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雷達領域最近好不熱鬧,昨天我們還在聊速騰聚創拿下豐田汽車定點合作的消息,今天,禾賽科技便成功登陸了納斯達克,成為了中國「雷射雷達第一股」。
早在2021年,禾賽科技就計劃登陸科創板,最終未能如願。
但是禾賽很快調整方向,轉向了美股市場,還聘請了曾推動蔚來在美股上市的蔚來前CFO謝東螢加盟。
1月17日,禾賽科技在SEC官網上披露了招股文件,三周後便成功登陸了納斯達克。
根據資本市場信息,禾賽科技周三發售1,000萬股美國存托憑證(ADR),每股發行價為19美元,通過IPO融資1.9億美元(約12.8億元人民幣),市值約24億美元。
雖然較2021年計劃登陸科創板時20億元的募資額度縮水不少,但是在海外雷射雷達市場寒氣逼人的背景下,禾賽科技能成功IPO,還是顯示了出國內雷射雷達市場的前景火熱。
禾賽科技於2014年底在上海成立,最早專注於研發雷射氣體傳感器,2016年開始探索無人駕駛雷射雷達產品,目前公司產品應用於無人駕駛、高級輔助駕駛、機器人和車聯網等多個領域。
此前幾年禾賽科技的產品主要面向自動駕駛這一小眾領域,產品交付規模也較小,在轉向乘用車ADAS後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根據招股書披露的信息,2019年到2022年,禾賽科技的雷射雷達銷量分別為2900台、4200台、1.4萬台和8.04萬台,2022年成為重要分水嶺。
去年12月底,禾賽科技宣布完成第10萬台雷射雷達交付,登頂全球雷射雷達年度量產冠軍。目前蔚來ET7、理想L9、小鵬P5、小鵬G9、廣汽AION LX等熱門電動車型都搭載了禾賽科技雷射雷達。
根據諮詢公司Yole Intelligence發布的《2022年汽車與工業領域雷射雷達報告》,從ADAS前裝量產定點數量來看,禾賽科技斬獲了截至目前全球27%的前裝定點數量,排名全球第一;速騰聚創占比16%,排名中國第二、全球第三。
此外,L4自動駕駛雷射雷達市場份額和車載雷射雷達領域總營收兩個領域,禾賽科技也是全球第一。
不過在雷射雷達市場欣欣向榮的表象下,禾賽科技在資金層面依然承受了不小的壓力。
2019年至2021年,禾賽科技的營收分別為3.5億、4.2億和7.2億元,營收增長率分別為162%、19%和73%。2022年前三季度營收為7.9億元,同比增長73%。
與營收一樣增長的還有研發投入,2019年至2021年,禾賽科技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5億元、2.3億元和3.7億元,分別占其同期凈營收的43%、55%和51%。2022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高達3.8億元,占其同期凈營收的47%。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毛利率的不斷下降和虧損的加劇。
2019年至2021年,禾賽科技的毛利率分別為70.3%、57.5%和53%,2022年前9月毛利率進一步下降至44%。
2019年至2021年,禾賽科技的凈虧損分別為1.2億、1.1億、2.4億元,2022年前九個月虧損1.7億元。禾賽科技預計,未來或將繼續虧損。
此次上市融資後,禾賽科技擬將40%的所募集資金用於戰略投資和收購等一般企業用途,35%投入研發,25%用於提升製造能力。
華泰證券認為,2023年隨著消費重啟、搭載雷射雷達新車型的進一步發布,以及補盲雷射雷達等有望放量等因素驅動下,預計雷射雷達行業將迎來從1到N的突破。
而現階段體現雷射雷達廠商的核心競爭力在於量產交付能力,具備較強規模量產交付能力的廠商有望持續強化與客戶的戰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