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博故事告訴你:可以買一支2塊到3塊之間的股票,買幾十萬股嗎?

2019-07-11     股盤財神爺

可以買一支2塊到3塊之間的股票,買幾十萬股,實話實說,這樣的操作不怎麼樣。這裡先說一個原則性問題,股價高低從來就不是買賣股票的根據。

很多新入市的小白都會有這樣的思維定勢,認為股價低就安全,一個2元或者3元的股票,即便是遇到市場環境不好,再跌能跌多少呢。一個2元的股票,如果僅僅是跌2毛錢,那也是10%。一個2元的股票,在市場環境不好的時候,跌到1塊錢一股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而且他們還有這樣的思維,認為2塊錢的股票未來很有可能會漲到20塊錢,價格低的股票漲幅的空間大,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錯誤的空間理想。如果單純從交易的角度來講,我對於低價股並不感冒,2元的股票漲到4元,有的時候比20元的股票漲到40元要難很多。

一個股票一直處於低價階段,除了市場環境不好之外,一定有他自身的原因。比如是否存在大股東解禁?是否存在企業經營業績不好?是否存在所屬產業受到抑制?是否本身公司股性降低?這一切的一切都會影響到這支股票未來的走勢,如果這些問題都存在,那麼即便來了牛市行情,這支股票想從2元走到4元甚至更高,都是比較困難的。

最近一段時間,有的時候會出現低價股的炒作現象,給人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永泰能源,但你一定要注意其中的邏輯,如果永泰能源僅僅是低價,它是無法被炒作的,因為他不僅有低價,而且恰巧疊加了能源概念,所以才走上了風口,成為了遊資炒作的對象。

如果你僅僅是根據低價去選擇股票,而沒有注意題材熱點和政策方向的推動,那麼你很有可能會買到一支永遠也不會上漲,只會低位徘徊的股票,漫長的等待或者是反覆折磨會最終消耗你的耐心,你永遠無法等到它拉升的那一天。

投資者應該能夠清楚地認識到對市場各方面應以什麼樣的觀點、角度去觀察和理解,從而正確應用自己的交易系統,達到長期穩定獲利的目的。

一、分析股票的步驟

找到一個支點綜合分析其他技術要素,辯證看大盤、熱點、周圍環境、相對價位、股票運行規律等外部因素才能分析好股票。

(1)一個支點就是某隻股票或者大盤要想走出某種走勢,或向某個方向發展應具備的必要條件。

(2)哪些因素可以作為支點,作為支點的因素要根據投資理念進行確定。

以價值投資為理念的中長線投資者,應以基本面要素作為支點選擇股票。例如,市盈率、市凈率、每股收益、題材等。

以趨勢為主的投資、投機、套利者,應以技術要素作為支點。例如,趨勢、波浪、指標、成交量、形態等。

不同的支點應用範圍是不同的,不是任何支點在任何情況下都能適用的,即沒有萬能的支點,但在一種狀態下只能有一個支點。

支點可以是內部要素中的任何一個,一般原則是支點要符合當時的行情性質和自己交易系統的要求,一般以趨勢和成交量作為其中之一的支點。

(3)找到支點後,其他技術要素均為綜合考慮要素,綜合分析的作用在於支點成立後,該支點能否使股價朝著某一方向運行和運行的持續性。

支點的成立說明股價向某一方向運行有了必要條件,但是能否運行和運行的持續性如何,要綜合考慮股票的其他內在要素。綜合要素主要包括:支點以外的其他技術要素,即趨勢、成交量、形態、指標、壓力支撐、波浪、時間等。

(4)不同的支點,綜合要素的重要性排序是不同的,不是所有的要素都是重要的,其他要素只是說明該支點持續的程度。

例如:

