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3年,王晶正在拍攝《新少林五祖》時,需要一批會武術的小孩。
於是劇組來到少年宮挑選演員,很快謝苗通過了初試,並得到了進一步的試鏡機會。
起初,謝苗試鏡的角色只是個配角,中間錯了好幾個動作,心情沮喪的他以為自己沒被選中。
後來,導演王晶讓他嘗試一下演「洪文定」,也就是李連杰飾演的「洪熙官」的兒子。
沒想到,他一出場的氣勢就吸引了在場的所有人,而且堅定又銳利的眼神與氣質,與角色不謀而合。
最終,王晶就此拍板,決定讓他出演洪熙官的兒子洪文定。
當年,謝苗只有9歲,卻與李連杰搭檔,成為了武俠片經典的父子組合。
甚至,一度被認為是「李連杰的接班人」。
然而,在事業如日中天之時,自己的去留問題成為了謝苗人生中的一次艱難選擇。
這時,周潤發告訴謝苗這個孩子,讓他回去好好讀書,臨行前還拿出5000元紅包給他。
可能,謝苗無法理解周潤發給他的建議。
按照當時自己的處境,謝苗完全有可能成為一代功夫明星。
但事實上,周潤發看得比他遠,90年代香港影壇開始走下坡路,武俠片也逐漸退隱江湖。
就連李連杰這樣的功夫巨星,也不得不選擇轉型,更何況這個初出茅廬的童星。
時隔多年,謝苗學有所成後選擇復出,再續與功夫片的不解之緣。
自轉戰網絡電影以來,謝苗主演了多部網大,已然成為了網絡電影第一男主。
而這部姍姍來遲的網大,謝苗憑藉著真功夫,為新一代的武俠片挽回了頹勢。
開播前,謝苗這部網大,似乎沒人看好。
究其原因,還是在於,光是今年謝苗參演的網絡電影,質量參差不齊。
比如《齊天大聖》評分只有4.2,《屠魔戰神》評分3.3,《烽火地雷戰》評分4.5。
外加上大環境所致,作為一部武俠片上線,《目中無人》一直被埋沒。
事實證明,我們所有人都看走眼了。
自開播以來,《目中無人》的表現,遠超同時期的所有武俠片。
影片對於傳統武俠的解構,繼承了港式武俠的基因,打造出了一個頗有氣息的武林。
故事的主角成瞎子(謝苗 飾演)原是個驍勇善戰的軍人,憑藉著「一雙錯骨手、一把聽風刀、一招樓蘭斬」的絕技,立下了不少戰功。
然而,英雄都有遲暮的時候,因傷導致雙目失明,被迫退役成為一名捉刀人。
捉刀人,顧名思義是拿錢用命辦事,捉拿江湖上的一些不法之徒。
於是成瞎子一邊除惡,一邊賺錢治療自己的病。
這天,成瞎子路過邊境的一戶人家,聞到一陣酒香撲鼻而來,便準備討個酒喝。
正巧碰到這家人大婚,新娘是為心地善良的姑娘叫倪燕。
她看著成瞎子過來討酒,便邀請他進來跟賓客坐在一起,免費喝上一杯。
但是卻被成瞎子斷然拒絕了,他扔下了一點禮金當做酒錢,在馬棚旁邊喝得不省人事。
可當他醒來後,聞到了一股血腥味,才知道倪家已經被滅門,只有倪燕命大活了下來,但是卻被人侮辱。
這事不歸成瞎子管,成瞎子也不想管。
可是,當地官府在調查後,發現作案的一伙人,為首的是宇文家的大公子宇文英。
宇文英是何許人也?
宇文家是當時一個身世顯赫的大家族,而且大公子宇文英與將軍之女定了婚事。
為了準備賀禮,宇文家掘墓開棺盜取了價值連城的夜明珠。
防止走漏風聲,參與盜墓的人幾乎全部被滅口,只有倪燕的哥哥逃了出來。
因此,那天發生的命案,就是宇文家乾的。
而官府在得知是宇文英的所作所為,不敢有所得罪,只好讓倪燕就這麼算了。
難道就沒有王法嗎?
故事的背景設置在晚唐,「安史之亂」過後,讓唐朝迅速由盛轉衰。
民間所暴露出的問題,最主要的還是生活的秩序被打亂,而且禮法盡失。
成瞎子雖然眼瞎,但是心卻不瞎。
他早已看不慣這狗血的世道,決定為倪燕討回一個公道。
於是成瞎子毅然踏上了鋤強扶弱之路,不問生死,不求功名。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新老武俠已經發生了數次更替。
這個題材的延續,是一遍遍的革新,才會有如此長的生命力。
但是,不管怎麼革新,它最基礎的底蘊永遠不會變,那就是——俠和武。
1.看「俠」
常說,俠之大義,為國為民。
我覺得這樣的定義,放在這部網大里未免有些太大了。
在我看來,俠的真正解釋,應該就是簡簡單單一句話——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在片中,成瞎子的「瞎」,可能在亂世中能夠僥倖偷生的一種方式。
曾經的他雙眼清澈,為了國和家,他殺敵於千里之外,守護著心中的家國大義。
然而,經歷過盛世繁華的人,是無法直視世間的黑暗,所以他選擇了閉上自己的眼睛,從此避開人間是非。
對於世道和人性早已絕望,成瞎子深知世上任何事都與自己無關。
但是,自從結識了善良的姑娘倪燕,她的一次次不公的遭遇,不斷對他的靈魂進行拷問:
「公道在哪裡?」,「正義還是否海存在?」.....
最後,成瞎子怒了。
可以看出,成瞎子並非大公無私,也不是所謂的救世主。
只不過,骨子裡永存的「俠義」,是藏不住的。
2.看「武」
內功、拳腳、兵器,在片中都有展現,整體風格偏重於寫實。
電影開頭引用李白的《俠客行》,藉此渲染成瞎子的武功高強。
開場的夜雨打戲,像這樣的橋段,在港式武俠片中並不少見。
主角是瞎子,其他五官的感覺被放大,雨聲中夾雜著一絲弦聲,瞬間把緊張感烘托到極致。
沒有一句多餘的台詞,大雨傾盆而下,動作乾淨利落。
既有現代動作片的爽感,又有古典武俠的美感。
而片尾處的復仇大戰,成瞎子以一敵十,如入無人之境。
在氛圍的營造上,這場戲偏向於寫意的環境烘托,白色的血與黑衣形成鮮明的明暗對比。
整體風格比較接近古龍的武俠,簡約、凌厲、流暢,火焰刀在一片雪白中大開殺戒,完美詮釋了東方暴力美學。
以往的武俠片,還會注重描繪江湖的兒女情長。
在《目中無人》里,感情戲一直都很克制。
成瞎子唯一的朋友,也是他心中唯一心繫的人,就是那個美麗動人的琴娘。
琴娘不理解為何成瞎子會幫人,但是不問理由,毅然決然選擇幫助他。
最後,慘死在宇文英的手下,被扔在鬧市,無人敢為她安葬。
聽到這個消息,成瞎子內心悲痛,但看到任何淚水,片刻過後,渾身上下充滿著殺意。
如果說為了倪燕是討回公道,那麼為了琴娘就是報仇雪恨。
目中無人,心有公道。
在片中,所展現的俠義之心,因其質樸才會顯得如此可貴。
而且在當下國產武俠式微的時期,這樣的作品重振了輝煌。
總的來說,《目中無人》或許能在今年成為一匹武俠的黑馬。
無論院線大片,還是網大,武俠片的精髓就是武和俠。
只有做到這兩點,才能挺直腰板,將武俠一直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