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山上挖一個池塘,不放魚,裡面會慢慢有魚嗎?

2022-08-10     動物奇趣社

原標題:如果在山上挖一個池塘,不放魚,裡面會慢慢有魚嗎?

二叔在山腰挖了一個池塘蓄水灌溉用,從來沒有放過魚魚苗,一年後竟然在這個水坑裡面收穫了180斤的魚,最大的魚足足有3斤多重。我們都在糾結這魚是哪裡來的呢?

二叔在半山腰有一個菜園,因灌溉的問題,一直沒有很好的辦法,後來有村裡的老人支招。讓二叔在山腰挖一個池塘。連接一個管子到有溪水的地方。這樣就有源源不斷的水源注入了。

在挖的池塘的上水位線,弄幾個小孔,這樣水要是滿了就會從這個小孔裡面流下去,等於說就這樣製作成為一個溪水的中轉站,二叔聽了村裡老人的說法後,直接就開乾了。

不出一個月的時間,一個簡易的水坑就已經挖好了。就在二叔挖好池塘後,連續下了好幾天的大雨,山上菜園也是被雨水沖的啥都不剩了。

索性二叔啥也不管了。辛辛苦苦種的菜,就讓一場大雨禍害了。發誓在也不種這塊地了,後來二叔也就沒有管過這塊菜地,在一年後,二叔無意間在去山上閒逛。

看到了自己以前辛辛苦苦建造的池塘,沒有發揮一點有用的價值,就直接砸出了一個豁口,讓裡面的水,流出來。

這不砸不要緊,一砸就發現不對勁了,裡面竟然有東西在裡面遊動,二叔以為是樹葉呢,因為這個山上有很多樹,落下來的葉子就有可能在水裡面的。

再一看不對勁,不是小孩子的樹葉,而是有魚在水裡面游,二叔直接在家裡拿了一個大盆子,直接把魚塘的水全部放光,結果就從池塘裡面抓到了慢慢二大盆子的魚。

最大的魚足足有3斤多重,於是二叔就把這些魚全部都分給你左鄰右舍。這個時候村裡的人都鬱悶了,自己又沒有放魚苗。這些魚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池塘裡面不放魚,為什麼會有魚?

村裡的一位曾經開過漁場的人笑著就跟大家說,這些魚都是從「天」上來的,村裡的人都笑的,覺得這個老人在胡說八道,魚怎麼能從天上來呢

老人說道,我可沒有胡說八道,這魚真的是從天上來的,說道他就給我們每一個人普及了一下,魚塘裡面之所以會有魚的原因,聽完老人的說法後,我們瞬間恍然大悟了。

我大概總結了一下老人的說法,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被鳥類帶進去了

很多鳥類都會在湖邊或者小溪邊喝水的情況,也同樣會吃其他小溪邊的小蟲子,這樣的話,有一些魚卵可能就會附著在鳥類的身體上面。

要是這些鳥類等到喝水的時候,又在這個池塘裡面喝水的話,就很有可能會將這個魚卵留在池塘裡面,經過一段時間的孵化,池塘裡面就會自然而然的有魚了。

魚塘只要有魚以後,這些小魚就會慢慢地長大,從而可以生下不少的小魚,這就是池塘有魚的主要的原因了。其他人這才明白老人說魚是天上來的。原來是這樣呀。

2、上游的溪水中有魚

在二叔修建的池塘中,是用管子接到了山上往下流的溪水裡面,很有可能是山上的溪水中本來就有魚,順著管子流到了池塘中了。

這個時候有人就發問了,就算山上有魚池塘的水位不是有孔嘛,魚早就跑了。老人就笑著說,肯定是存在跑魚的可能性,但不一定每條魚都會順著小孔跑了。

等於長大了,從小孔出不去的時候,就跑不了了。這樣剩下的魚只會越長越大,就一直留在池塘中了,這就是有魚的一個關鍵點。

3、被大風刮來的

很多時候,有魚的這種情況,和颳風是有很大的關係,有一些大風會將整個小魚刮起來,刮起來的小魚,就會一下子掉落在池塘裡面。

或者就是沾黏的樹葉或者其他的物體上面,直接被大風帶進池塘裡面去了呢,發生這種的情況還是比較少的,但並不代表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每次的大風降水,都會把魚帶到了不該帶的地方,老人還說到,在他記事的時候,就有一次,有一次狂風暴雨過後,直接在自己家的房頂就見到了不少的魚苗。

