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搞懂了超級推薦嗎?

2019-08-29     電商爆爆料

8月14號應該是針對推廣工具進行了一次升級,特別是針對超級推薦的升級做了很大的變動,明顯的能感覺到超級推薦的數據升級後應該加入了更多的垃圾流量包,展現價值明顯大不如前;8月基本都在推新品,恐慌性的投放超級推薦也加大了競爭,更似雪上加霜。不管是什麼原因,大家恐慌性的投放超級推薦是錯誤的,首先他不是新工具(就是鑽展單品推廣)其實他對搜索的幫助有限(服務於人氣端是個人氣堆積工具)再次他是針對猜你喜歡和手淘首頁流量而拆分提高利用效率。說那麼多就是想告訴你們不要把超級推薦當「神」解決你的搜索問題。

第一:超級推薦的前生今世,你看錯了它。

其實大家都知道超級推薦並不是什麼新工具就是從鑽展裡面拆分出來的鑽展單品推廣,閹割一下就變成了超級推薦;為什麼說閹割呢,因為超級推薦的定向人群以及投放位置都被縮減了,特別是投放位置就一個猜你喜歡,針對人群升級後變的更加智能化但是很多最核心的人群都被大包做了定向人群,也就是定向人群不能拆分很細了,全是垃圾流量。特別是8月14號的升級,灌入了太多的垃圾流量;加上8月一個特殊的月份大部分商家都在上新推新品,一波嚴查後就在這種背景下大家開始恐慌性的投放超級推薦,感覺超級推薦就是救命稻草,就連後台超級推薦的推廣位置都靠前了,直通車都靠後了,這說明了什麼。不是說超級推薦對流量的價值有多高,最起碼是營收遞增的速度是火箭似的。報表好看的不得了,越是這個時候,大家越應該看清楚超級推薦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他出現的目的是什麼,如何服務於我們的流量,針對我們單品流量結構,他幫助的到底是什麼渠道流量。看超級推薦自己的推廣語怎麼寫的:「引爆猜你喜歡流量」;再看他的定位描述:「等你來猜他喜歡,用對的信息找對的人」,從這句話上來理解超級推薦是「被動」展現方式,只有你有對的匹配信息,才會展現在你面前,我們推廣就是要首先找到對的信息,然後再去推廣;你去看超級推薦裡面的拉新定向關鍵詞定向的購物意圖,一個新品是不是大多數是沒有展現的,只有你把信息優化好才開始展示推廣。超級推薦的使用大部分人是通過關鍵詞定向購物意圖來拉升的,這點沒錯,但是很難拉升搜索,我說過超級推薦他就是鑽展單品推廣,被閹割後重點的服務是猜你喜歡流量也就是手淘首頁流量,這就對類目和自己的產品有很大要求,很多類目和產品本來就沒有手淘首頁流量的,先不談這些就是從行為軌跡上來說,軌跡不同對於搜索的幫助是不同的,超級推薦就是一個人氣工具,他的主要目的就是給單品和全店堆積人氣,針對人群標籤的修正他要結合達摩盤,針對轉化的提升同樣也是要結合達摩盤,如果你對人群性質和人群層次理解還不投,超級推薦本身就是一個人氣工具嗎他對搜索的幫助是間接的,可以說是單方面的,搜索影響超級推薦,超級推薦不一定影響搜索,除非,購物意圖和人群標籤高度統一的情況下,現在開超級推薦的人大部分是針對關鍵詞的購物意圖或者智能定向投放的,這個做法是對人氣有幫助的,但是不一定對「人群」特別是人群年齡結構是統一的,如果超級推薦的展示人群標籤和搜索的人群標籤不統一,那麼想拉升搜索你就會發現是個偽命題。想想直通車帶搜索的時代最容易出現的問題,超級推薦也逃不掉,最終影響的核心就是標籤。

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你直通車的人群優化的還不錯,入池後再開超級推薦你就會發現點擊率和轉化率比不開車或者不入池的情況要高很多。可以明確說:直通車是影響超級推薦的,但是超級推薦不一定影響直通車,這就是單方面的影響,超級推薦和搜索的關係亦如此。

這裡強調一點:大家可以後續測試證實,直通車對超級推薦的展現範圍是有影響的。

回歸正題:針對類目不同和商品不同,不適合玩手淘首頁的類目就沒必要跟著湊熱鬧,抬高超級推薦的PPc,超級推薦就是人氣工具,人氣不足的情況下去堆積人氣,超級推薦是「圈人」

