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8日,著名小品演員高秀敏因病去世,享年46歲。
高秀敏去世後,何慶魁不覺得痛,哭了好幾次失去意識。
他硬要為高秀敏舉行葬禮,葬禮當天各界名人紛紛前來弔唁。
另一方面,一個叫張艷茹的女人得知高秀敏去世後,在家裡設了一個小靈堂。
她對著高秀敏的遺像說:「早知道你會這樣,我就讓給你什麼了,你一定很遺憾吧。
她和何慶魁有仇啊。 現在說的話,是原諒了對方的「奪夫之仇」,還是嘲笑了對方的英年早逝?
何慶魁,是個很有才能的人。
他的作品支撐了趙本山的靈魂。
但是,他也是陳世美。
拋棄妻子,愛上了高秀敏。
之後,沒有和妻子離婚,有兩個女人過上了侍奉一夫的生活。
何慶魁出生於1946年,老家是吉林省扶餘縣的貧困村。
他母親生他時已經46歲,再加上他是家裡的獨子。
從小就受到父母如眼珠子般的疼愛。
當時,家家戶戶的孩子都很早下地幫忙干農活,何慶魁沒有用。
因為父母很疼愛他的身體。
但他對事情很了解,經常幫父母幹活,也跟著父親學會了殺魚。
何慶魁沒有學歷,小學還沒畢業就因為家庭貧困輟學了。
但是,他一直沒有放棄學習,在空閒的時候拿著書看。
看完家裡的書去外面借,借不到了就去書店蹲著讀。
正是對書的執著,為他寫作奠定了基礎。
1962年,何慶魁加入生產隊,但身體瘦弱不能幹重活。
連簡單的推手,他都做不到。
這讓何慶魁的媽媽很心疼,為了兒子她懇求了生產隊長。
打算把何慶魁調到劇團,生產隊長和團長問能做什麼。
何慶魁說:「我會寫劇本。
說著當場編了個段子,隊長和團長很滿意,馬上就接受了他。
此後,何慶魁不再下地,專心在劇團里寫段子。
有一天何慶魁對團長說:「劇本太少,太舊了,可以寫村裡的段子嗎?
團長聽了之後答應了,然後答應了何慶魁寫的話就讓他演。
有團長的保證,何慶魁很快就投入了創作。
不久就寫了《雙鎖山》。
團長看到後很滿意,馬上找了女演員和他一起演出。
團長發現的這個女演員是高秀敏。
這是他們第一次見面,這次合作了但沒有深入理解。
但是,多虧了這次的合作,他們倆有了後來的緣分。
何慶魁寫的《雙鎖山》問世後,很受村民們的歡迎。
後來,他寫了《兩個記分員》。
這個段子上台後也得到很好的反應,團長建議他把作品投入《吉林報社》。
發表作品後被徵用,報社還給何慶魁5元稿費。
得到這5元錢後,何慶魁很興奮,從此更喜歡創作了。
這個時候,他的婚姻也有了門路。
在他們村裡,有一群年輕人插隊了。
其中有一個叫張艷茹的漂亮女孩。
她早就注意到何慶魁了,很欣賞他的才能。
那時,村子裡很多年輕人都想讓她嫁回家,但她一個也看不見。
我只喜歡何慶魁。
為了何慶魁她又放棄了回城市的機會,和他結婚在農村安家。
結婚不久,何慶魁所在的劇團解散,他失去了工作。
他們又生了三個孩子,生活變得非常困難。
為了生活,何慶魁不再寫作,專心捕魚。
1986年,張艷茹第二次有機會回到城市。
這次她毫不猶豫,不僅自己回去了,還帶了何慶魁一家。
為了維持生活,他們在菜市場賣菜。
何慶魁有時間回村打魚賣。
生活很辛苦,何慶魁也看不到未來。
直到那時,何慶魁遇到了在攤子上賣魚、來買菜的高秀敏。
這時的高秀敏,成了劇團的副團長。
她看了何慶魁一眼,就認出了對方。
馬上和何慶魁打招呼,問對方現在要不要寫劇本。
聽到高秀敏的提問,何慶魁有點不好意思,「我不寫了。 家裡還有三個孩子。
看著何慶魁通紅的臉和他滿是凍傷的手。
高秀敏產生了同情之情,她笑著說。 「大哥,我們組缺劇本。 你有時間就創作,寫給我看。 如果被合適的小組錄用的話。
如果你錄用了,我給你200元。
何慶魁一聽到這句話就興奮了。 你要知道200元相當於他一年賺的錢。
旁邊的張艷茹也對這個數量感到驚訝。
於是她鼓勵丈夫馬上答應。
然後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承擔了家裡的一切事情,讓何慶魁專心創作。
何慶魁在張艷茹的支持下,開始專心創作。
他出生在農村,從小在父母中長大,東北的兩個人又來自生活。
所以他的靈感很多,但總是忙於生活而不能創作。
現在冷靜下來後,馬上寫了《誰娶誰》。
高秀敏看到這個段子後,馬上開始排練,排練結束上台後。
獲得了非常大的反響,高秀敏帶著這部作品去省城參加比賽,獲得了第一名。
何慶魁很滿意,他拿到了200元的稿費。
高秀敏也很滿意。 她找到了寫稿的人。
隨後,他們開始合作,何慶魁被文化局聘為專職編劇。
怪不得能工作,能輕鬆養活家人,何慶魁這輩子算是圓滿了。
但是,他有一顆不該有的心。
那是愛上了高秀敏,高秀敏也愛上了他。
他們之間多了一個張艷茹,三個人的婚姻為什麼擠不上來?
