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口令、經典名句信手拈來,「漢語橋」選手中文演講展風采

2024-10-19   搜狐網地方資訊

10月18日,第十七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第二場過橋賽在天津師範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舉行。來自五大洲的參賽選手們用流利的中文,講述了對中國的理解和對中文的熱愛。

本輪比賽以「出口成章句句佳」為主題,選手們通過中文演講展開激烈角逐。比賽不僅考驗了選手們的中文表達能力,更檢驗了他們對中國文化的理解程度。

保加利亞選手萊雅已經學習中文三年了。在她看來,中國是一個倡導和平的國家,古代的「絲綢之路」促進了亞歐大陸之間的經濟和文化交流。萊雅說:「『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和平發展注入了新動力,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誼之路。」她希望自己能做一隻促進兩國交流的小蜜蜂,采兩國共同發展之花,釀天下大同之蜜,為兩國的合作與共同發展貢獻力量。

「人要是行,干一行,行一行,一行行,行行行。人要是不行,干一行,不行一行,一行不行,行行不行。」「劉奶奶找牛奶奶買牛奶。」「石獅寺前有四十四個石獅子。」韓國的李又晉挑戰了極具難度的繞口令,憑藉標準的中文發音,贏得台下觀眾熱烈掌聲。他大方分享了自己學習中文的秘訣:「臉皮要厚,膽子要大,敢說,敢問,敢出錯。」

加拿大選手孟生是位愛做飯的陽光男孩,他不僅會做biangbiang面,還在今年中秋節為全班同學做了月餅。「作為一個吃貨,來到了天津衛,一路上吃嘛嘛香。」孟生笑著說,「雖然我從小就開始學習中文,但這是我第一次來到中國。能夠借比賽的機會來中國看一看,我的中國夢終於實現了!」

加納選手依依以「我的中國夢」為主題,深情地講述了她對中國的熱愛。她認為,加納和中國雖然相隔千里,但人民之間的友誼卻親如兄弟。依依愛中國,喜歡中國文化。她的心中有個美麗的中國夢,那就是「希望在中國讀大學」中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以及令人流連忘返的美味佳肴……這些都深深吸引著依依。她說:「長城、故宮、莫高窟、兵馬俑,不僅是中國文化的瑰寶,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寶。我堅信,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中文是我飛向中國的金色翅膀!」

斐濟選手子婉是一位喜歡中文和中國文化的女孩兒。她說,從中文的韻律和結構中,感受到了中國人追求和平幸福的生活方式,以及自強不息的精神。她還熱衷於跳中國舞蹈、聽中國音樂、看中國繪畫、過中國節日、吃中國美食……子婉的2024年願望就是有機會來中國。如今,她的夢想終於成真了。

儘管比賽競爭激烈,但各國選手們的友誼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加深。「漢語橋」為世界各國的選手們搭建了溝通的橋樑,他們講述自己與中文結緣的故事,分享彼此的學習經歷,感悟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他們相約趁青春年少,風華正茂,一起追夢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