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短房 國際問題學者
當地時間12月18日,民主黨人占絕對多數的美國眾院進行針對總統特朗普的彈劾表決,並最終通過以「濫用職權」和「妨礙國會工作」兩項指控,對特朗普進行彈劾的決議,這是繼1868年安德魯·詹森和1998年比爾·柯林頓後,國會眾院第三次正式進入彈劾總統投票表決。
按照程序,當地時間12月23日,眾院議長佩洛西應該向參院遞交彈劾案所需的相關文件,而參院則應在收到文件前提下,於2020年1月擇日開始討論和審核彈劾案,並作出最後裁決。
但出乎意料的是,當天佩洛西在推特上表示,他們「尚未準備好」,因此暫時不會向參院遞交這些文件。
原本就是由眾院民主黨人推動的特朗普彈劾案,何以到了關鍵時刻,卻被眾院民主黨的頭號人物猛踩了一腳剎車?
佩洛西放在檯面上的理由,是要求參院「澄清規則」、尤其是在傳召哪些證人出席調查委員會聽證會方面。此前在眾院調查委員會傳召證人聽證過程中,共和黨控制的參院表現得極不配合。參院議長、共和黨人麥康奈爾17日拒絕了民主黨參議員舒默要求國會傳召前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前白宮幕僚長穆爾瓦尼等作證的要求,並對民主黨支持的、由聯邦最高法院院長羅伯茨主持彈劾案審查決定表示反對,稱羅伯茨「不是個公正的人選」。民主黨人表示,如果在這些問題上得不到滿意的澄清和答覆,他們就會把彈劾程序拖延下去。
但檯面上的理由也就僅僅是個表象而已。根據規則,總統彈劾案系由眾院提交,但最後的決定權在參院,提交彈劾只需眾院簡單多數通過,而裁定彈劾卻需要參院2/3議員投贊成票。眾院435席中,民主黨占據233席,通過彈劾可謂輕而易舉;但參院100個席位中共和黨占據52席,也就是說,至少20名共和黨參議員倒戈,彈劾才可能實現。因此,實際上幾乎每個人都心知肚明——彈劾只是個姿態,並不可能真的成功。
參院議長、共和黨人麥康奈爾日前重申了對特朗普的支持,這進一步表明,在選戰臨近的關鍵時刻,共和黨會在彈劾案問題上表現得空前團結,這並非「向著特朗普」,而更多是出於自身政治利益的考量。
而特朗普也正是看到這點,才會在彈劾案問題上有恃無恐:當地時間12月17日,特朗普寫了一封長達6頁的信給眾院議長佩洛西,再次嚴厲譴責彈劾程序,稱「通過進行這項毫無根據的彈劾,你正在宣告一場針對美國民主的公開戰爭」,他甚至將彈劾形容為「一次非法的、帶有強烈黨派色彩的政變企圖」,稱「歷史將嚴厲地審判你」;23日,特朗普再次發難,將彈劾案稱作「中世紀的獵殺女巫行徑」,並露骨地威脅民主黨人「小心因此丟掉你們的眾院(多數)」。
特朗普所威脅的,也正是佩洛西所擔心的。
彈劾案令美國選民的陣營分化更為明顯。昆尼皮亞克大學16日發布的民調顯示,特朗普人氣指數空前高漲,支持率達到了創紀錄的43%。同一份調查顯示,共和黨人中92%支持特朗普,而在民主黨人中這一比例僅有4%。而CNN-SSR民調顯示,只有45%的受訪者希望彈劾成功,卻有47%受訪者反對,其中民主黨人中希望彈劾成功的比例高達77%。
或許因為對手變成特朗普的緣故,近年來民主黨內激進勢力明顯抬頭,在特朗普彈劾問題上,激進派表現得尤為積極。但佩洛西卻是個在「純政治話題」上十分謹慎的政壇老將,此前她曾遲遲不願推動彈劾案落實,正是因為明知彈劾不會有任何實際結果,卻要冒讓特朗普利用彈劾案「賣苦情」,在大選期間反倒人氣上升的風險;如今彈劾在黨內已無法遏止,而特朗普的「苦情戲」一步步弄假成真(特朗普在眾院通過彈劾案前幾天,曾公然在競選活動中稱「這在政治上對我似乎是非常有益的」),此時此刻「踩一腳剎車」,恐更多是出於避免特朗普繼續利用彈劾案刺激選情,從而讓民主黨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考量。(責任編輯:唐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