以趨勢為支點,綜合要素的重要性排序為成交量、波浪、壓力支撐、指標、形態、時間。

以波浪為支點,綜合要素的重要性排序為趨勢、成交量、形態、時間、壓力支撐、指標。

以指標為支點,綜合要素的重要性排序為趨勢、成交量、壓力支撐、波浪、形態、時間。

以成交量為支點,綜合要素的重要性排序為趨勢、形態、壓力支撐、波浪、指標、時間。

以上只是一般原則,環境不同,重要性的排序也要改變,但無論以哪一種技術要素作為支點,趨勢成交量都是重要的。

(5)只要股票的運行方向明確,筆者認為趨勢投資者、投機者都應以趨勢作為支點,當趨勢不明朗時,應以形態和成交量作為支點。

(6)綜合要素分析是研判股票行情性質、確定基本操作策略,辯證是進一步確認行情性質和確定具體的操作方法。辯證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4方面。

辯證大盤情況:大盤在某一時期內的方向如何,以及相對價位是高是低。

辯證熱點情況:熱點是否明顯,能否持續,個股與熱點的吻合程度如何,以及熱點輪動的節奏。

辯證個股相對價位:相對於主力成本、相對於大盤、相對於板塊、相對於個股本身基本面是高還是低。

辯證外圍環境:主要包括世界主要股市的狀況、期市的狀況、匯市的狀況。

操作股票的步驟就是找到一個支點確定有無分析價值,綜合分析其他技術要素確定有無操作價值,辯證大盤、熱點、周圍環境、相對價位等外部因素確定具體操作策略。

二、在應用交易系統時,怎樣思考問題以及思考問題的程序是什麼

(1)在內部因素中,找到一個支點,選擇股票時先以支點進行選擇,然後綜合其他內部要素判斷有無操作價值,再辯證看待外部因素確定空間和運行方式。

(2)支點形成後,才能進行綜合辯證分析,支點不形成,就沒有綜合辯證分析的價值。

(3)綜合辯證是判斷行情性質的基本步驟,綜合內部要素是篩選股票池中個股優劣的重要步驟,辯證外部因素是確定股票具體操作策略的重要步驟。

(4)綜合內部要素和辯證外部因素兩者統一向好時中期看多,兩者統一向淡時中期看空,兩者矛盾時短線看多或短線看空


通常成交量的表達方式主要有三種:成交量、成交額、換手率。

1. 成交股數(VOL)

這是最常見的指標,也是平常談論中所指的成交量,它非常適合於對個股成交量做縱向比較,即觀察個股歷史上放量與縮量的相對情況。但是,最大缺點在於忽略了各個股票流通盤大小的差別,難以精確表示成交活躍的程度,不便於對不同股票做橫向比較,也不利於掌握主力進出的程度。當然,在對個股研判時,目前最常用的還是成交股數(成交量)。

2. 成交金額(AMOUNT)

成交金額直接反映參與市場的資金量多少,常用於大盤分析,因為它排除了大盤中各種股價高低不同所造成的干擾,通過成交金額使大盤成交量的研判具有橫向的可比性。通常所說的兩市大盤成交多少億的成交量就是指成交金額。對於個股來講,如果股價變動幅度很大,用成交股數或換手率就難以反映出主力資金的進出情況,而用成交金額就比較簡單明朗。如圖中的中國聯通(600050)在2004年初構築頭部時,用成交換手來看,高位放量並不明顯,主力似乎沒有出貨的跡象,但用成交金額AMOUNT來看,實際上已有一個高位放量、主力出貨的過程。

​3. 成交換手率(HSS)

成交換手率即每日的成交量/股票的流通股本,可以作為看盤時取代成交量的固定運用指標,比較客觀,有利於縱向、橫向比較,也能準確掌握個股的活躍程度和主力動態。換手率可以幫助我們跟蹤個股的活躍程度,找到「放量」與「縮量」的客觀標準,判斷走勢狀態,尤其是在主力吸籌、拉升和出貨階段,可以估計主力機構的控籌量。當然大部分的分析軟體上並不提供換手率的走勢圖,只提供當日的換手率數值,因此,運用換手率時,還需要用一個能編寫指標公式的軟體即可完成。

