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我買了一台 6 年前的三星 Note 8

2023-09-27     少數派

原標題:2023 年,我買了一台 6 年前的三星 Note 8

雖然 2023 年還沒過完,但我覺得今年內最滿意的兩次閒魚購物已經可以確定下來了——其一是四月末只花了 2500 塊錢成功撿漏的 Pixel 7 ,另一台就是今天的主角。

自從八月末我加入了一個交易二手的頻道,它就成了我每天必逛的地方之一,儘管我最初只是希望在上面出掉一些東西、並沒有想著買入,但是當 10 號我刷到這樣一條閒置的時候,我的手指立馬就走不動路了:

在我的印象里,直到 Galaxy S10 之前,三星的燒屏情況普遍是不容樂觀的。並且那段時間的燒屏還不是單純的亮度不均,而經常是一大片的粉紅色瘢痕——對於我這種螢幕強迫症來說自然是無法接受,想要找到一台成色好的舊機型通常只能卡在可遇不可求的階段...

——但這樣的舊機型還真就讓我等到了。

剛剛拿到手的一刻,這台迷夜黑的 Galaxy Note8 的入網許可證貼紙和型號標籤已經因為長年累月的附著,在背板玻璃上留下了一圈極為頑固的殘膠,最後不得不用上異丙醇才徹底清理乾淨。不過其餘也正如出二手的老哥所說,不僅是背後的出廠膜,甚至連頂部邊框上 QUALCOMM 4G 的小標籤都還在。

美中不足的就是,相比機身的其他部位,這台 Note8 螢幕玻璃的保存狀況相對就沒有那麼好了,一些細微的劃痕倒是其次,邊緣曲面和上下邊框一圈的疏油層老化是讓我有些詫異的。或許在它前半段被用來做競品分析的生涯里一直貼的是那種非全覆蓋的鋼化膜吧。

《一種基於螢幕曲率的磨損分布》

但瑕不掩瑜,一旦當你點亮這塊 PPI 比 S23 Ultra 還高、完整無缺的 6.3 寸 Super AMOLED「全視曲面屏」,感覺到側面彎曲的玻璃幾乎讓螢幕流進你手裡的時候,不得不承認:曲面屏除了不好用之外,其餘都還是挺好看的。

雖然 S10 系列經常會被大家戲稱為防爆盾,但要論真正的防爆盾始祖,恐怕還得是 Note8 ——橫向排列的雙攝和夾在中間的閃光燈與脈搏傳感器,以及最右側的指紋模組一起拼成了長長的一條窗戶,成功實現了指紋解鎖既不好摸也不好找的效果。在堅持了幾天之後,我還是選擇了放棄,給它綁定了一個藍牙耳機用作受信任設備解鎖,省去了三不五時就得輸密碼的動作。

我知道還有面部識別和虹膜識別,但是用過 Face ID 之後就很難再適應更慢的解鎖了

不過雖然解鎖體驗差一點,這樣的設計在視覺方面達成的簡化效果的確是功不可沒的,和 Note9 的顛倒「凸」字一比,我覺得還是 Note8 簡潔一些。另外它的指紋傳感器也支持下滑展開通知欄的手勢(也就是 Pixel 上的同款功能),如果能夠用習慣的話對於效率的提升還是很明顯的。

並且三星在控制攝像頭體積這件事情上一直做的不錯,單從視覺上來說,Note8 的攝像頭凸起程度甚至是低於 Note7 的——雖然真正的原因是機身厚度增加了——但和如今手機的各種怪力亂神相比,哪怕叫它純平攝像頭也不為過。

驍龍 835 時代的神機可謂層出不窮,小米 6 、索尼 XZP、HTC U11 等等,隨便拉一台出來都能碰上一大票粉絲。但是把 835 放到三星身上,這件事情就變成了:835 的確可以,但是 OneUI(尤其是 OneUI 1.0)的問題很大——可能是還處於從 Samsung Experience 轉型到 OneUI 的陣痛期,又或許是新的設計規範擠占了性能優化的空間,總之在 Galaxy S8 和 Note8 身上,OneUI 1.0 在相當程度上拖累了驍龍 835 的正常發揮、讓三星原本就慫的性能調度雪上加霜——如果不是有 6GB 的內存幫忙實現了相當不錯的後台留存,Note8 的使用體驗對於用慣了 Pixel 絲滑原生的我來說是要被批為不合格的。

