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放390名犯人回家見親人,約定年後來問斬,最後回來多少人

2022-06-09     星界歷史說

原標題:李世民放390名犯人回家見親人,約定年後來問斬,最後回來多少人

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掉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逼迫唐高祖退位自己稱帝.雖然大唐半個江山都是李世民打來的,從功績上來說他比李建成更有資格當皇上,但是李世民殺兄逼父,用不正規手段奪得王位是不符倫理的,將來要被人非議的,所以他必須要做些什麼事來證明自己並非無情無義的人,他放走400名囚犯回家過年就發生在此背景下。

李世民剛當上皇帝第二年,長安周圍就發生旱災和蝗災,民間說這是李世民篡位帶來的天災,李世民聽見這個傳言就一邊抓散步傳言的人,一邊與大臣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

一天,他在御花園與大臣商討治理蝗災的辦法,突然看見御花園也有的蝗蟲,李世民看見這些吃得飽飽的蝗蟲就生氣,拿起一隻蝗蟲吃了下去,周圍的大臣都被他嚇了一大跳,要他把蝗蟲吐出來不然會得病,而李世民滿不在乎,說:「我願意為百姓承擔災難,有什麼病就轉移到我身上來吧!」

《資治通鑑》記載了「太宗吞蝗」的故事,但沒有說這場旱災蝗災是怎麼處理的,只是說李世民吃了那隻蝗蟲後就沒有災害了。說來奇怪,長安發生蝗災這麼重要的事,《資治通鑑》卻不記載解決辦法,只是一筆帶過蝗災沒了,清人林銘雲猜測,「太宗吞蝗」的故事有水分,可能是李世民為了給自己在「玄武門之變」後贏得好名聲做的一齣好戲。

林銘雲的猜測不是完全沒道理,歐陽修也懷疑過「唐太宗縱囚」一事跟他好名有關,這件事發生在貞觀六年將近春節的時候,李世民審查囚犯時想到每一個人到春節都要回家團聚,而牢獄裡400名死囚犯不能,突然覺得他們有點可憐,就開恩先放他們回家過年秋後再來問斬。

李世民縱囚的舉動遭到群臣反對,大臣紛紛上書勸他收回成命,可李世民非常相信那些死囚犯尚有一絲人性,明年秋天會主動回來,大臣看李世民主意已定也不好再說什麼。

等到第二年秋天,死囚犯真的陸續回到長安,獄卒數了數人數有399個還差一個,剩餘的死囚犯大驚失色,以為最後那個人背叛所有人不會來,都大聲指責那個人沒有信用,可就在這時,最後一個人也來了,原來他在路上有點事遲到了。

唐太宗看這400名死囚犯能遵守諾言,覺得他們並非無惡不作之徒,就赦免了他們的死罪,不再要他們的腦袋,400名死囚犯全都跪下感謝李世民不殺之恩,回到民間都在傳送李世民的大恩大德,白居易後來都寫了一首《七德舞》稱讚李世民,這首詩里就列舉了「太宗吞蝗」、「唐太宗縱囚」兩件事。

不過,有人稱讚李世民也有人質疑他,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寫了篇《縱囚論》,他第一句就說「信義行於君子,而刑戮施於小人」,他不相信死囚犯能在短時間內被李世民感化,時隔半年多還能回來送死,因此他懷疑李世民早就跟那400名死囚犯商量好了,只要死囚犯回來他一定赦免死罪,這樣死囚犯可以繼續活下去,李世民也可以證明自己其實並不是一個喜歡殺生的人。

哪怕那些死囚犯半路背叛李世,李世民也不用擔心,從春秋時期齊國起,古代戶籍實行「什伍連坐法」,戶籍以五家為伍,十家為什,一家有罪其餘的家庭必須告發,如果不告發將來查出來了一起受罰,大家為了不受牽連通常不會包庇鄰居,如果400名囚犯有一人繼續做壞事,或者秋後不回來,鄰居都會舉報他,李世民還是能夠抓到他,在這種情況下死囚犯都不會鋌而走險,只能乖乖配合李世民。

李世民縱囚不是每個人都學得來的,忽必烈也曾模仿他做過一件一樣的事,但結果完全是兩個樣。忽必烈不僅放走死刑犯還放走了其他犯人,要他們八個月後回到大都,如期到的人能赦免無罪。八個月後,只有23人回來了,剩下的人根本就不相信忽必烈說的話,走了之後就再也不回來,忽必烈之後就再也沒做過這種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dc65484cc905cf760f48a21c256bb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