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被群嘲的暮光男成了《信條》里的高光

2020-09-07     八卦脫水機

原標題:當年被群嘲的暮光男成了《信條》里的高光

《信條》評價挺兩極的。

諾蘭用極致的高概念編織了繁複的情節,但其中的人物都很模糊,也沒有以前有力的情感。

刷了兩遍imax,我還是沒有捋清最後一場大戰的細節,但不影響,讓我回來做了一場層層時間倒流的燒腦夢

現在豆瓣評分一降再降,全球票房1.5億美元,而它2億美金的成本至少需要5億才能回本,不知道華納以後還會不會這麼信任諾蘭的創作方向。

但!

不管大家怎麼討論,懂了還是沒懂,毫無爭議的是#在拍攝蝙蝠俠時得了新冠的#羅伯特·帕丁森,他飾演的尼爾是本片高光!

拿著類似《想見你》李子維的劇本,他是男主在未來招募進「信條」組織的同伴,需要一個人時間逆行拯救男主+拯救世界

第一次在劇院裡出場,默默救下了男主;「初次」見面,因為早就知道男主的喜好,為他點了杯可樂;最後分別,他還要返回基地,為男主開鎖擋槍,義無反顧地赴死。

尼爾留下了全片最傷感、最讓人代入的一句話:

「你的未來就是我的過去,我在起點等你。」

知道結果後再看,尼爾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句話都很深情啊

曾經一度被群嘲的嫩牛五方「暮光男」,現在帥氣和演技得到了一致認可

連帕丁森代言的DIOR宣傳片都被翻出來重新品味,五方已不是那個五方

可以說,這是一位初代流量真正意義上的、在大眾目光里的成功轉型

畢竟去年新一屆蝙蝠俠宣布人選的時候,大部分觀眾還是這種反應

害,十年前,誰還沒看過《暮光之城》呢。

從2008到2012年,五部大電影,在全球至少賺了33億美元,相當於國內的《小時代》吧,但它續集票房一部比一部高。

萬千少女被痴情憂鬱的霸總吸血鬼愛德華迷倒

但也有很多人像我一樣get不到他的臉和演技

在此之前,他還是《哈利波特與火焰杯》里的學生會主席接班人塞德里克,彬彬有禮紳士范兒,最後死在伏地魔手上

隨著票房奇蹟和爭議熱度,羅伯特·帕丁森從無名小卒成為了北美的一線流量,風靡全球的小鮮肉,他與女主角克里斯汀·斯圖爾特的戀情也是鬧得沸沸揚揚

一邊人氣爆棚被私生狗仔圍堵,一邊因為演技又被廣為詬病,不止一次提名金酸梅「最差男主角」

2012年可以說是帕丁森風評最慘的一年。

先是上映的兩部大片都接連撲街,在大衛·柯南伯格導演的《大都會》里,帕丁森演一個眼神空洞、面無表情、坐在豪華汽車裡的資產管理人,基本是災難性的面癱

莫泊桑小說改編的《漂亮朋友》,也是槽點滿滿,他飾演的屌絲憑藉一張漂亮的外表和一些取悅女人的伎倆輾轉於貴婦人之間

問題是,空洞的眼神和木訥的表情完全沒有說服力,憑什麼烏瑪·瑟曼、克里斯蒂娜·里奇和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馬斯三大女神都為他折服

然後7月,剛剛答應他求婚的女朋友小k,與《白雪公主和獵人》的導演出軌被拍,相當於全世界看著自己頭冒綠光。

那會兒他們還有暮光系列的最後一部沒上映,新聞說他原諒了小k,兩人復合後,13年再度分手,be的方式驚天動地又極其曲折

實際上,在14年採訪中,他承認12年就分手了。

對標一下內娛,被帶綠帽的男星之後都自帶同情濾鏡,但帕丁森沒有賣慘沒有回踩,也沒有沉迷在暮光帶來的名氣中繼續撈錢、演商業大片,而是沉澱下來隱身了,開始拍一系列獨立電影,演獨立電影里的小角色。