但是話又說回來,誰在 2023 年買一台 Galaxy Note8 是為了它的性能呢?雖然衝動消費占了我買它的理由中的大部分,但是還有一部分其實是想要用它替換掉之前一直用來做備用機的小米 11 青春版。這一部分的原因倒是很簡單:OneUI 1.0 雖然拉垮,但是 Note8 支持 SD 卡擴展,同時沒有 MIUI 下面亂七八糟的各種「安全」功能,用 ADB 設置和調整一些東西都很方便。並且,最重要的是,它支持無線充電——

手機不能失去無線充電,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另一方面,在幾年下來 Pixel 的薰陶之後,Note8 的相機表現與它硬體本身的經典性相比也就沒有那麼出彩了。換言之,無論是色彩處理、HDR 強度還是長焦鏡頭的細節處理,都把它當作 2017 年的平均水平就好,三星的老機型不像 Pixel 那樣可以吃到長期算法更新的紅利,被 OneUI 1.0 限制得束手束腳的驍龍 835 也讓相機體驗難說有什麼出彩之處。所以儘管 Pixel 3 與 Note8 在發布上只隔了一年,放到今天它們相機表現之間的代差可遠不止一代:

更有趣的是,以 2023 的眼光看,Note8 主攝的成片風格是很奇怪的。拋開三星一貫的比較喜歡給照片加色素之外,Note8 主攝哪怕在光線非常充足的情況下也會有非常強的塗抹,反而是 f2.4 的長焦在細節保留上自然很多——當然,也有可能是我已經習慣如今手機普遍的高銳度了,回過頭去看什麼都覺得有塗抹。

夕陽順光按理說是很理想的亮度環境,同時 HDR 壓力也不大,但主攝的塗抹依然很明顯

但是一旦聊到 Galaxy Note ,怎麼可能少得了 Note 系列真正的標誌呢?沒錯——讓我按按你的 S 筆吧。

自從 2013 年三星入股了老牌數位板廠商 WACOM 之後,S-Pen 上就會三不五時的多出來一些數位板級別的技術,比如 Note10 上面的 4096 級壓感。不過落回到 Note8 的日常使用中,我用的最多的其實是熄屏筆記,也就是在螢幕關閉的狀態下直接抽出 S-Pen 就開寫的快速筆記功能,並且此時的筆記是可以被固定在 AOD 上面的,四捨五入就是一份純手動的「實時活動」啊。上周去少數派總部參加觀影活動的時候,我就是把 iPhone 13 mini 扔進書包里、用 Note8 的息屏筆記來追蹤車次信息的:

當然,這個功能用得最多的場景其實是臨時記錄快遞的取件碼,這樣到樓下的時候就不用翻簡訊或者點開淘寶看**的開屏廣告了。

總而言之,作為一台備用機,Note8 對於我來說是完全合格的。這個 64+256 的配置(我用了 microSD 卡)可以讓我輕鬆的把整個 apk 備份庫和音樂存檔轉移進去,Android 9 與港版 OneUI 下完整的谷歌框架也讓這台 Note8 成了一台不錯的復古遊戲機——在小米 11 Lite 上總是出現縮放 bug 和高頻掉幀的《浴火銀河 2 》在 Note 8 上就跑的很好。

再加上一支隨時可用的手寫筆,這台 Note8 簡直就是一部可以聽歌的 Moleskine ,更不用說這個(接近)收藏級別的成色了——因此在可見的未來里,它都會是我手邊最酷的備用機和草稿本。

原文連結:

https://sspai.com/post/83134?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作者:PostMeridy

責編:Tp

/ 更多熱門文章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be0a89718fd58c890040f63b6f292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