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力實施新時代人才強省戰略,吸引更多大學生留鄂創業安居,4月28日上午,「宜居湖北,才聚荊楚——湖北省百萬大學生留鄂創業安居行動」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啟動。
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上,大學生留漢來漢就業、創業、安居政策發布,該政策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更優服務,實現人才與城市的雙向奔赴。
「高薪優崗」促就業
武漢市全市事業單位招聘實施進程與高校畢業生求職時間銜接,保持招錄應屆高校畢業生規模總體穩定。社區專職工作崗位出現空缺優先招用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延伸到中心城區街道基層服務崗位。符合條件的急需緊缺專業博士、碩士,區屬事業單位可採取面試、技能測試、組織考察等方式公開招聘。全市國有企業新增崗位按不低於60%比例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
發揮武漢科教資源優勢、總部經濟聚集優勢和「965」產業集群優勢,圍繞「光芯屏端網」、網絡安全、數字創意、人工智慧等領域,每年推出10萬個以上「高薪優崗」。
引導高校畢業生多渠道靈活就業。對畢業年度和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的,給予最長累計不超過2年的社會保險補貼,並可憑身份證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優化服務幫就業
集中開展系列招聘、訪企拓崗、萬企進校、就業指導、精準幫扶等專項行動。每年統籌開展系列線上線下招聘活動100場,提供就業崗位不少於50萬個。
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積極推薦高校畢業生在漢就業,符合條件的,按每人600元給予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就業創業服務補貼。參加就業技能培訓並符合條件的,給予每人400-4000元技能培訓補貼。對吸納離校2年以內的高校畢業生並開展新型學徒制等培訓的企業,給予企業每人500—6000元的職業培訓補貼。
扶持創業帶就業
招用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規定比例並符合相關條件的小微企業,可申請最高額度5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按規定享受貸款貼息。未達到招用人員規定比例的,可根據新招用符合條件人數,按每人10萬元的額度申請創業擔保貸款,最高不超過500萬元額度。
在校大學生及畢業5年以內的高校畢業生創辦初創企業並在武漢市各類創業孵化基地外租用場地用於生產經營的,給予不超過3年的租金補貼。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建設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積極吸納高校畢業生創業實體入駐,對國家、省、市各級大學生創業孵化示範基地給予相應獎補。
畢業5年內的高校畢業生,在市內初次創辦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民辦非企業單位、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經營6個月以上且帶動就業2人及以上的,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對畢業2年內的高校畢業生在武漢市養老、家政服務和現代農業「三大行業」創業的,給予連續2年,總額不超過8萬元的創業補貼。
與此同時,武漢多措並舉邀請大學生、新市民在漢「安居」。
來了就能落戶,還能免費住
年齡不滿45周歲(研究生不受年齡限制)的高校畢業生憑畢業證書可在市內落戶,其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可隨遷落戶。各區青年人才之家為畢業6年內來漢就業創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最長 7 天的免費住宿,以及就業諮詢、創業指導、人才交流等綜合服務。
大學畢業生租房減免房租
畢業6年內的高校畢業生,在漢就業且家庭在漢無自有住房,租住人才租賃房的,按照不高於市場租金的70%繳納房租,累計減免期限不超過3年。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分別免繳2年、1年租金,免租金額每月分別不超過2000元、1500元。
先租後售,租金抵扣房款
武漢市先租後售的保障性租賃住房租金,原則上不高於同地段、同品質租賃住房市場租金的70%。租滿5年後,承租人可申請轉為共有產權住房,購買部分或者全部產權,已繳納的租金可以計入購房款。租滿5年後的銷售價格提供兩種計價方式供承租人自由選擇:按收購成本、資金成本、運營成本等保本原則確定,或者按租滿5年後市場評估價9折確定。
雙高人才享受更高公積金額度
在武漢市繳存住房公積金的高層次和高技能領軍人才,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房租,可達最高限額的2倍,即單身職工每年可提取3.6萬元,已婚職工及配偶每年可提取7.2萬元。此外,購買家庭首套住房可按1.2倍申請公積金貸款,當前最高可貸額度108萬元。持有「楚才卡」A卡和B卡的人才,購買家庭首套住房的,自繳存住房公積金次月起即具備貸款申請資格。A 卡、B卡持卡人最高貸款額度分別為210萬元、140萬元。
來源:極目新聞(記者:呂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