1992年,何慶魁創作的《小品》,高秀敏獲得全國笑星大賽一等獎。
這不僅高度評價了高秀敏,還惹怒了何慶魁?
高秀敏覺得自己和何慶魁最般配。 有他才有自己的舞台。
何慶魁認為高秀敏是自己的女主角,在創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
但是,他們有家人。
高秀敏性格坦率,在明確了自己的心情之後。
想離婚,為了離婚她欺騙丈夫離婚買房子。
丈夫同意後,立即辦理離婚手續,隨後自己供認不再復婚。
而何慶魁得知高秀敏離婚後,也立刻回到家中要與張艷茹離婚。
聽到丈夫離婚的要求,張艷茹愣住了。
她不敢相信丈夫竟然變心了,這麼多年的相濡以沫還有三個孩子。
竟然敵不過一個高秀敏。
她憤怒,痛苦,表示自己死也不會離婚。
何慶魁看到妻子的態度後,也狠不下心非要離婚。
便離開了家,他去找了高秀敏,兩個人到底是走在了一起。
雖然名不正言不順,可是高秀敏不在乎。
他們兩個辭去了工作,成立了工作室。
開始在全國各地演出,後來高秀敏和趙本山有了合作。
何慶魁就專門為他們寫劇本。
這也就有了我們看到了那些小品,比如《賣拐》。
何慶魁與高秀敏的事業有多成功,他們的感情就有多深。
他們的感情有多深,張艷茹心中的痛苦就有多少。
1992年,何慶魁拿到了兩萬五千塊的獎金。
他沒有將這些錢寄回家給張艷茹,讓她生活。
而是帶著高秀敏去了首飾店,買了項鍊和耳墜。
之後又去了國貿,為高秀敏買了衣服。
在高秀敏穿著高跟鞋走累後,還主動與高秀敏換了鞋子。
他們兩個聯手闖天下,恩愛兩不疑的時候。
張艷茹帶著孩子在廣州獨自生活。
她無數次看到電視上兩個人的聲音,從報紙上看到他們的動靜。
慢慢的心裡真的累了,她決定放開何慶魁。
於是約著與何慶魁離婚。
可這次,何慶魁卻沒有同意。
早些年沒有妻子,他不可能安心創作,更何況她為自己生下了三個孩子。
他不能剝奪她的婚姻,所以他告訴張艷茹自己不會離婚的。
這樣的「大義凜然」,真的是感動世人啊,可笑又可悲。
高秀敏也明白自己已經插足了對方的家庭,不能要求太過。
所以並不在乎何慶魁和張艷茹是否離婚。
三個人詭異的達到了一種平衡,這種平衡一過就是十五年。
直到高秀敏去世,何慶魁才結束兩個妻子的生活,回到了張艷茹身邊。
2005年的8月8日,何慶魁的大兒子在廣州不幸去世。
何慶魁得知消息後立刻趕到廣州,料理兒子的後事。
十天後他回到廣州,第二天高秀敏因心臟病去世。
何慶魁覺得天都塌下來了,他趴在高秀敏的遺體上失聲痛哭。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愛人就這樣離去。
可他再難過也無法改變事實。
只能打起精神主持高秀敏的葬禮。
而這邊張艷茹得知高秀敏去世的消息,愣住了。
之後她安排小兒子過去,為高秀敏披麻戴孝。
而自己則是在家中布置了一個小靈堂,送她最後一程。
那天她望著高秀敏的遺像流著淚說到:早知道你會如此,我就把老何讓給你了,你一定很遺憾吧。
這句話中到底包含了什麼意思,我們誰也不清楚。
後來何慶魁回到了張艷茹身邊,再後來張艷茹倒在了何慶魁的懷裡。
三個人的故事也到此為止。
(文中所有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