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淄博臨淄區----淄就是有水,有田,有鐵之地,古為齊國都城

2019-08-04     秦那qina

臨淄區,屬淄博市轄區,總面積663平方公里,總人口62萬。2017,榮獲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稱號。

一、歷史沿革

1、西周至戰國時期為齊國都城臨淄。臨淄故城在今臨淄北。秦置臨淄縣,治今臨淄北,為臨淄郡治;又置東安平縣,屬臨淄郡。

2、西漢增置西安縣,與臨淄同屬齊郡;東安平縣改屬淄川國。東漢、三國魏、晉三縣同屬齊國。南朝宋改東安平縣為安平縣,僑置高陽郡於西安縣。北齊廢安平縣,徙高陽郡治出境,廢西安縣改置高陽縣(治今北高陽),臨淄縣省入。

3、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復置臨淄縣,又析高陽縣置時水縣,大業初二縣俱廢入臨淄縣,屬北海郡。唐屬青州。宋因之。金屬益都府。

4、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省入益都縣,十五年復置,屬益都路。元末因故城傾圮,建新城於其南,即今臨淄城。明、清屬青州府。

5、1913年屬膠東道,1925年屬淄青道,1928年道廢直屬於省。1939年後歷屬清河專區(1940年)、渤海行政第三專區(1945年)、淄博專區(1950年)、昌濰專區(1953年)。

6、1958年併入益都縣。1961年復置。1969年劃入淄博市,撤縣改置臨淄區。

二、地名來歷

1、「淄」字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上來看「淄」,一邊是「水」,上面是「茲」,下面是「田」。「茲」從「滋潤」「磁鐵」之意,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故都臨淄已經掌握了成熟的冶鐵技術,臨淄故城有冶煉遺址。「淄」就是有水,有田,有礦山的地方。 「淄」還與「緇」同意,有黑色的意思,也是因為這裡的鐵礦呈黑色。

2、臨淄: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武王二年封太公姜尚於齊地。建立周代齊國,都治營丘。傳至六世胡公靜,為避東方萊夷侵擾,被迫遷都薄姑(今博興縣境內)。公元前859年,七世獻公率營丘人殺其兄胡公,返都營丘。因臨淄水,故更名臨淄。此後,臨淄為齊都城,歷時638年。

《水經注·淄水》:「淄水又北徑其城東,城臨淄水,故曰臨淄。」

三、風景名勝

1、淄博中國古車博物館。位於臨淄區齊陵鎮後李官莊,坐落在後李文化遺址上,是當代中國首家最系統、最完整、以車馬遺址與文物陳列融為一體的古車博物館。該館1991年籌建,1994年9月落成,占地20畝,建築面積3600平方米,包括春秋車馬展廳和中國古車陳列展廳兩部分。春秋殉馬坑殉戰車10輛,馬32匹,規模之大,配套之齊全,馬飾之精美,為當代全國之冠,列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2、臨淄足球博物館。位於齊文化博物院太公湖畔,占地面積1.18萬平方米。建成後的新館集參觀遊覽、休閒娛樂、歷史文化研發、產品開發等諸多功能於一體,濃縮了中國的蹴鞠文化史、體育文化史和世界足球史。

3、齊故城遺址。位於臨淄區辛店鎮北7.5公里處,東依淄河,西臨系水,為周代齊國的都城,西漢時又為齊王國都治,歷時千餘年。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淄博管仲紀念館。館區占地面積5萬平方米,主要由中國宰相館、管仲及《管子》思想陳列展廳(管鮑之交、桓公拜相、管仲治齊、首霸春秋、光照千古)、管仲祠、管仲墓等組成;園區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主要是廣場、綠地及配套設施等。

圖文丨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w7kX2wBUcHTFCnfZxP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