2022年對農機行業影響最大的有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和國4排放切換政策。

大家最關注的是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與往年相比,2022年的補貼政策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因為截至發稿為止,東北等個別省份2021年的補貼系統仍沒有開啟,同時黑龍江還在清理補貼違規行為和退補,業內人士表示黑龍江的一些做法極有可能在其他地方複製,這也讓坊間對2022年的補貼政策有更多的擔憂。

但有一些事情仍然是可以確定的,如針對「大馬拉小車」、「大嘴套小胃」等擦邊球的行為所出台的「K值」要求,打捆室面積大小的要求等,另外拖拉機等技術含量低、保有量大的農機會降低補貼額度和調低補貼比例的規定也會堅決執行,這也是確定的。

筆者推測,基於2021年國補資金嚴重不足的現實情況,2022年極有可能會增加國補資金的投放,同時國家會支持和引導地方匹配資金,雙管齊下的話2022年的補貼資金就會比較寬鬆,2021年及之後拖欠未兌現的補貼資金會加快兌現。

對農機行業即將產生短暫性影響的另一政策就是國3切換國4。大家都知道本來是2020年要執行的政策連續推遲了兩次,但目前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之下,非道路排放政策會堅決執行,不但國4要執行,而且國5的執行時間有可能會提前。

參照國1切換國2、國2切換國3的經驗,每次切換當年的農機市場會出現前揚後抑的現象,也就是上半年市場會出現一波集中銷售的大行情,下半年剛會出現生產企業生產保守,經銷商備貨謹慎的特點,預計2022年也會有這種特徵。

所以2020年的農機企業,尤其是動力產品企業的全年經營成敗主要取決於上半的工作,抓不住上半年就失去了全年,另外在生產節奏上會很考手藝,備的貨多了就會出現無法報補的問題,而生產的少了就會錯失市場良機。

整體看,2022年政策層面對農機行情會有很大的影響,其中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會延續2021年偏緊的風格,但在補貼資金上有可能會相對寬裕,而國4排放不會再推遲,且成了影響上下半年營銷工作的重要因素。

三、需求分析:糧價上漲,面積增加,收益提高

農機行業屬於農業產業鏈的中游環節,所以決定農機行情的與上游的農業生產和下游的用戶需求密切相關。

影響農機需求的直接因素有農機的發展階段、農機保有量大小、農機使用者、經營者的收益情況等綜合因素。

簡單地講,目前國內農機行業是存量市場,如果從時序上看,2013年拖拉機行業進入了存量市場,2014年、2015年聯合收穫機、插秧機分別進入存量市場,之後小類農機、農機具陸續進入存量階段。

存量市場的特點是更新需求為主,新增需求很少,所以2022年農機市場的主要需求就是拖拉機、聯合收穫機、插秧機、播種機等大類農機的更新需求。

更新需求註定行情不會大起大落,2020年超補的「遺禍」,2022年仍將是前期補貼政策消化期,不但新增需求很少,而且更新需求也會受到抑制。

從機手收益方面看。主要有農業生產者收益和專業機手的經營收益,主要說一下專業機手或農機服務組織的經營收益。

2021年農機經營者的收益呈現兩極分化的特點:參加跨區作業的機手收益比往年增加,其原因是受疫情的影響,外出流動作業的農機減少,地多機少的情況下,機收價比往年有大幅度的增長,這在三夏麥收、秋季水稻、玉米機收、新疆棉花收穫、內蒙古馬鈴薯收穫等作業中都有充分的證據。

2022年新疆機采棉機收價格漲到180元-200元,而上一年才只有120-150元;另一方面,江蘇、河南等受水災、疫情反覆影響的地方一方面是本地的作業受到影響,另一方面是當地的機手無法出外參加跨區作業,所以收益損失很大,有的機手的機器壓根就沒有出庫。

所以整體看,目前農機行業進入了存量階段,社會保有量大,以更新需求為主,所以不會出現大起大落的行情,另一方面如果疫情不會出現大面積的傳播,2022年跨國作業的機器數量會增加,這有利於機手增加收益,同時也能拉動農機銷量,所以可以說2022年從需求層面具有存量市場上利好的一面。