如果你對他的印象還停留在《暮光之城》,那你恐怕就錯過了。

這幾年,帕丁森甚至已經慢慢過渡到實力派的範圍,陸續拿到了美國獨立精神獎、哥譚獨立電影獎、金衛星獎等多個最佳男主角提名。

來康康他的轉變之路,真的非常值得流量們學習

前面提到的幾部電影,完全用錯了力,但好在,帕丁森的自我認知一直很清醒。

一開始,他就當《暮光之城》只是一部小眾題材的獨立電影接的,沒想到突然爆了,也就被這個系列綁住了,他並不甘於做一個靠臉擄獲觀眾的少女偶像

過去十年間,哪怕在宣傳期,他也不斷強力吐槽

「我的演技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眼睛裡帶著隱形眼鏡超不舒服。」

「愛德華是殺人狂,貝拉腦子有病。」

「我都108歲了,幹嘛要找你這個小破孩。」

還告誡少女們不要沉溺暮光,實際上愛德華就是戀童癖,半夜跑去盯著貝拉睡覺還是跟蹤狂哈哈哈哈哈哈

最搞笑的是,當年他在西班牙拍戲,有個私生粉每天在他的公寓外蹲著,有次有些無聊的帕丁森就主動請粉絲吃飯,粉絲把他帶到了自家飯館,結果他整整抱怨了兩個小時自己的生活,最後姑娘不僅讓他買單,還脫粉了......

他知道自己的能力還不足,於是去各種大導的片子裡當配角,「沒有人對我有任何期望。我可以嚮導演提問題,這部電影的重擔不在我身上。」

或者找新導演的獨立片合作。

並且完全顛覆了自己的形象。

末世公路片《沙海漂流人》里,他是個操著一口澳洲口音的智障,粗狂中又演繹著單純迷茫

詹姆斯· 格雷導演的《迷失Z城》中,他是深入南美洲亞馬遜叢林探險的男主助手,留著一臉參差不齊的大鬍子

為了這個角色,他與世隔絕,消失六個月。遺憾的是,這部電影里他演得也沒什麼存在感 ,跟戲外一樣,把自己徹底收沒了

但總之,他不急,慢慢磨練,不斷試錯。

而他選擇自己的電影項目,總是從導演開始。每年都會給一大堆導演發郵件邀約,哪怕其中很多他都沒見過面。

「我已經向那些想要與之合作的導演說清楚了,如果你有任何項目,我會放棄手頭的一切事情,和你合作。」

如果看到一部很特別的電影呢,他就想見電影的導演,推薦自己拍攝,也一直在嘗試和那些還沒被其他人成功發掘的導演合作。

有次被《天知道》的一張劇照深深打動後,他就聯繫導演薩弗迪兄弟,希望出演他們下一部電影的主角。

「我想在下一部電影中消失,我向他們解釋說,我希望觀眾不會再認得出我。」

薩弗迪兄弟為帕丁森量身打造劇本,也就是《好時光》。

講的是兩兄弟搶劫銀行被發現,有精神疾病的弟弟被抓進起來,哥哥徹夜狂奔了一晚上,想盡各種辦法救他出來。

帕丁森減了肥,把頭髮染成了金色,打上耳洞,就像一個可以在街上自由行走而不被人前來攀談的混混

我看這片子的時候完全沒有認出他,演技感人。

結尾的特寫,眼神里只有無盡的絕望,當時也讓帕丁森收穫了從影以來最大的讚譽,還進了坎城主競賽

同樣,看過羅伯特 · 艾格斯的恐怖片《女巫》 後,帕丁森發現這是導演的第一部作品時,立刻要求見他。

於是有了《燈塔》。

在這部黑白的心理恐怖片中,帕丁森#明顯又消瘦了一大截#和威廉·達福都是19世紀的燈塔看守員,上演了極端環境下的相愛相殺

為了更加融入角色,他也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在攝像機開啟前,會催吐自己而且扇自己耳光。他說,關鍵是要刺激自己的身體進入一種下意識反應狀態