4、魚塘未殺菌

很多人建造魚塘都是要用石灰水,對魚塘裡面的有害物質進行徹底的清理,要是沒有經過徹底的清理的話,在土壤中就有可能產生魚卵。

人常說「千年草籽、萬年魚卵」這句話說的並不是沒有道理,魚卵是生命力極強的,只要有魚卵,在適宜的條件下,就會產生小魚。

魚塘裡面的魚大機率就是由於前期沒有消毒殺菌,在土壤中可能就會魚卵的誕生,這樣一遇到水源的話,這些魚卵就會慢慢孵化成了小魚。

5、有人投放魚苗

這種情況可能是人為的因素,有人可能在池塘裡面放過魚苗,這樣魚就能在池塘裡面一直的生長。這是最大的機率的了。可能都是有意而為之的。

還有一種就是青蛙的自身攜帶了,每個人都知道,青蛙的前身是蝌蚪,只要有水的地方,幾乎都會有蝌蚪的誕生,蝌蚪是非常依賴水源的。

要是長大後的青蛙以後,就不是那麼依賴水源了,青蛙屬於水陸都可以生存的動物,這樣的話就有部分的青蛙會攜帶魚卵,要是青蛙跳進魚塘裡面,就會自然而然的將魚苗或者魚卵放進了池塘中了。

6、魚是自己走過來的

我們都知道魚是離不開水源的,但部分魚是可以離開水源一段時間的,部分魚種可能會被其他的水陸生的動物,帶到了脫離水源的地方。

此時的魚還是沒有死的,這個時候魚就是想辦法尋找下一個能讓自己的生活的地方,一路跋山涉水可能就會直接蹦到了魚塘裡面。

從此就有可能在這個魚塘裡面安家了。隨著時間的越來越長,這些魚就會在這個魚塘裡面培育後代。這樣的話就在池塘裡面自己就形成魚了。

以上六種就是池塘有魚的關鍵性的指標了。這六種可能都是有可能造成魚塘有魚的結果的,很多時候主要有水的地方,就會有魚,只要水質能夠讓魚生活就可以了。

老人這麼一說,每個人可能就明白了,原來池塘裡面的魚是這樣來的呀,有一些人對老人的這種說法是持有懷疑的態度的,覺得就算有魚的情況,沒有人喂養,那也長不了那麼大呀。

人不吃飯就能被活活的餓死,作為魚來說,要是沒有人工喂養的話,估計早就拜拜了吧,哪裡還有今天的魚吃呢。說到這裡,老人又笑了。那麼大海裡面的魚難道有人天天喂養嗎?

很多人都納悶了,就算有水的情況下,魚是怎麼在裡面生活的呢?他的食物來源是什麼呢。老人又開始說了。

魚在池塘沒有人喂養,到底是吃什麼長大的呢?

魚實際上在池塘中是有東西吃的,只不過你們是沒有發現罷了,任何有生命的動物,都是要吃東西的,哪有不吃東西就能長大的說呢。

關於池塘裡面的魚能長大的說法,老人分析一下原因。以及他們的食物來源。當老人說完以後,所有人才恍然大悟。老人一共說到了五點的內容。

1、同類相食

魚類是有吃同類的情況的,這種情況不會發生在同一品種的魚類之前,有的魚的存活天生就是要被其他的魚種給吃掉的。

在水下的世界中,會形成一種完美的食物鏈的。大海裡面的人無人喂養,而且都是可以存活的,原因就是在這個地方。魚類都遵守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

就拿二叔的魚塘來說吧,肯定在這個魚塘裡面有不同種類的魚,這些魚有的就會因吃同類而成長。雖然我們都是看不到的,但他們是確實有在吃東西的。不然怎麼能長大呢?

