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有想到,中國的虎年春節,外媒成為了最忙的人,目光頻頻向中國聚焦。不僅在過中國年,看北京冬奧會,還要被中國消費所震撼。
首先是中國春節。越來越國際范的中國春節,正在流行世界。從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冬宮橋到伊朗德黑蘭的自由塔,從西班牙馬德里的西貝萊斯宮到倫敦唐人街的「醒獅」......為慶祝中國農曆新年,世界多地標誌性建築紛紛點亮「中國紅」。加拿大電視網由衷感慨:「慶祝中國農曆新年已經成為全球範圍的活動!」
接著是北京冬奧會。盛大的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在全球範圍內,將中國文化的影響力推向了新高潮!從中國傳承千百年的24節氣曆法,到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磅礴意境,再到最後象徵著打破隔閡的奧運五環破冰而出,海納百川的廣博胸懷,令世界動容!西方媒體不禁感嘆「大受震動!中國以北京冬奧為契機,向世界展現出日益強大的文化軟實力!」。
最後是中國消費。當西方的新年由於貨品供不應求,頻頻掉鏈子而異常「冷清」的時候;當西方消費者生活成本大幅上升的時候;當西方的專家罕見的呼籲新年消費最好量力而行的時候。中國春節期間掀起的消費浪潮可謂格外耀眼。
不少外媒都用「火熱、自信、活力」來形容。春節前五天,中國僅網聯處理的線上消費就同比增長了11.58%,消費金額達到了4.2萬億。而從除夕到初六這短短的七天春節假期,全國的物流包裹就達到了7.49億件,暴漲了16%。
更值得一提的是,當虎年新年遇到北京冬奧會,國潮、冰雪等領域的消費成為了國內消費的主流。來自正品特賣平台唯品會的一組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平台上的滑雪裝備銷量就猛增了122%。運動羽絨服的銷量同比高漲99%,連運動圍脖、頭帶的銷量也在一路猛漲,同比增長高達85%。而其中銷量排在前列的正是安踏、李寧等國產品牌。
京東大數據也顯示,2020年95後的網購成交額增長最高,增速高於全站23%,是線上消費最大的價值增量創造者。總體95後在線上消費者中的人數占比僅為10%,卻買走了超過30%的國貨商品,貢獻了近4成國貨商品的成交額。說95後是國潮類消費的主力軍,絕不為過。
據《2022年中國新消費品牌發展趨勢報告》顯示,過去十年里,「國潮」相關搜索熱度增長了528%,「國潮文化」的關注度也上漲128%。這一切背後的本質其實就是兩個字「自信」。中國實力的提升帶來了消費的轉變、國產的崛起以及人們自信的回歸。
所以,2022年註定不平凡,才剛剛開始中國接二連三的好消息就頻頻受到外媒矚目。但這一連串的現象,我們更應看到,這背後是消費自信實質的轉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cf75dc6befb3d10cf858cdbee0bd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