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發布首款AR智能眼鏡 「AI+眼鏡」賽道炙熱群雄逐鹿

2024-09-26     21世紀經濟報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雷晨 北京報道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迅猛發展,其應用場景不斷拓展,與各類硬體設備的融合也日益緊密。「AI+眼鏡」作為一種新興的智能硬體組合,正逐漸成為國內外企業關注的焦點。

當地時間9月25日,Meta在2024年MetaConnect大會上發布了其首款AR眼鏡原型機,代號Orion,起售價為299美元。

Orion眼鏡由眼鏡本體、肌電圖腕帶(EMG)以及外置計算模塊三個部分組成,採用SiC透鏡+刻蝕衍射光波導和MicroLED的光學方案,FOV達到70度,是目前小型AR眼鏡最大視場。

該眼鏡重量僅98g,採用鎂制鏡框,搭載7個攝像頭。Orion支持AI語音、手勢追蹤、眼球追蹤以及通過肌電圖腕帶(EMG)使用戶擁有以神經信號對其進行操控的能力。用戶可以戴著眼鏡打開多個MetaHorizonApp窗戶進行多任務,或者用MetaAI對現實世界的事物進行識別標註。

多位受訪機構人士對記者指出,隨著AI技術的不斷成熟和硬體成本的降低,AI眼鏡作為一種低成本、高效率的可穿戴設備,其市場潛力巨大。AI眼鏡的出貨量有望在未來幾年內實現快速增長,成為下一個創新終端產品。

「AI+眼鏡」再傳捷報

隨著AI技術的不斷進步,其在智能眼鏡中的應用將更加廣泛和深入。

例如,深度學習算法的不斷優化將進一步提高智能眼鏡的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能力,為用戶提供更加智能化、個性化的服務。同時,AI晶片的性能提升和功耗降低將為智能眼鏡的發展提供更強大的計算支持,使得智能眼鏡能夠實現更多複雜的功能和應用。

AI眼鏡的應用場景十分廣泛。在業內看來,消費者對於便捷、智能的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各行業對智能化解決方案的需求,將推動智能眼鏡市場的快速增長,特別是在娛樂、教育、醫療、工業等領域,智能眼鏡的應用潛力巨大。

此前,Meta試水的「Al+眼鏡」模式產品Ray-BanMeta銷售超預期,使AI眼鏡賽道備受關注。截至今年5月,全球銷量已經突破100萬副,wellsennXR預計該產品2024年銷量將接近200萬副。

MetaRayban成功的背後,有著Rayban品牌、設計和渠道的大力加持,以及POV相機+OWS耳機綜合的高性價比體驗,多模態AI帶來的想像空間。

如今,Meta再推出首款AR眼鏡原型機,成為「AI+眼鏡」領域又一里程碑事件。

東吳證券分析師指出,作為Meta首款AR眼鏡,現階段Orion眼鏡僅用作演示和內部開發套件使用,隨著Meta在AR賽道的積極布局,後續有望推出面向消費者成本更低的AR產品。

同日,Meta還發布了全新多模態大模型Llama3.2。Llama3.2有90B和11B兩種參數規格的視覺大語言模型,以及能在設備端本地運行的1B和3B輕量級純文本模型。

MetaAI將使用最新的開源Llama3.2多模態大模型,將集成到所有Meta產品中的模型並為用戶提供無限訪問權限。依靠Llama3.2全新的能力,搭載大模型的終端設備也有了更加廣泛的實用場景。

西部證券指出,以AI眼鏡為例,搭載多模態AI大模型後,一方面,交互模式由「硬體服務用戶」轉變為「大模型服務用戶」進而簡化產品設計:多模態AI大模型能夠融合和處理來自不同傳感器的數據,使設備在更少的硬體組件下實現更多的功能。

另一方面,AI大模型幫助眼鏡產品實現更高效簡潔的人機互動進而提升用戶接受度:多模態大模型可以理解語音、圖像等多種輸入方式,用戶僅需通過語音、眼動、開啟攝像頭等方式即可實現人機互動。因此,在後續產品功能升級疊代的過程中,模型訓練升級將承擔用戶對新功能的學習成本,進而提升用戶接受度。