2、浮游生物

在有魚的地方,肯定都是有浮游生物的誕生,在生活中我們也會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要是在某一個地方,有水流的地方。大多數的情況都會有蝌蚪的誕生的。

有蝌蚪也就會有其他的浮游生物,有的浮游生物是非常小的,人的肉眼可能是難以發現的,但作為魚類來說,就能輕鬆的發現這種浮游生物。

他們在池塘裡面遊動的時候,有經常會以這種浮游生物為食。要是在魚塘中出現了浮游生物,這樣就會給魚類提供了天然的餌料。魚塘中的魚相對比較單一,不會有魚類水中的天敵。所以他們就會很快成長起來。

3、水草、昆蟲等

我們都知道,在夏季的時候,什麼地方的蚊子最多。答案肯定是在在水草的池塘邊上,在這個地方就是蚊子的天堂。在眾多的蚊子之中,青蛙可以說是蚊子的天敵了吧

舌頭一伸,一口氣消滅一個蚊子。但有的時候蚊子也會掉落在池塘裡面,這個時候就是魚類的餌料了,魚類也會和青蛙一樣,吃一些掉落在池塘裡面的昆蟲。

有水的地方也會出現水草,水草也是魚類獲取食物的重要的來源了。等於說魚類吃的東西比較雜,只要是食物大多數的魚都是能吃的。

4、其他小昆蟲的卵

前面也是說了。池塘夏季是蚊子活動最為集中的地方,蚊子能在這邊生活自然也就有蚊子的生活的條件,蚊子往往就會以動植物的血液為生。

在這個周邊肯定是有其他的小昆蟲在的,這些小昆蟲繁殖的時候,有很多就會把卵產在水中或者池塘邊的水草上面。這種做法的話。

無疑就是給魚塘里的魚類送外賣。而且還是外賣送到家的這種,豈有不簽收的道理呢,這樣的話魚就能獲取到源源不斷的食物了。這些食物足以讓魚類生存了。

5、其他動物的「投喂」

比如地方爬的很多小動物,他們往往都會往池塘邊上徘徊,因為池塘邊上有水草、蚊子以及其他的小動物,他們也要吃這些小蟲子的。

有一些小動物會游泳,但有一些小動物遇見水就已經一命嗚呼了,這樣時候小動物的屍體的可能就會漂浮在水的上面。這樣的話,水下的魚類就會乘機占為己有。

要是有成百上欠的動物這樣的投喂水中的魚的話,你可以想作為魚的話,想餓死都很困難。這些都是魚類不能被餓死的重要原因了。

聽完村裡大爺的說法以後,很多人都被大爺幽默的講話方式逗笑了,也有一些人為大爺豎起來大拇指。覺得大爺對魚這種動物了如指掌呀。

大爺聽到有人在誇他。也毫不謙虛,表示自己和魚打了一輩子交道了。有一些東西還是懂的。這下村裡的人都知道了,池塘裡面的魚是怎麼來的了,以及魚是如何長到這麼大的了。

作為螢幕前的你,你明白了嗎?

寫到最後

我想說,有水的地方就會有魚,這句話並不是憑空說出來的,一旦一個池塘經常三年五載,裡面肯定會有不同種類的魚,這也是能充分的顯示出魚的生命是有多麼的頑強。

作為人也是一樣,要有這種魚的精神,能夠在逆境中成長,只能有適宜的環境,你就可以發光發熱。並不是怨天尤人。您說是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dfa346f7f9c35a44525a9d3db2c69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