一般而言,日換手率﹤3%時為冷清,一種情況是該股屬於散戶行情,另一種情況是已高度控盤,莊股在高位振蕩之際往往成交量大幅萎縮,換手率低。日換手率﹥3%,且﹤7%時為活躍,表示有主力在積極活動。日換手率﹥7%為熱烈,籌碼急劇換手,如發生在高位,尤其是高位縮量橫盤之後出現,很可能是主力出貨;如果日換手率﹥7%發生在低位,尤其是在突破第一個強阻力區時,很可能為主力在積極進貨(圖)。


成交量的作用:

成交量能夠揭示市場主流力量的動向,跟蹤他們在「沙地上的足跡」。

成交量可以用作市場供求狀況及總體交易信心的量表,它與價格變動密不可分。成交量可以用來預測趨勢的方向、力度和發生時機。

成交量數據與價格信息一起在行情圖上呈現,呈現的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成交量柱狀圖疊加成交量移動平均線是反映量價關係的最有效的圖示方式之一。牛市裡的量價關係

1、多頭開始階段

當個股股價從一個長期的底部開始向上運行時,由於很多持股者依然不看好後市,此時的股票供應量往往會比前期底部的時候要多,導致買入者能買到較多的股票。這個時候,市場常表現出「量增價平」或「量增價漲」的溫和狀態。

2、多頭持續階段

當個股股價從啟動階段進入明顯的上升趨勢後,買賣成交量隨著股價的上揚下挫出現對應的增減變化。總體來說,股價大幅上升,導致成交量大幅增加的局面。這個時候,市場呈現出的是「量增價漲」強勢狀態。

3、多頭瘋狂階段

當個股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上漲進入高價位區間後,由於買賣雙方的意見分歧越來越大,導致成交量巨大,同時股價上下起伏跌宕,直至後期買入者減少,成交量無法繼續放大。這個時候,市場往往會呈現出「量縮價漲」的勢頭。

下圖是大盤在2006年8月到2008年11月的周K線圖。從牛市溫和上漲到最後的瘋狂,其成交量和價格的配合符合上述特徵。


成交量買入形態:

(一)量增價平 反轉前兆

股價經過持續下跌後下跌幅度縮小,止跌趨穩;同時在低價位盤整時,成交量明顯由萎縮轉為遞增,表示低檔承接力轉強,此為陽轉信號,後市看漲,可以開始少量介入。

有時也會在上升趨勢中途也出現「量增價平」,則說明股價上行暫時受挫,只要上升趨勢未破,一般整理後仍會有行情。

案例:招商證券

如上圖所示的個股招商證券,2017年6月底到7月上旬的交易日中,股價在16.5元到17元附近橫盤震盪,而此時成交量已經開始低位逐漸走強。這段時間屬於莊家低位吸籌的階段,後市出現放量陽線拉升,該股進入震盪上行階段,並於後市突破到20元的新高階段。這就是較為典型的價平量增案例。

(二)量增價升 買入信號

成交量持續增加,股價趨勢也轉為上升,這是短中線最佳的買入信號。

量增價增是正常的健康的結構,屬於典型的多頭行情,股價的上升趨勢也是格外明顯,短中期均線最佳的買入信號,其成交量持續增加,換手率相當積極,縮量橫盤,很可能是主動買入進貨,是一個多頭排列市場,此刻是滾動操盤盈利的最佳時機。

量增價升是最常見的多頭主動進攻模式,建議積極進場買入與莊共舞,一般這種多頭行情不會輕易得停下來,說明價格的上升得到了成交量增加的支撐。後市將繼續看好,此時投資者應積極買入或者加倉。

案例:勁勝智能

如上圖的個股勁勝智能,2月底K線走出了見底形態之後,同時出現了溫和放量的低位六連陽。這一波短線漲幅達到20%,並且每天都是溫和放量震盪上行,投資者在這一周的交易日中選擇介入都是可以獲利的。這就是典型的量增價升的情況,適合中短線關注。

(三)量平價升 持續買入

成交量保持等量水平,而股價則持續上升,可以持續增倉。屬於量平價升的股往往能持續上漲。這種情況,白馬股最為典型。

案例:伊利股份

如圖所示,伊利股份可謂是2017年典型的白馬股之一。股價從年初的16元一路上漲到了35元,但成交量並不是一個持續放量的形態,而是一直維持在一個數量級,並保持了很長的時間。這種量平價升的績優股值得投資者中長線關注。