在AI賦能下的AR眼鏡不僅能極大地提升交互能力,使其更加智能和人性化,還能拓展AR眼鏡的應用場景。Ray-BanMeta的成功證明了智能眼鏡類產品成為AI終端落地場景的可行性,OrionAR眼鏡輕便的外觀和優異的性能引領著AR眼鏡未來發展方向,看好AI+AR眼鏡長期發展空間。」東吳證券研報稱。

賽道炙熱群雄逐鹿

隨著Meta發布其首款AR智能眼鏡Orion,全球範圍內AI與智能硬體的融合趨勢愈發明顯。

除了Meta之外,多家國外科技巨頭在AI硬體領域已展開積極布局。蘋果在近年來發布了多款頭戴式顯示設備,如VisionPro。蘋果還透露,計劃在未來推出平價版MR頭顯及第二代VisionPro。

而在國內,AI眼鏡作為可穿戴設備的代表之一,也正在成為各大企業競相爭奪的新戰場。

比如,華為智能眼鏡產品搭載了華為HarmonyOS4作業系統,已接入華為盤古AI大模型,用戶可通過敲擊鏡腿喚醒小藝,實現全天候智慧體驗,支持智能播報天氣、航班、日程、打車等信息。

不僅在AR眼鏡上有所布局,華為還聯合知名眼鏡品牌推出了多款智能眼鏡產品,如與GENTLEMONSTER聯名的音頻眼鏡等。

小米生態鏈企業蜂巢科技的界環AI音頻眼鏡搭載多個大模型,通過語音互動實現AI跨平台的統一VUI體驗,擁有AI通知播報、AI暢聊、AI捏人、面對面翻譯等功能。

李未可科技公司在今年上半年推出了旗下首款AI眼鏡——MetaLensChat,定價699元。這款眼鏡主打AI語音交互能力,用戶可使用語音交互讓AI幫助解決工作、日程安排等功能。

該公司成立於2021年,其同名數字人IP在抖音粉絲已破百萬。截至目前,李未可科技已完成三輪融資,位元組跳動戰略投資部是其股東之一。

此外,位元組跳動近期收購Oladance布局音頻領域,為進軍AI音頻眼鏡打下基礎。

Oladance作為一家專注於高端耳機的初創公司,在音頻技術和用戶體驗方面有著深厚的積累。通過此次收購,位元組跳動不僅獲得了Oladance的硬體專利和供應鏈資源,還增強了其在AI硬體領域的研發實力。

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對記者表示,「位元組跳動發力AI+硬體是為了構建更完整的生態系統,通過結合人工智慧技術和硬體產品,可以為其龐大的用戶群提供更為豐富和個性化的體驗,同時也能開拓新的業務增長點,增強公司的競爭力」。

從布局思路來看,洪勇認為,位元組跳動正在嘗試將自身在內容推薦算法、數據分析等方面的優勢轉化為智能設備的核心競爭力,比如智能音箱、教育機器人等產品,以此來實現線上線下融合,拓展應用場景,進一步鞏固其在數字內容領域的領先地位,並探索未來科技驅動型企業的可能性。

與此同時,AI眼鏡的概念在資本市場同樣受到高度關注。相關概念股如博士眼鏡、卓翼科技、瀛通通訊等曾一度漲停,顯示出市場對該領域的樂觀預期。同時,滬深交易所的互動平台上關於AI眼鏡的提問數量顯著上升。

根據IDC數據,2023年全球AR設備出貨量同比增長63.5%至50萬台,預計2024年將達到84.5萬台,同比增長85.6%,增速遠超其他XR類產品。

根據我愛音頻網數據,2022年全球智能音頻眼鏡市場出貨量達343萬副,同比增長58.6%,市場規模達到9.1億美元;2022年-2030年間全球音頻眼鏡出貨量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將達到13.6%,預計到2025年,全球音頻眼鏡市場出貨量將超過503萬副,2030年將達951萬副。

可以看到,國內外企業在「AI+眼鏡」領域的布局正在加速推進,市場前景廣闊。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和應用拓展,AI眼鏡有望成為未來的重要技術產品之一。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c4c0f737ed7f76bf6eca46bcd31ac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