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也能做生育登記,會鼓勵不婚和婚外戀?

2023-01-31     吳曉波頻道

原標題:未婚也能做生育登記,會鼓勵不婚和婚外戀?

立即訂閱收聽音頻

「保障」與「鼓勵」,界限在哪裡?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近日,四川省衛健委印發《四川省生育登記服務管理辦法》,將於今年2月15日起實行。其中第三條規定:

凡生育子女的公民,均應辦理生育登記。公民應當在生育前進行生育登記,生育前未登記的,可在生育後補登。

凡生育子女的公民,均應辦理生育登記。公民應當在生育前進行生育登記,生育前未登記的,可在生育後補登。

對比2019年出台的《四川省生育登記服務辦法》,當時的第三條規定:

夫妻應當在生育前進行生育登記,生育前未登記的,可在生育後及時補登。

夫妻應當在生育前進行生育登記,生育前未登記的,可在生育後及時補登。

由「夫妻」修訂為「公民」,「健康四川」官微解讀:取消了對登記對象是否結婚的限制條件。

其實,四川並不是第一個取消生育登記的結婚限制的省份,在此之前,廣東、陝西等省份均已放寬限制。

但四川的改變,仍然引發了熱議,相關微博熱搜的話題閱讀次數超過2.5億。昨日(1月30日),母嬰用品、童裝等領域的相關個股也出現了一波猛漲。

有人說:政策催生,官方著急了。

這種解讀似乎不太準確。中國沒有公布過非婚生育的人口比例,不過參考文化相近的日韓,非婚生育比例只占2.5%左右,和歐盟平均40%的水平相距甚遠。

按照北京大學2016年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數據,出生隊列為1970-1979年的人口婚前生育占比為5.9%,未婚生育(生育後始終未婚)占比為0.3%;出生隊列為1980-1989年的人口婚前生育占比為6.1%,未婚生育占比為1.2%。

非婚生育占比很低,於是也就談不上「放開拉動生育」。這項政策的調整,還是更多著眼於保障相關人群的生育權利。

還有人說:婚內生育和非婚生育權利都一樣,那誰還結婚?「更絕的是,如果父親出事有案底,婚生子終身受影響而私生子不受。」

「保障非婚生育」會不會「鼓勵不婚」「鼓勵婚外戀」「鼓勵私生子」?這種質疑相當普遍。

從國際上看,保障非婚生育、婚姻與生育解除綁定,確實和婚姻觀的改變同步發生(但未必是因果關係)。例如法國,婚外生育比例逐年升高,如今已超過60%,與此同時結婚人數一路走低,簽訂同居協議的人數卻越來越多。

這些爭議也引來官方下場解釋。四川省衛健委通過紅星新聞回應:「生育登記跟上戶口是不一樣的。」又通過九派新聞回應:《辦法》並非鼓勵不結婚生孩子,而是為了保證「未婚先孕」人群的權益。

究竟應該如何理解這項政策?「保障非婚生育」和「鼓勵非婚生育」之間的界限在哪裡?我們請教了兩位大頭,來看看他們的觀點。

我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條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允許非婚生子女辦理生育登記,只是對法律規定的一個具體落實。

但在現實中,我國有一些非婚生子女面臨上戶口難和上學難的困境。允許非婚生子女辦理生育登記,有助於解決這些問題。

四川的新規只是落實了法律關於「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權利」的規定,並不是鼓勵不婚,也不是鼓勵婚外性關係。

其實四川並不是第一個在生育登記中取消了結婚限制的省份。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的《廣東省生育登記管理辦法》也允許未婚生育人群辦理生育登記。我估計,會有更多的省份出台類似的新規。

但這種新規並不是鼓勵非婚生育。在可預見的將來,中國的婚內生育仍然會是主流,不會出現非婚生子女比例大幅上升的情況。與中國同屬東亞的日本和韓國,非婚生子女比例也只有2.5%左右。

我認為,我國不宜鼓勵非婚生育,但應該保障非婚婦女的生育權和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權益,從法律層面保障那些有能力和意願獨立撫養小孩的女性,公平地享受生育的權利和福利。

在一些歐美已開發國家,生兒育女的形式已在近30年發生劇變,結婚生子的傳統模式,不再是絕對主流,這些國家有很多經濟獨立的女性不想受婚姻束縛,卻想有自己的孩子。近年來,法國和北歐國家的非婚生子女比例已超過新生兒的一半。

在中國和日本等東方國家中,未婚母親和私生子往往被社會歧視,所以非婚生子女的比例很低。

在社會輿論和社會文化上不鼓勵非婚生育,但應該在法律上保障非婚婦女和非婚生子女合法權利。生育登記也應該回歸人口監測及生育服務的本位。

其實四川不是首例,廣東是首例。廣東省在2016年頒布了一個規定,就明確寫了非婚生育第一個和第二個子女,能夠進行生育登記。針對非婚生育保險,廣東省也是最早邁出改革第一步的。

我之前參與做過一份調查報告,當時大部分省份必須有結婚證才能進行生育登記,有了這個證件才能申領生育保險。最近這幾年,政策是逐步放開的,更加往前走了。

去年8月,國家醫保局待遇保障司副司長劉娟,明確說過非婚生育的女性領取生育保險沒有門檻。去年9月前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也明確發函給各地醫保局,消除享受生育保險待遇的不當限制。

所以現在四川省的生育登記制度調整,不是首例,但影響還是非常好的,等於是在國家鼓勵生育的大背景下,保障女性生育權益的大背景下,積極地走出了這一步。

我相信越來越多的省份是會放開的,今年密集啟動政策調整也是有可能的,因為社會各界都很關注,本身也是一種利好。但是政策法律的改變,和實踐本身真的能夠保證非婚媽媽的權益,這中間還有一個過程。

像有些放開非婚媽媽生育保險的地方,她們仍然沒有拿到和已婚婦女完全平等的保險金。對,大部分城市都拿不到。還有文化歧視,大家對於非婚媽媽還是有一種歧視。這些我覺得都是要改變的。

至於有人說,父親有案底,婚生子政審受影響而非婚生子不受影響,其實不是的。在公務員體系里,非婚生育一直都會影響他們的工作,因為我們也收到很多諮詢,體制內,尤其是公務員,無論是入編還是政審晉升都會受影響。

以前不都是要開除的嗎?三胎政策放開之後,各省才慢慢地取消了超生或是違背計劃生育就要開除的規定。但非婚生子對於政審的影響現在還有,去年我還收到了一個諮詢,入編的時候因為非婚生子就給卡住了,不讓她進。

所以非婚生子本身就會影響政審,這是現實存在的,對未來我不確定,這也是我想積極倡導能去改變的。

從國際趨勢,和已開發國家走過的路來看,多元化的家庭存在,人們更加多元化的生育選擇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我自己從2012年關注這個問題到現在,非婚媽媽的數量也好,意識也好,爭取權益的行動力也好,都大大提升,這是擋不住的。

我們要想怎麼去疏通需求,怎麼去解決衝突,怎麼去更好地保障人們的權益,現在的年輕人對於婚姻、對於生育的看法,大家都可以看到,對吧?大家多元化的需求是應該被保障的,被支持的,壓抑永遠是壓抑不了的。

本篇作者 | 木有藥師| 當值編輯 | 武新月

責任編輯 | 何夢飛| 主編 |鄭媛眉| 圖源 | VCG

在小眾經典里看到大眾觀念

在世界視野里發現中國問題

點擊下圖立即加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fd5e30c36638512696ae22d07ad6d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