(四)量減價升 繼續持有

成交量減少,股價仍在繼續上升,表明主力控盤,適宜繼續持股。因此有「上升途中縮量上攻天天漲」的說法。但是這種情況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還需要結合實時盤面,如果是高位出現這種縮量上漲,則不適應這種規則。

案例:三六零

這種情況最為典型的就是一字板的個股。縮量一字板往往意味著市場對其一致看好,幾乎沒有人拋售,才出現了少量資金就可以漲停的情況。

如圖中的個股360,連續十幾個縮量的一字板,這種情況出現了已經上車的投資者自然要選擇繼續持股。正所謂縮量上攻天天漲,在沒有出現放量的情況以前可以一直持有。


後金叉買入技巧:

見圖所示。

分析出莊股以後我們如何操作呢?這個問題很有講究,我們雖然知道它們是莊股,但操作不好一樣會輸錢。

廣通技術中有一個著名技術叫後金叉買入。它講的是什麼呢?它講的是,如果你在三死叉的時候出貨了:如圖a點是一個5日、10日均價線死亡交叉,b點是5日、10日、20日均量線死蜘蛛,c點是MACD死亡交叉,這就構築了三死叉見頂的信號,這足以使我們感覺不妙,先退出來再說。退出來以後,我們就等待出現比較明顯、大級別的5日、10日均價線金叉(圖d點),MACD金叉(圖f點)和成交量5日、10日均量線金叉,也就是等待三金叉見底信號。對於一般的股票來說,三金叉出現意味著股價出現一個低點,起碼也是階段性或短期的低點,而對於莊股來說,如果三金叉不買進就等於踏空。

從圖中找到5日、10日均價線金叉難不難呢?不難,我們瞄準d這個地方,做一個買入動作,攔截它。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股價在120日、60日、20日、10日、5日五條均線之上,五線之上沒頂了,頂部在哪裡不清楚,我們就是這樣看問題的。如此說來,我們在認定一個莊股的前提下,對莊股實行後金叉買入,這是一個比較好的辦法。

那怎麼知道後面有一個金叉呢?這很簡單,有一個死叉必然會有一個金叉,除非股票停牌不交易,否則總有一天,比如說20天、50天、半年……它總會有一個後金叉。這是個很笨的問題。有一個死亡交叉,必然有一個後金叉,我們就在後金叉等它。

運用「後金叉買入」技術還有幾個輔助條件,第一:五線之上的後金叉最好,最為上品;第二:三金叉見底,最為穩定可靠;第三:衝過收盤價連線,股價位於五線之上(圖e線)。當股價穿越這根收盤價連線的時候,我們就攔截它。爬不上去就不好,爬上去就是好,這根e線是一條防踏空保險帶,沒有這根線的話,一個不當心要踏空的。

通過圖我們又知道了,越是靠近2+3初端的後金叉,油水越足,越是靠近2+3末端的後金叉,風險越大,如果創了前一階段性底部新低的後金叉,還是放棄為妙!

小結:後金叉買入是一個管理莊股波段操作的利器!只要運用得好,可以儘量多地參與上升波段,避開下跌區間。

運用好後金叉買入有如下條件:

一:莊股,必須是有莊家建倉的股票,普通股票還是放棄的好;

二:五線之上的後金叉為上品,就是當發生後金叉後,那個金叉點之上已經沒有任何均線了;

三:後三金叉更穩定,價金叉、量金叉、MACD金叉同時或相繼發生的後金叉更好;

四:2+3初端的後金叉安全性高,油水足,越靠近2+3末端的後金叉風險越大;

五:最好是每一個金叉點都比前面那波行情的金叉點抬高,只有這樣股價才能保持上升趨勢,如果降低了,創了新低的後金叉,那還是放棄為妙!


