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黃蓉慘死,黃藥師為何不報仇雪恨?你看蒙古第一高手是誰

2023-12-05     金寶哥講故事

原標題:郭靖黃蓉慘死,黃藥師為何不報仇雪恨?你看蒙古第一高手是誰

初讀《倚天屠龍記》的時候,是不是被郭靖黃蓉之死感到驚愕萬分?的確,郭靖是金庸筆下為國為民的俠之大者,而黃蓉則是金庸筆下最負有盛名的女主角,但金庸為何要將這一對模範夫妻寫死?

讓讀者們感到困惑的還有一件事,即在神鵰的末尾,黃藥師仍是身輕體健、滿面紅光,他還和郭靖、楊過兩位後起之秀在華山之巔口頭比武論劍,成了神鵰五絕之一。

在聽聞了郭靖黃蓉被蒙古人所殺的噩耗之後,黃藥師為何沒有報仇雪恨?

一、郭靖黃蓉之死

一直以為金庸的武俠小說是成年人的童話,畢竟在神鵰時代,郭靖、楊過總能衝破艱難險阻,最終擊敗金輪法王和大汗蒙哥,替襄陽城解了燃眉之急,讓百姓們免受蒙古鐵騎的踐踏。

然而在《倚天屠龍記》的原文里,我們卻能看到這麼一句話:襄陽城破之日,郭大俠夫婦與郭公破虜同時殉難,屠龍刀不知下落。郭祖師當時身在西川,待趕去想要相救父母親人,卻已為時不及。

長大後才知道,金庸的寫作特點是將虛擬的武俠故事和真實的歷史事件融合在一起,表面看上去盪氣迴腸,實則卻是可歌可泣,只因金庸筆下的高手武功再高,但終究不能改變歷史,金庸只能順勢而為,將郭靖打造成了一位悲劇英雄。

既然襄陽城破無法避免,郭靖也無法擊敗忽必烈的十萬鐵騎,那東邪黃藥師呢?他可不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在聽聞女兒女婿的死訊之後,黃藥師理應做些什麼才對。

二、東邪黃藥師

金庸筆下的黃藥師離經叛道、性情古怪,是一個不喜歡熱鬧之人。在《神鵰俠侶》的開篇,金庸就寫道,黃藥師性情怪僻,不喜熱鬧,與女兒女婿同處數月,不覺厭煩起來,留下一封書信,說要另尋清靜之地閒居,逕自飄然離島。

然而當李莫愁在嘉興陸家莊準備大殺特殺之時,黃藥師卻飄然而至,他用獨門絕技彈指神通救下了程英。在絕情谷一役中,黃藥師同樣使出了彈指神通困住了試圖逃脫的金輪法王。

無獨有偶,在神鵰的末尾,就當郭靖、黃蓉舉辦丐幫大會時,黃藥師再一次飄然而至。原來黃藥師一日在洞庭湖賞月,忽地聽到了江湖中人齊聚襄陽城之事。擔心自己的女兒女婿被針鋒相對,黃藥師登時遠赴襄陽城。

書中是這麼寫的,黃藥師道:「那個煙波釣叟武功不弱,性兒卻有點古怪,我老頭子擔起心來,生怕他暗中要對我的好女兒、好女婿不利,於是悄悄跟了來。

別看黃藥師性情孤僻,可在談及郭靖黃蓉時,他卻用上了「好女兒」、「好女婿」如此肉麻的詞語。

可見黃藥師是一個外冷內熱之人,儘管黃藥師沒有參加最後一次襄陽城大戰,但聽聞郭靖、黃蓉死在了蒙古韃子的手裡,黃藥師的內心會不會有所觸動?

三、蒙古第一高手

我們知道,楊過在神鵰的末尾甩出了三粒飛石擊斃了大汗蒙哥。蒙哥一死,蒙古大軍群龍無首之下登時大亂,被郭靖率領的兵馬一路衝殺,最後只能夾起尾巴逃出了中原。

再看黃藥師,他的彈指神通修煉多年,曾和客棧之中和楊過的黯然銷魂掌有過一場精彩絕倫的對決。儘管楊過的黯然銷魂掌勁道十足,加之楊過又是年輕力壯,但黃藥師的彈指神通一旦使將出來,也能和楊過斗個旗鼓相當。

因此,只要黃藥師願意,以他的彈指神通作為殺手鐧,照理來說也能擊殺大汗忽必烈,從而替慘死的女兒、女婿報仇雪恨。

不過可別忘了,早在神鵰時代,忽必烈就能慧眼識人,大肆招攬了諸多高手伴隨左右,好比金輪法王、尼摩星、瀟湘子、尹克西就受命於忽必烈。

在親眼目睹了金輪法王以及蒙哥的慘死之後,忽必烈恐怕更是對武林高手格外看重。為了避免走上蒙哥的舊路,攻破襄陽城之後,忽必烈已將蒙古第一高手帶在身邊。黃藥師若要擊殺忽必烈,勢必要擊敗這位蒙古第一高手。

這位蒙古第一高手會是誰?

通過《倚天屠龍記》的原文設定,我們知道在多年之前,有一位妖道喚作百損道人,他自創的玄冥神掌陰狠無比,寒毒能深入對手的五臟六腑。即便對手起初能仗著輕功逃脫,最後也無法抵擋得住寒毒的不斷侵蝕,繼而毒發身亡。

在提及百損道人的時候,身為武林至尊的張三丰也是一臉無奈,原來為了救活身中玄冥寒毒的張無忌,張三丰竟聯合宋遠橋、俞蓮舟、張松溪等弟子一起運功,都無法將張無忌體內的寒毒去除乾淨。

有意思的是,張無忌體內的寒毒來自於玄冥二老,作為玄冥二老的師父,百損道人施展的玄冥神掌恐怕更是匪夷所思。有百損道人陪伴在忽必烈身邊,黃藥師又怎能輕鬆擊殺大汗忽必烈?

話雖如此,金庸也可以將黃藥師試圖報仇雪恨的故事鋪開來寫,不管黃藥師是成功還是失敗,甚至是被百損道人反殺, 讀者們依舊會看得如痴如醉、嘖嘖稱奇,然而金庸為何卻跳過了近百年的時間,讓筆下的江湖世界直接來到了岌岌可危的元朝末年?

筆者認為,襄陽城破之後,整個中原都落到了蒙古人的手中,如果非要將這個時候的故事鋪開來寫,該如何避開這一段黑暗的歲月?正如金庸自己在連載版的《倚天屠龍記》里寫的那樣:元代中土淪於異族,百姓呻吟於蒙古的鐵蹄之下,陷身於水深火熱之中,為了抵抗官吏殘暴,勉力自保……

的確,與其讓讀者們看得義憤填膺,倒不如避重就輕,就此跳過這一段血淚史,讓後起之秀張無忌接過郭靖驅逐韃虜的戰旗。這樣一來,作為後續之作的《倚天屠龍記》就具有更高的可讀性和觀賞性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0066a4e7b9067d3b6c4d626cc320b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