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從小性格比較內向,平時在家裡總是安安靜靜的,外出遇見生人都不敢大聲說話。我知道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不用強迫他們改變自己的性格,只是希望她能夠和外面的世界多一些接觸。於是在閒暇時我會帶她走進大自然、走入人群中。沒想到這種陪伴不但讓女兒變得活潑了,而且還有了不少意外的收穫。
小學二年級的人教版語文課本中收錄了一篇《植物媽媽有辦法》,裡面提到了蒼耳這種植物。蒼耳在鄉間隨處可見,但對於久居都市的孩子來說,卻是完全陌生的。為了讓女兒看到真實的蒼耳,我特意帶她回了一趟我的農村老家。我們在田野里、溝渠邊尋找蒼耳,拍下一張張關於蒼耳的照片,又採下一些蒼耳細心觀察。那一次的出行,女兒收穫滿滿、興奮異常。書本上的文字和圖片與生活中的內容實現了完美對接,既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又加深了女兒對大自然的熱愛。
那次出行以後,我開始嘗試每年暑假都帶女兒跟著書本去旅行——學了《桂林山水》一課,我們去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學了老舍先生的《草原》一文,我們去了呼倫貝爾大草原……每一次出行,美麗的風景都盡收眼底,大大豐富了女兒的經歷,而我作為父親的一路陪伴,相信也會成為女兒生命中一份美好的記憶。
路上我也會刻意鍛鍊女兒的獨立能力。去呼倫貝爾那一年,女兒已經上小學五年級了。出發時,從進入機場開始,我便讓女兒緊緊跟隨我,給她講解登機的一系列流程,換登機牌、託運行李、過安檢……並告訴她等到返程時,要由她主要負責登機手續的辦理。返程那天,當我們抵達機場時,起初女兒有點兒膽怯,我適時鼓勵她:「閨女,總有一天你要獨自面對人生。今天的體驗其實就像你在解一道數學題,當你一步步解出正確答案後,會獲得很大的成就感……」在我的鼓勵下,女兒小心翼翼但很順利地完成了全套登機手續。當我們坐上返回天津的飛機時,女兒興奮地說:「爸爸,我發現突破自我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成長啊!」
如今,女兒已經升入初中,面對新的學校和新的挑戰,女兒變得越來越勇敢和有主見,也越來越陽光積極。回顧女兒一路的成長,我很欣慰自己給予了她足夠的愛和陪伴。那些陪伴的時光像一顆顆種子在女兒的內心深處悄悄萌芽、長大,終有一天會開出美麗的花朵。
(作者系天津市薊州區第四中學學生家長)
《中國教育報》2024年07月14日第4版
作者:劉士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