成交量買入口訣:

「7與14雙跨線,周線放量騎黑馬」口訣要點:一是均線運行要素。當7周均線上穿14周均線時,堅決買進;反之,當7周均線下穿14周均線時,就應毫不留戀地賣出。二是成交量要素。當一周成交量超過前周4~5倍時,就可以放心買入。

口訣詳解:利用周均線與一般而言,在周K線中尋找的黑馬一旦上升,多在5周時間,這是指每一波上行的時間,這5周中,無論周陰線還是周陽線,到達這一時間限度,不論你贏多贏少最好是賣出了結,因為周線黑馬往往以升幅大小來衡量,以上升時間來衡量,如果不掌握這一規律,那麼就有可能由盈到虧。必須依照這一時間周期辦事,才能獲得真實的收益。在均線交叉、成交量放大4倍以上和5周時間這三大要素中前兩大要素是買入的最佳機遇,是抓住黑馬、迅速騎上的條件。而後一條是鞏固獲利成果的重要條件,也就說你騎上黑馬,跑了段獲利的上升通道之後該讓黑馬休養生息了,如果超出這一限度,勢必會產生人仰馬翻的後果。

當周K線上出現7周與14周雙雙跨越34周均線之時,便是黑馬標識最為強烈的時候,也是建倉的最佳良機。

第一波的回檔已近底部,顯示出又一次建倉機遇,而且第二波的上升將遠遠超過第一波。同時7周均線又一次與14周均線形成黃金交叉,這一標誌是黑馬第二次騰飛的重要信號。當然此時5周均量與10周均量呈黃金交叉,MACD快線與慢線呈黃金交叉,DMI中+DI上穿-DI呈黃金叉,KDJ周線指標呈黃金交叉,RSI7天與14天呈黃金交叉,可見多項技術指標已萬事俱備,張箭待發。

熊貓煙花

(見下圖)2006年5月8日到12日這一周7周、14周均線上叉34周均線,成交量放量,並且5周與10周均量線也形成了金叉,可視為一個很好的買入時機。該股經過三周的上漲後,出現了震盪整理局面。此時股價仍在34周均線上方,投資者可以不必恐慌。到了9月18日到22日這一周,7周、14周均線再次在34周均線上方形成金叉,而均量線與MACD指標同時出現金叉,以本周均價5.90元買入,第二周股價即跳空高開上漲,該股拉開了一個小行情,到2007年6月股價已漲至13.18元。

月線金叉異曲同工。月均線分別為3、8、17,在3月均線與8月均線形成黃金交叉時,月KDJ指標也形成黃金交叉,10RSI與12RSI形成黃金叉,5月均量與10月均量形成黃金叉,DMI指標顯示+DI向上表明有買盤主動進入。技術指標顯示,黑馬蹤跡已初露端倪,此時建倉,正是抓住黑馬躍上馬背的最佳時機。月K線的均線形成黃金交叉時,便是中長線黑馬初步產生的最佳時機,此時果斷買入。

在均線交叉、成交量放大4倍以上和5周時間這三大要素中前二大要素是買入的最佳機遇,是抓住黑馬、迅速騎上的條件。而後一條是鞏固獲利成果的重要條件,也就說你騎上黑馬,跑了段獲利的上升通道之後該讓黑馬休養生息了,如果超出這一限度,勢必會產生人仰馬翻的後果。

準確選黑馬的交易系統 :

雙均線系統指的是指數或股價的移動平均線以及成交量的移動平均線系統,其中,股價類的均線系統參數可以設置為5日、10日、20日、30和60日等多條移動平均線,對成交量的均線系統的設置不能照搬指數或股價的均線設置,要根據對成交量的運行特徵將均線設置為三條,分別是6日、12日、24日移動平均成交量。雙均線系統比較適宜於準確出擊剛剛擺脫跌市,進入反轉階段的強勢股。在利用雙均線系統選黑馬時,最關鍵的是判斷股價與成交量的突破有效性。

「5線低位畫金叉,30線上買入它」口訣要點:5日線低位金叉30日線後,就不再回頭,一直支持著股價向上攀升,直到第一上升浪結束後,才轉向整理,但在整理過程中也不跌回30日線以下。5日線這種走勢稱為低位一次金叉。但很多時候,5日線由下降趨勢轉為上升趨勢中,常常出現低位金叉30日線後,又回落到30日線之下,兩次探底後,再次上穿30日線,這種走勢稱為二次金叉。5日線二次金叉是強烈的買進信號。

