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殺人回憶》原型被找到,過了追訴期,六年間殺害10名女性

2019-09-18     娛說電影

由奉俊昊導演,宋康昊主演的韓國犯罪、懸疑驚悚片《殺人回憶》的原型嫌疑人已經被找到。影片根據1986年到1991年期間發生在韓國京畿道華城郡的連續殺人案改編,當時有十名女性在六年間先後被殺害,但警方一直沒有抓獲兇手。韓國國立科學搜查研究院從罪犯資料庫中發現與案發現場相同的DNA而確定了犯人的具體身份。

兇手最後殺人發生在2006年,歷經13年,已經過了追訴期,警方雖然查實罪犯的真實身份,但已經無法將其繩之以法,因為案件受到韓國各方的廣泛關注,警方正在考慮要不要將犯人的真實身份信息公之於眾。

電影《殺人回憶》回憶其實並沒有按照真實事件原班搬上銀幕,還是結合當時韓國的社會問題,以及各種可能進行了改編,意義顯得更為重大。

電影在豆瓣打到8.8分,雖然比較驚悚和恐怖,但略顯壓抑,而且比較諷刺警察的無能,一直都不知道誰是殺人兇手。

該片雖然在2003年公映,其實在2006年該名罪犯再次殺人,這個罪犯也是非常的猖狂和膽大,他的存在對韓國警察來說就是一種恥辱。

該片曾經入圍第24屆韓國電影青龍獎七項提名,最終獲得最佳攝影和最賣座韓國電影獎。獲得第40屆韓國電影大鐘獎四項大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照明等。

還獲得第51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看看媒體的評論:

該片作為一部犯罪題材的影片,對懸疑的設置和拿捏頗具大師水準,而陰沉壓抑的氣氛營造,亦堪比大衛·芬奇的《七宗罪》。此外,韓國電影特有的詼諧幽默,也時而在片中閃現,共同構成近乎完美的整體感覺。但是,如果《殺人回憶》僅止於此,那不過是部水準上乘的商業片而已。影片的成功之處在於,對韓國軍政府獨裁時期的時代記憶,隱藏在一個連鎖殺人故事背後。一切罪惡與憤懣,其實是關於那個時代的。片中的兇手永遠在雨夜,宵禁警笛響起,街上空無一人時出來作案,這恰恰是對那個暗無天日年代的絕妙諷刺。至於結尾更是驚世駭俗——誰都沒想到一個懸疑故事會以沒有答案的方式收場。

網友們的評論:

這並非一個尋求真相的故事,而是關於真到底相如何被整沒了……

真實事件玩了全世界,電影玩了你,總覺得離真相很近了,而真相卻是沒有真相。

這片的陰影才是史無前例好麼?5年前大學拉片課上看的,看完了已經半夜12點,走回寢室腿都抖的站不起來,一年中再也沒吃過桃子。奉俊昊和宋康昊聯手,真不是鬧著玩的,經典至極。

因為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且是一樁未結的懸案,在韓國掀起觀影熱潮,共有525萬觀影人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skpRW0BJleJMoPMvbB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