四、競爭形勢:加速洗牌,機會主義者退潮

國內農機行業的競爭格局出現了最大的變化,整體看「馬太效應」威力開始顯現,具體的表現就是資源和市場占有率向大企業大品牌集中,而中小微企業情況很不妙,大量的中小企業正在退出打算退出,說明決定行業發展的仍然是硬實力。

2022年這種競爭特點會更加明顯,大企業的競爭實力會進一步得到詮釋,機會主義者和中小企業會大批退場。

具體看濰柴雷沃、一拖集團、江蘇沃得等國內頭部企業發展速度會加快、實力會進一步凸顯、占有率還會提高,國內農機行業進入大企業主導及大企業競爭時代,後期行業極有可能會出現「三足鼎力」、「三國爭霸」的競爭格局,這些大企業的龍爭虎鬥是有利於行業技術進步、工藝精進和管理升級,但是「神仙打架,百姓遭殃」,大量的小企業會成為無辜的犧牲品和歷史的炮灰。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跨國公司在國內後期的發展。全球範圍內看,中國疫情最為穩定,中國的供應鏈基本上能保持正常運行,當然中國市場也是最為穩定的。

從2021年全球農機展上看,歐美、日本的幾個知名跨國公司對跨國市場表現較積極的態度,缺席2020年全國會的約翰迪爾高調參加2021年國際農機展,由於約翰迪爾的保守,近兩年給凱斯紐荷蘭、愛科、道依茨等跨國公司難得發展機會,以上品牌在國內市場上的絕對銷售量和市場占有率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形勢迫使約翰迪爾重新調整中國區經營戰略,預計2022年迪爾、凱斯、久保田等跨國公司會出台更加積極的營銷政策。

所以2022年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一方面是國內大企業大品牌之間的行業排位之爭,另一方面是國際大品牌與國內實力派之間的市場份額之爭。

整體看,2022年市場競爭激烈程度會甚於上一年,競爭主要在大企業之間展會,大企業之間爭的是行業霸權,而大企業與小企業之間爭的是生死,小企業如果不找到差異化的生存之道,顯然是處於劣勢的一方。

五、品類分析:存量市場,結構性商機

最後落實到品類和產品上,也就是2022年農機細分行業會是什麼樣的發展趨勢?

拖拉機行業進入低谷期。「蕭條的唯一原因是繁榮」,2020年高達42.6萬台的火爆,已經透支了後期兩三年的市場需求,事實上拖拉機行業的需求透支也不是一兩年,而是持續了16年的過程,支持拖拉機行情的是補貼政策,而補貼政策走到最後就是虛火了,2020年的「遺禍」會影響2022年的拖拉機行情,再加上「K值」、補貼比例和額度的雙降、國4切換等負面因素,2022年拖拉機行情利好的因素並不多。

聯合收穫機行業冷熱不均。聯合收穫機的行情比較複雜,需要結構化分析。

穀物聯合收穫機品類里,玉米機還會火一年,尤其是莖穗兼收玉米機和籽粒直收玉米機,2022年仍然會延續好行情,履帶式玉米機仍會大賣,水稻機應該會保持穩中有增,連續幾年熱銷,雖然也有「強弩之末」的嫌疑,但是履帶機對小麥機、玉米機強替代的趨勢不會變,所以會有「東方不亮西方亮」的預期,小麥機則會一如既往地消沉,除非沃得發起強烈的攻勢,或企業找到克服水稻新技術或推出革命性的新機型。

插秧機行業亮點在智能化。插秧機行業紅火了幾年,行業內早已經在擔憂了,再加之稻穀市場價一直不溫不火的,也影響了稻農種植積極性,所以預計稻穀的種植面積不會增加,複種率也不會有明顯的變化,再加之直播機、植保無人機等的騷擾,所以2022年插秧機整體情況不是很看好,但是智能化不可小視,經過2019-2021年三年時間的推廣,自動導航、輔助駕駛、無人駕駛插秧機經歷了市場檢驗、被組織化用戶接受,同時技術已經進入商用應用階段,所以2022年筆者很看好智能化插秧機行情。

結語:整體來看由於糧價高位運行,種植面積增加,作業收益提高等諸多利好,將決定了2022年農機行業穩定向上的大環境,但是新冠疫情、原材料價格、國4排放切換等利空與不確定性因素也客觀存在,所以2022年農機行情將會是大趨勢確定但小變化難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07cb6a05005dbc152d0e5ace5092b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