先從低位一次金叉說起。低位一次金叉出現後,股價後勢上升的力度一般比較大。金叉日應積極介入,強烈的買進信號。

例:武鋼股份(見下圖)該股股價在2009年前期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低位震盪,6月2日K線圖上5日均線上叉30日均線形成黃金交叉,股價迅速上漲,5日均線距30日均線越來越遠,在7月初股價雖然有所回落,但是一直穩定地站在30日均線上方,因此投資者可以放心持有。

在出現這種形態時,投資者在實戰中應該怎樣操作呢?

如果該股走勢兇猛,買入應該果斷堅決。萬一錯過第一買入機會,股價急升後,不要追漲,回檔後再買入。低位一次金叉較難確認,因為大多數股票一般要在低位反覆築底,5日均線會出現兩次三次金叉30日線的走勢,其中的第一次金叉就可能是賣出信號。所以對於低位一次金叉要持謹慎態度:觀察在金叉前是否走出了W底、頭肩底、圓弧底等圖形形態。

如果一次金叉買入股票,不升反降,5日線也掉頭向下,再次回到30日線之下時,靜觀其變,若在前期低點附近就跌不下去後,證明前期低點就是底部,此次低點與前期低點構成雙底,可補倉,即使後市無大行情,股價也會上升到30日線之上,可解套。

5日線低位兩次金叉甚至三次金叉也是比較常見的,而在操作中要更注意細心觀察。首創股份(見下圖)2009年6月3日該股在低位由5日均線上穿30日均線形成金叉,但股價很快回落。6月12日5日均線跌破30日均線形成死叉,使得部分投資者匆忙出局,但是僅僅過了8個交易日,5日均線再度上叉30日均線形成金叉,這時候該股底部就出現了兩個金叉,向投資者發出了強烈的買入信號。

對於二次金叉的操作,投資者應注意哪些方面呢?

二次金叉較好識別,不需要參考其他技術指標的確認,只要5日線二次金叉就可立即進場,安全係數較高,只要沒有突發事件,至少會有一個月以上的中級行情。

有時也會出現失敗的走勢,即股價僅短暫上升幾日,就停止上升,5日線也隨之滑落,再次回到30日線之下。經驗告訴我們,這種情況多為構造三重底,回跌到前期底點附近,就會止跌企穩轉勢向上,形成三次金叉後,股價會穩健上行。三次金叉時,可加碼買進。

10線也像5日線一樣,低位二次金叉,但金叉點位在5日線金叉30日線之後,相隔時間約3~5日,買入信號比5日線形成的金差的買入信號更強烈。穩健的投資者儘量採取這一買入方法。


賠錢是購買「賺錢」支付的成本

炒股要有好的心態,盈虧乃家常便飯,贏了不要昏昏然、飄飄然,虧了 不要沮喪,不要罵罵咧咧。虧損有時能讓你更加成熟,成為你獲得最大財富的資本。不經歷失敗的痛苦與折磨,你絕不會進入優秀的投資者行列。首先理解炒股賠 錢、賺錢的真實含義。賠錢是為了買到「賺錢」而支付的價格;賺錢是已經支付了「賠錢」壓力(折磨代價)而得到的收穫;踏空又是為了防止損失而支付的代價。

想要最終盈利,必須追逐虧損,有時虧損,並不是你看走眼或買錯了股票,它是通過你的買入來發現這個股票的真正走勢是上漲還是下跌。而買入就是為了防止踏空,賣出就是為了防止套牢。

因 此炒股的關鍵是看你能不能做到虧錢的時候虧的少,賺錢的時候賺的多,這才是真正的大贏家。例如當你每筆交易追逐到小虧損就平掉,不虧損就耐心「耗著」,如 此「追逐虧損」的理念也許是獲勝的好方法。有些股票大師曾經建議,在上漲15%即賣出,下跌7%即止損,也許在股市盤整期間是一個賺錢的好思路。