「我唯一的技巧就是衝上懸崖然後跳下來,有時候這樣做並不奏效,僅僅讓你看起來像一個瘋子。但是緊接著有時候你會停止思考,那就是我最喜歡的狀態。」

《燈塔》里帕丁森的表演很顛狂,將自己的慾望和不安不斷釋放,最終爆發,展現了一個人荒島上慢慢發瘋的過程,為他贏得了獨立精神電影獎最佳男主的提名

在這麼多次嘗試,不斷突破自我的表演後,諾蘭看到了,他們有了一次四個小時的談話,並給帕丁森看了《信條》劇本。

「我看了他不少的獨立電影,每次他都很努力地在重塑自己。」

說白了,帕丁森對自己有要求,有野心,也清楚自己想成為什麼。

他一開始就想當一個「演員」而不是明星。

1986年,帕丁森出生在倫敦富人區巴恩斯社區,母親是模特經紀公司的星探,父親是古董車銷售商

12歲開始當模特,玩過滑板,也玩音樂。但在戲劇方面的興趣卻被早早扼殺。

學校里的戲劇老師覺得他缺乏創造力,對他說,「別去演戲,你不是那塊料。」他很尷尬,就沒參加過任何學校里戲劇的試鏡

幸運的是,他家附近的一個影碟租賃商,為了追他姐姐,選了很多經典電影租給他,讓他愛上這行。

後來他進入當地的巴恩斯劇團俱樂部,在後台幫忙,開始參與一些業餘的戲劇演出

當時他覺得電影只是一種娛樂方式,不需要太過認真對待。直到研究了電影評論家德里克 · 馬爾科姆最喜歡的一百部電影清單後,他看到了戈達爾導演的《精疲力盡》 。

「在那部電影之前,我不知道什麼是導演電影。在我成長的環境中,你不會看到這些類型的電影,而這是第一部真正改變我看待事物的方式的電影。我的朋友都不知道戈達爾,但那部電影讓我發現了另一種世界的存在。」

在劇場演過一些角色後,他開始被經紀人注意到,參演《哈利波特》的機會就這麼來了

與其他大多出身科班的英國演員不同,他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

帕丁森只能跟自己的朋友一起研究試鏡錄像,彼此學習和進步。

「那正是電影觀形成的時期,我們會把所有的錢都花在買DVD上,然後就會每天看電影,一看就是幾年。」

在《暮光之城》的拍攝現場,他在拍攝間隙讀的是《莫里哀》,晚上,會反覆觀看戈達爾的《精疲力盡》。

從這些經典電影中積累的東西,看起來都與表演無關,而與品味有關。

「與品味相投的人們合作至關重要,要想完善自己的品味,發現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東西,唯一的方法就是吸收他人的工作成果。現在,我將只與那些我從他身上看到了一些(欣賞的)東西的人合作。」

從青少年明星到藝術電影再到科幻大片,現在,他又重新走向蝙蝠俠這個英雄角色。

「我已經連續出演了好幾個瘋癲的角色,我在想,這正在成為一種節奏,一種習慣。所以我需要打破它。我意識到,也許是潛意識裡意識到,我一直在迴避大電影,所以我想做一些對我來說很危險的事情。」

但新蝙蝠俠定角的消息一出,網上的負面評論鋪天蓋地,有人呼籲抵制,有人評論帕丁森會毀童年。

帕丁森本人倒是十分樂觀,「沒有人會比我更嚴厲地批評我自己了,所以我不需要擔心其他人說什麼。當你作為一個低谷存在的時候是最有意思的,這樣人們對你就沒有任何期望。」

現在34歲的帕丁森,早已擺脫偶像標籤,少流量少噱頭,只有一門心思拍戲。

他沒有任何社交帳號,一個人隨便帶個帽子就去看展。

他會直言不喜歡健身,但為了蝙蝠俠開始了嚴格的健身計劃。

他依然積極面對每一個角色,並興奮期待下一個工作,就像可以連吃幾個月披薩不重樣,他對電影的熱情與剛入行時相比並無絲毫減少。

最後@一下內娛所有正在努力嘗試轉型的流量,不是說要完全模仿。但帕丁森的成功,不僅僅是選到合適的角色,更重要的是他對演員這份職業一直保持信念感。

希望帕丁森早日康復的撰寫 | 金然

| 摩天大樓 | 以家人之名 | 蘇芒 | 胡宇桐 | 江疏影 | 言承旭 | 張含韻 | 易立競 | 金秀賢 | BA4 | 密室大逃脫 | 姐夫 | 林允 | 薇婭 | 隱秘的角落 |鮑勃貓 | 丁禹兮 | 趙露思 | 怪你過分美麗 | | 于小彤 | 鞠婧禕 | 讓生活好看 | 小助理 | 葉璇 | 天醒之路 | 葉祖新 | | | 清平樂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dHsaXQBURTf-Dn54-J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