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喜歡上一個女孩,可我媽不同意我們在一起」,凌晨收到學長的求助。
學長暗戀女孩快十年了,貫穿他整個懵懂的青春。
「我夢想給她的愛情,能生於校園,止於婚紗」,面對母親的質疑,他卻深陷自我否定的漩渦。
今年25歲的學長,還在讀研,內向的他不懂得如何表達情感。追求女孩多年,消費近萬元,這些花銷都是失業的老母親,省吃儉用摳出來供他完成學業的。
臨近畢業,學長未能找到心儀(錢多多事少少)的工作,就選擇在本校讀研。讀研後,原本貧困的家庭,對繼續供他讀書逐漸感到力不從心。
而學長呢,卻像個沒事人一樣,不著急出去兼職賺錢,更不著急漫漫無涯的學業。
象牙塔里的大學生,就像打開潘多拉的盒子,慾望貪婪被無限放大。
除了靠打遊戲混混度日外,空虛寂寞的學長無比懷念幼時的心動與單純。尤其是初中暗戀的校花。
以前,他一直以為是自己沒太見識過世面,後來,見過形形色色的女孩,唯獨難忘校花的活潑可愛。
生活越是平淡,她的氣質和魅力就越發吸引人,簡直就是心窩裡的一根刺,用手根本揪不出來!
於是,學長費盡心思打探校花的近況。得知她單身後,他開始瘋狂出擊,表白送禮。
女神,十動然拒。可不依不饒的學長不放棄,他學著有錢人的套路,開始欺騙女神,也不停向家庭索取「戀愛開支」。
一邊是捉急見肘的母親,一邊是夢寐以求的校花,他一步步淪陷進感情的漩渦,丟掉了最好的青春。
02
那份沒有能力守護住的愛情,無關年齡,或許都算「早戀」吧。
我初中就讀在偏遠的農村,班級里經常會有「誰誰和誰誰早戀」的謠言。
可當我的榜樣依依早戀後,我就像一隻失去方向的小船,隨風飄搖。
依依比我高瘦,是班裡的語文課代表,作文還經常被當堂朗讀。
我羨慕她,同樣的年紀,有無數少年的愛慕;我也嫉妒她,任憑我怎麼努力勤奮,語文總是剛剛及格。
每次,新學期的班會,老師都會讓我們寫下班裡「想超越的目標」,連續三年,我都寫了她的名字。
我比誰都希望她一直優秀下去,這樣我也能優秀下去。
可後來,她有了一個社會上的男朋友,年紀比她大很多,右臂有著社會氣的紋身,開著一輛國產小汽車,經常來校門口溜達,時不時地會對著女生吹口哨。
大部分女生會像被冒犯一樣,遠遠跑開,只有依依會上前挽住他的手。
戀愛後的依依,生活質量有了很大改善,她開始化妝燙頭髮,有時也會逃課頂撞老師。這樣的她,像突然失去了一道光,變得庸俗不堪。
初三畢業,我如約考上高中,而她為了男友卻選擇外出打工。
"車子是貸款來的,想著為他減負,就不讀書了",依依的坦白讓我愕然。
後來的散夥飯,依依沒有出現。她在不遠處的奶茶店打工,一小時能賺10塊錢,也不怎麼花錢,就是純粹為青春的戀愛買單。
在沒有能力的時,可能會被「我養你」沖昏頭腦。
但愛不是孤單的人行道,而是車水馬龍的多行道,只有逼迫自己成長,才能擁抱真正的愛情。
03
熱戀中的人兒,容不下塵世的一顆沙子;而熱情褪去,這眼裡的沙卻讓人止不住眼淚。
在我寡淡的青春里,偶爾也會閃過幾個特別的名字。每當夜深人靜,這溫暖就像37°的白開水一樣,溫暖又單純。
「早戀」是個似褒似貶的詞,那是我們為青春的一次奮不顧身的證明。
楠子堅持了十年的異地戀, 為了成全來之不易的愛情,她捨棄西北的故鄉,來到人潮湧動的東部。
她不怕吃苦,選擇離他最近的製造業的工廠車間,沒有雙休,沒有加班費,只為他在身邊的安全感。
他們曾經是小學同學,後來楠子父母生意失敗遠走他鄉。而她依然忘不了這個名字,以「跟父母斷絕關係」為代價,換來追逐愛情的自由。
如果不愛了,哪怕近在咫尺,也會形同陌路吧。
其實,楠子早就不愛對方了。
她習慣叛逆,不甘心青春逝去,自己仍一無所獲。
男友在身邊的日子裡,她無時不刻不在思念遠方的家人。她變得狂躁不安,開始不斷指責男友的種種缺點,哪怕這些是她引以為傲的曾經。
「早戀」是一場沒有輸贏的冒險,哪怕你走到盡頭,依然會發現空空如也。
星星之火的愛情,或許可以燎原,也可能是陷阱,讓你摔個嘴啃泥。
04
其實,從來就沒有所謂的「早戀」,有的只是無能無力的自己。
讓人成熟的並不是年齡的簡單數字,而是內心深處對愛情的理解與信任。
一個不懂責任的人,哪怕到了四十不惑的年紀,依然讀不懂愛情的自白書;而一個勇敢聽從內心的人,哪怕在一字出頭的年紀,也會有承擔一生的勇氣。
那個十七歲為愛情輟學的人,與那個年近三十的啃老戀愛族,對待愛情其實是如出一轍的無畏與難堪。
我不反對任何形式的相戀,我更尊重每一種愛情的存在。
可如果,你的愛情是建立在荒蕪乾涸無能的土壤上,哪怕索取再多外在的物質養分,也會很快枯萎殆盡。
願你擁有愛情開始的本能,更不缺維護愛情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