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位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平安健康是每一個人的心愿,但疾病總是猝不及防的到來,如果家庭成員患重大疾病對於整個家庭來說都是非常沉重的打擊。
有條件有能力治好還算幸運,就怕有些病治不好或者普通家庭根本承受不起高昂的治療費用,難道要放棄一條鮮活的生命嗎?
張女士和丈夫都是農民出身,家庭條件一般,但並不影響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張女士的女兒今年3歲,非常聽話懂事。
但是很快一家人的平靜生活就被打破了,張女士的女兒被查出患了重病,為了給孩子治病家裡的積蓄都花光了,還跟親戚朋友借了很多錢,張女士兩口子已經不堪重負了。突然有一天張女士跟丈夫提出停止給孩子治療。
張女士剛跟丈夫提出就被丈夫反駁了,丈夫表示「雖然已經負債纍纍,但是孩子是一條生命,必須得治,傾家蕩產也要治好」。
但是張女士哭著說「我們已經傾家蕩產了,欠下的錢還不知道要多久才能還得請,我們還要繼續生活,而且孩子究竟能不能治好還是另一回事」。
雖然張女士不想在女兒身上在花錢了,但是丈夫的態度很堅決,張女士再沒有提過這件事。
有很多人能理解張女士的心情,首先孩子的病不一定能治好,對於家境一般的他們來說這無疑是個無底洞,如果繼續投入下去,欠債會越來越多,孩子也一直在痛苦中煎熬;
如果孩子沒有治好,一家人要背負著巨額債務還要繼續生活,與其這樣還不如儘快開始新的生活。
但是也有人認為張女士的做法太自私,雖然治好的幾率不確定,但孩子也是一條鮮活的生命,不能輕易放棄。
每一個孩子都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是她們最寶貴的東西,沒有哪個母親捨得讓自己的孩子受罪,但是在現實面前人都是脆弱的。
天災人禍是我們無法選擇的,但是遇到問題就要好好解決,如果真的不幸遇到這樣的事情,家長們也不要輕易放棄,可以尋求政府或者相關部門的幫助,現在的醫療技術很發達,只要大家齊心協力一定會有好的結果。
其實在疾病面前,比家長更脆弱的是孩子,而對於死亡他們並不知道是什麼概念,只是覺得打針很疼、吃藥很苦,也有的孩子會因為自己「異於他人」變得內向自卑。
所以家長要儘量開導孩子,引導孩子積極一點,好的心態和情緒也有利於孩子身體恢復。
今日互動:如果是你會如何選擇?歡迎評論區留言互動。
——————————
關注【C位媽媽】,棘手的育兒難題和倍感幸福的育兒瞬間都能得到幫助和回應,經歷和經驗可能不同,但我們愛孩子的心始終一樣。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告知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