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黃璐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11月2日,蛇口社區無車日活動在蛇口育才四小成功舉辦。本次活動以「可持續生活入校園」為主題,通過一系列互動體驗和教育活動,旨在提高社區居民尤其是兒童對環保的認識,並鼓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可持續生活方式。
在可持續生活主題沙龍環節,活動邀請了環保、食品和心理健康的領域的大咖,用孩子可理解的方式來宣傳可持續生活理念。資深心理諮詢師趙艾薇老師以生動活潑的形式,介紹了父母傾聽兒童的有效方法:無共耐正支,即無條件接納、共情式回應、耐心引導、無條件反饋和正向支持。來自KOKOLU的COO戚薇薇女士向小朋友們闡述在「3R」即減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環(Recycle)的原則下,如何讓「塑料瓶」華麗變身,變成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再生消費品」。劉涵和遲睿老師從素食和食品生產的角度來解釋可持續生活方式。崔海軍從智慧環保的角度來講述,廚餘垃圾處理器如何成為都市田園生態的有機循環模式的一個重要角色。
活動現場生動活潑,熱情高漲。新晉小紅書繪畫博主奧工小朋友,受之前無車日活動「如果海平面上升六十米」這個主題的啟發,想像未來的濱海城市,社區可能變成了一個個島嶼而非大陸。在本次活動中,奧工特邀現場朋友,每人畫一幅心目中最美的小島,然後把他們連接在一起,成為一個想像力爆棚的可持續島鏈。 這個主題深受大小朋友們的喜歡,大家紛紛踴躍加入, 畫出來三十多幅各種各樣島嶼的想像。以至於事先準備的畫布都不夠了, 要向隔壁攤位求援。
彩繪瓶子Liveart來玩兒主理人曹晶帶來了舊物改造工作坊,孩子們通過創意與動手實踐,將廢棄玻璃瓶化身為獨特的藝術品。市民用畫筆盡情表達個人風格,賦予這些曾被忽視的物品新的生命與價值。通過這種互動,不僅提升了對綠色生活的意識,也激發了對環保的熱情。
此外,在活動現場,孩子們還參與了小鵬公益的低碳出行桌遊。通過這款遊戲,他們模擬了不同的出行方式,直觀地認識到低碳出行在減少碳排放和促進環保方面的重要性,並學習了實用的低碳生活技巧。
除了豐富的互動活動,各類音樂、手工藝品和可持續產品的攤位體現了可持續生活方式的多樣性。從倡導舊物流通的花芽再生愛心市集,到呼籲凈灘行動的423護海行動者,再到各式各樣的環保商品,多樣化的市集攤位讓社區居民感受到了濃厚的環保氛圍和社區的活力,激發了他們對可持續新奇世界的好奇心,感受可持續理念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