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看靖邊】甘甜致富活水來,流進群眾心坎里……

2019-11-05     靖邊新聞

苦氟水讓陝西省靖邊縣不少鄉親吃了多年苦頭。為了啃下飲水安全這塊硬骨頭,當地幹部群眾找水源、架管線,白天黑夜連軸轉,經過一番苦幹,終於——

汩汩清水入村來(脫貧故事)

作者:顧仲陽 樊 悅

《 人民日報 》( 2019年10月16日 13 版)

核心閱讀

黑黃的牙齒,佝僂的腰身,變形的大骨節……過去,高氟水給陝西靖邊縣部分農村地區群眾帶來許多苦頭。要想脫貧摘帽,必須首先啃下飲水安全這塊「硬骨頭」。對此,當地幹部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四處尋找安全水源、為了引水有村民把自家地里的莊稼都砍了、很多幹部放棄節假日常常夜間還在施工現場……就這樣,安全又甘甜的飲用水送到了千家萬戶中,隨之而來的還有愈加密切的幹群關係。

  「引水一年,帶來的變化太大了。」秋後的一個晌午,陝北靖邊縣寧條梁鎮西園則村村民王玉和打開水龍頭,流出汩汩的清水。他淘完米蒸上飯,然後用淘米水到院子裡澆菜,順手摘了把辣椒、芹菜……

  常人眼裡再普通不過的一飯一蔬,帶給王玉和的,卻是莫大的滿足。原因在於這水:喝了幾十年、令他苦不堪言的高氟水,如今變成了甘甜的幸福水。

  「你看這院子裡的菜,綠油油的。以前同樣種辣椒,澆過的地就像撒了一層白霜,辣椒沒等成熟就爛掉了。」75歲的王玉和沒少吃「苦水之苦」。腳踝和膝關節常年疼痛,害得他不敢出遠門。去年喝上自來水後,病情明顯好轉。「我這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去趟北京,今年7月見我腿腳利索了好多,兒子帶著我去了,逛了三天腿腳都沒疼,你看我還在天安門廣場留影了。」滿滿的幸福感寫在老人的臉上。

李旭發現了甘甜的「沙漠礦泉水」

  長期以來,寧條梁鎮南部地區的高氟水帶給當地群眾的,是黑黃黑黃的牙齒,早早佝僂的腰身,變形如蒜頭的大骨節……來自靖邊縣地方病辦公室的數據顯示:寧條梁鎮南部地區50歲以上患關節炎的達到90%以上,僅西園則村就有137個殘疾人。

  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靖邊縣就實施了數次改水工程,主要通過新打深井改善水質,卻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014年,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角吹響了,脫貧摘帽必須啃下飲水安全這塊「硬骨頭」。「我們一定要真扶貧,扶真貧,不管花多大代價,都要從根本上解決老百姓的吃水問題!」縣委書記劉維平說。

  307國道穿寧條梁鎮而過,國道以南的白于山區是高氟水重災區,而國道以北的風沙灘區則水質相對較好。2017年10月,寧條梁鎮黨委書記李旭帶著全鎮村支書從南到北開扶貧現場會,最後一站來到了全鎮最北的黃蒿塘村。

  村支書劉建軍提來一大鐵桶冷水,「咚」地往院當中一放:「來來來!快喝我們的沙漠礦泉水,又甜又涼快!」被「秋老虎」毒曬的漢子們又渴又熱,大口小口地喝了起來。

  「好甜吶!」那一刻,李旭的眼睛亮了。水質鑑定報告很快出來了,各項指標都符合國家安全飲水標準。李旭的腦子裡蹦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實施「北水南調」工程,把鎮北的好水引到南邊去。

  多次論證、反覆修改,方案最終得以通過。在維護群眾切身利益面前,「辦法總比困難多」成了大家的共識。

李小平為引水把自家十幾畝辣椒砍了

  2018年8月底,綠油油的莊稼漸漸變成溫暖的金秋色,農民們開始期待豐收。但在寧條梁鎮,因為施工隊的進駐,一些莊稼當年沒能等來豐收時刻。

  供水工程施工線路長、涉及群眾人數眾多,能不能獲得他們的支持尤為關鍵。最讓大家擔心的是:工程並不向黃蒿塘村供水,卻要在村裡開一條6米寬的作業帶一路向南輸水,需要「犧牲」沿線的莊稼和地面附著物,群眾能否願意?

  事實是,水源地所在的黃蒿塘村老達峁村民小組,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時無一人反對。沿線施工臨時占用耕地,群眾都主動收割了尚未成熟的莊稼,不要補償,不提條件……西園則村的李小平種了十幾畝辣子。看著長勢正歡的辣椒,他左摸摸右摸摸,實在心疼:一車辣子少說也能賣個3000塊!但還是狠狠心砍掉了,而且沒要一分補償。「喝上好水是關係到子子孫孫的大好事,盼還盼不來呢!不能算個人帳拖後腿。」李小平的話讓現場的幹部眼眶都濕了。

  「北水南調」讓水往高處流,18米地勢落差需要四級增壓;42公里管線沿線交匯油氣管線13條,任何一個環節的閃失都會導致工程癱瘓。參與施工的所有人都繃緊了弦。為確保工程進度,很多幹部放棄所有節假日,常常夜間還在施工現場,有時甚至直接睡在工地上監工。200毫米直徑的管子共7000個接口,要一根一根地熱熔焊接,每個接口至少要半個小時才能焊完。撐不住時,工人們就躺在管道旁歇一會兒接著干。

  9月3日,一號水源井出水。可檢驗結果出來後,大家都傻眼了:氟化物含量超標,儘管基本接近安全飲水標準,但超標再少也不行啊!向來不急不緩的李旭著急得徹夜難眠。

  不服輸的漢子們抖擻精神從頭再來,加班加點在1號水源井附近打了2號水源井。這下水質完全達標!他們一個個臉上掛著笑,眼裡噙著淚。

趙飛決心要讓鄉親們喝上好水

  2018年10月底,「北水南調」供水工程全線竣工,徹底解決了寧條梁鎮4個村11464名群眾的飲水安全問題。

  「水變甜了,鍋底沒有水垢了,淋浴噴頭再也不堵了。」

  「水好了,做出的涼粉又白又韌,親戚也願意來串門了。」

  在供水沿線採訪,能強烈感受到喝上安全水後群眾發自肺腑的高興,大家由衷感謝黨的好政策、好乾部。縣長賀湘如說,看著喝上好水後父老鄉親們一張張發自內心的笑臉,幹部們付出再多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喝上放心水讓幹部和群眾的心緊緊地貼在了一起。」西園則村第一書記趙飛回憶,2017年4月的一個晚上,村民呂毛毛闖進了村委會議室:「連口好水都喝不上,你這個第一書記一天到晚搞得是什麼精準扶貧!」正在開會的趙飛被嗆得一頭霧水。當天晚上,他輾轉反側。

  第二天,趙飛就去呂毛毛家,呂毛毛說出了心裡話:「趙書記,我們這裡的水實在是不好喝啊,不光是苦,吃了人還得病,你看看我的手。」說話間,他伸出一雙像蒜頭一樣的大骨節手。趙飛緊緊握住這雙手,堅定地說:「呂哥,你放心,我一定叫鄉親們吃上好水。」

  為了這句承諾,趙飛和駐村工作隊的同志們,費盡周折,爭取來70萬元項目資金,鋪設管網,在年底讓西園則全村村民吃上了不苦的自來水。好水引來後,呂毛毛深情地說:「趙書記,您是好樣的,您真是我們最貼心的人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VrfPG4BMH2_cNUgJMF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