在 股票市場往往是悟性越高的人獲得金錢的機會越多。而有金錢的人,不一定能獲得悟性。有悟性的人,往往是那些可以從別人的經歷中得到益處的少數人。美國投資 大師菲利普·費希爾有句名言,「一個傻瓜和一個聰明人的主要區別在於:聰明人能從錯誤中學到東西,傻瓜則永遠不能」。例如一個小孩把手伸在爐子上,他馬上 就會知道不該這樣去做,會燒傷疼痛。但是自幼認為的道理也許是:不能把手伸在任何爐子上。這樣,他完全沒有從錯誤中學到真正的東西,反而得到了一個謬誤, 若從中領悟到了真理,付出的代價也值得。那就是:把手伸在沒有點火的爐子上是沒關係的!

實際上,真正與主力對搏,你總是受傷害的配角。作為 散戶,在分析、研究、資訊、資金上都不是莊家的對手,但莊家也有不為人知的死穴,你知道嗎?那就是『莊家最怕你不看他』!因為莊家深知你的貪婪與恐懼,莊 家的陰謀通過操盤手傳遞給你,他讓盤口別有洞天風起雲湧,他讓K線圖形青面獠牙,只要你睜開眼睛看它,你就會患得患失,惶惶不可終日。當你不看他的時候, 當他沒有觀眾的時候,他真的好怕,因為他的錢是有成本的,你能耗的起而他們卻不能。面對一個不看、不聞、不問,不急的人,面對一個無知、無欲、無畏、無懼 的人,他的一切表演都是徒勞的,這就是莊家的死穴。

交易大成的必經過程——在困境中崛起

每一個股票股票投資人,在其交易生涯中,都會遇到很多困難。比如,重大虧損,爆倉出局,面對恐懼,生存壓力…

有部分投資人,直接被困境擊敗,面臨淘汰。有一部分,在困境中掙扎許久後,不夠堅韌,最後依然被拋棄。但還有少量的投資人,會在困境中抗住壓力,抗住那些負面情緒,刻苦總結學習,然後突破。

交易是人性的放大器,所以,當投資人在實現了盈利後,不可避免的會覺得自己英明神武,是天生的交易大師。在這個階段,大多數人只會總結勝利的經驗,強化自己成功的快感。但是,沒有失敗,便不知道如何會失敗。只有經歷了那些挫折,那些投資陷阱,才能夠深刻的體會到,究竟如何才能避免重蹈覆轍。才能真的獲得一個交易認知。

交易經驗,不是學來的。而是,虧出來的。

我曾經看過一個觀點,說失敗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他的意思是,成功的經驗,會強化人們的好習慣。所以,成功的人更容易成功。這個說法,在股票股票等投資交易中顯然不成立,因為很多時候,交易結果是正確的,成功的。但是,這背後的邏輯可能是錯的。被錯誤強化的認知,總有一天會讓投資人付出代價。當其因此重創時,他才會深刻的理解,會深刻的思考這背後真正的邏輯,才能獲得一個有效的交易認知。

知道自己什麼情況下可能滅亡,遠比自己知道在什麼情況下會成功重要。交易是一個先求不死,再求發展的過程。所以,當投資交易者身處困境時,所獲得的經驗教訓,是交易生涯中最寶貴的財富。

不經歷幾次重大虧損,永遠不會明白什麼叫止損,不經歷連續多次的虧損,不會明白資金管理的重要性;不經歷多次的大起大落之後,永遠不會明白回撤控制的重要性。沒有人會在連續大幅度盈利之後,忽然頓悟控制倉位的重要性,因為他會恨不得自己能夠滿倉去做。

擁抱困境,吸取足夠的經驗,武裝好自己的交易認知。在困境中生存,在困境中勃發,這是交易大成必經的過程。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股盤財神爺(K600653),免費領取雙龍戰法和交易系統,每日更新炒股技術、操盤策略和擒牛戰法、牛股熱點,乾貨源源不斷,必定會讓您的股票操作的更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_0CLGwBmyVoG_1ZSJG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