端工具,可以過濾人群,提高價值。但是他不是搜索拉升直接工具。再說現在的搜索規則已經變了,搜索點擊率,搜索支付轉化率,搜索坑產,搜索引導支付買家數,也就是搜索端的人氣值和坑產值都被弱化了,加入了更多的渠道權重。

一個堆積人氣權重的工具,可替代工具很多,要正確看待超級推薦,但是玩首頁的類目還是要首當其衝。

超級推薦也不是不能服務於搜索,需要有個前提這個前提就是搜索,直通車,超級推薦,鑽展做到四端標籤合一,特別是購物意圖和人群標籤,這也是我們鬼式高流量價值閉環鏈條裡面的一個串聯鏈條。付超級推薦抱有希望不如多研究下鑽展,鑽展的機會不管是人群端開始資源位端都比超級推薦有太多的機會。

第二:搜索規則改變,多權組合打破一權拉升。

隨著標籤權重的越來越高加上大數據的處理能力,消費者的人群畫像會越來越精準,也就是說分析消費者會更容易,提高流量價值也更精準和方方便。當從人找貨,到貨找人的消費歷史轉變,「人」成了核心,針對運營帶來的轉變就是我們今後的工作是圍繞著「人」做營運的,這點我不止一次的再強調,現在的運營中心在人上,只有人對加上詞准才會有更好的反饋。從商業邏輯來說現在最大的五大核心標籤是性別、年齡、消費層次、搜索偏好和屬性成交偏好。從這五大基礎屬性標籤裡面三個是人端,二個是貨端。貨端最核心的是引流方向和成交屬性方向,人端:最基礎標籤就是性別、年齡和消費層次;在所有的推廣工具中比如 鑽展,超級推薦是都比不上直通車測試基礎屬性人群精準的,因為直通車就是一個數據化的搜索系統,他可以模擬整個搜索過程針對人端和貨端進行反覆的模擬和測試,針對關鍵詞和人群的基礎屬性標籤可以進行不斷的優化。對於初始種子精準人群,只有直通車能辦到,所以直通車現在的作用不再是引流更多的是幫助我們測試和尋找真正的基礎屬性人群。幫我們測人群和修正人群的工具。鑽展和超級推薦都比不上的,只有初始種子人群精準再談下一步的優化,超級推薦式人氣工具,鑽展是收割工具和標籤工具,針對修正標籤的速度上鑽展是所有推廣工具中最快的,直通車修正人群靠的人累計點擊量,鑽展是可以直接注入你想要的標籤,但是人群的利用又錯綜複雜。從標籤工具達摩盤和定向人群的標籤描述中90%以上的標籤是針對人的,也就是說標籤是為人也就是消費者服務的,商品標籤的利用價值其實是有限的,有價值的也是和人交互觸達形成的標籤。只要標籤的權重越來越高,人的權重就會越大,系統就會主動根據人身上的標籤給匹配推薦貨,完成貨找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的標籤權重越高,搜索就會越被弱化。因為現在是推薦式流量,系統根據「人」的人群畫像推薦更多的相似流量,所以歸根到底我們要的不是更多的是群而是更精準的人群,如何打開系統的推薦式流量展現入口才是我們深入研究的課題。

上述那麼多就是想說明一件事就是標籤是為人(消費者服務的),搜索是被動展現方式和現在的推薦式流量(搜索)展現規則違背。想必到了今天大部分人是認同或者能看明白是推薦式流量是怎麼回事了,運營的重點也從關鍵詞時代到了運營人身上,人通過標籤加上大數據處理把流量價值提升更高,搜索流量勢必會減少,後者被這種推薦式流量截流。在單獨的維護關鍵詞端的點擊率、轉化率以及人氣值和坑產值、uv價值。以往最核心起爆搜索的這些因素也會越來越被弱化。搜索能不能起爆已經不光看這些因素,更加上了標籤權重起因的其他因素,這裡還不方面透露方向,但是你記住我說的一點就不會偏太遠,就是把人群做精準再精準,聚焦再聚焦,然後放開定向做到全渠道流量價值都高,這樣你的搜索才會有更好的表現。所以入池,人群標籤的測試以及人群不斷的優化過程是工作的核心之重。

標籤權重越高,鬼式高流量價值閉環鏈條體系的效果就會越好。圈人再收割才是運營之道。

PS:點擊關注我,有電商運營問題都可以私信諮詢我,私信回復「電商」,我們一起交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vE532wBJleJMoPMa5N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