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前,56歲的張先生髮現自己左側乳房長了一顆黃豆大小的「疙瘩」。因「疙瘩」日益明顯,摸起來較硬且有些許疼痛,並且他姐姐也曾患有乳腺癌,張先生最終選擇到醫院就診,並被確診為左乳浸潤性乳癌。目前張先生已經接受手術根治,術後恢復良好。
看到這,您肯定要問,男人也會得乳腺癌嗎?下面,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腫瘤中心主任曾曉華給大家仔細地說說這事,並就臨床上患者最常詢問的幾個問題進行解答。
答案是會的。
因為乳腺癌的發生與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有關,男性也有乳腺組織,所以同樣可能患乳腺癌。但男性發病率低,僅占所有乳腺癌中1%,也就是說100位乳腺癌患者中有1位男性患者。
男性乳腺癌有以下特點:發病年齡偏大、惡性程度較高、易侵犯周圍組織及遠處轉移、病死率較高。不過只要早期發現、早期診治,治療效果與女性基本相同。
不會。
造成乳房體積不同的主要是脂肪,而絕大部分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導管系統,脂肪組織是不會產生癌變的。因此,大小胸之間並沒有患癌率的差異;而如果具備其他高危因素,不論大胸小胸都有可能得乳腺癌。女性千萬不能覺得胸部小就忽視乳房體檢,不能諱疾忌醫。
乳腺癌高危因素包括:
乳腺癌有一定家族遺傳性,但只占乳腺癌患者總數 5%~10%,這類患者可能有乳腺癌的易感基因 BRCA1 或 BRCA2。大多數乳腺癌不具有家族遺傳性,因此,沒有家族史的個體,也可能患乳腺癌。
基本不會癌變。
乳腺小葉增生,它是一種乳腺良性上皮增生性病變,一般不會癌變,常見絕經前女性,表現為乳房疼痛及乳腺局部組織結節狀、塊狀增厚等。但若增生上皮細胞出現異型(不典型增生),向中度到重度不典型增生髮展,就可能癌變,只是種機率非常低而已。
乳腺纖維腺瘤,它是最常見的乳腺良性腫瘤,常無意中或體檢時發現,表現為無痛性腫塊,單發或多發,單側或雙側,邊界清楚。一般生長緩慢,極少數青春期纖維腺瘤短時間可迅速增大,直徑超過8~10cm,稱為巨大纖維腺瘤。目前認為纖維腺瘤極少癌變,可以定期隨訪觀察,必要時再考慮手術切除,術後一般不會復發。
乳腺癌患者不必刻意遠離豆類。
雖然乳腺癌的發病機理明確表明與雌激素相關,人體內的雌激素作用於雌激素受體可以促進乳腺細胞的增殖,從而促進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的發生,但豆類含有的是植物雌激素,其作用不到人體雌激素的千分之一。
其次,植物雌激素會根據體內雌激素的高低而表現出促進或拮抗作用,當體內雌激素水平高時,植物雌激素可競爭本屬於人類雌激素的受體,從而有效地減弱靶細胞對雌激素的應答,起到抗雌激素的作用;而當體內雌激素水平低時,它就會替補上場,起到保護心血管系統、預防骨質疏鬆等作用。
可見,適量攝入豆製品,不僅不會增加乳腺癌的風險,反而會對乳腺起保護作用。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每人每天攝入30~50克大豆或相當量的豆製品是十分安全的。但通常建議不吃富含動物性雌激素的食品,如胎盤、雪蛤等。
事實上,癌症是不會傳染,乳腺癌也沒有任何傳染性。
有些癌症有較強的家族聚集性,同時或先後多個家庭成員患癌,仿佛暗示癌症具有傳染性,這主要與家族的遺傳因素以及家庭成員有較多共同的致癌因素等有關,並不是傳染引起。
此外,有些癌症發生和發展過程確實與某些傳染性疾病有關,可以說,「有些癌症是由傳染性疾病導致的」,但這不能說癌症具有傳染性。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早期乳腺癌常常無任何臨床症狀和體徵。20%~30%乳腺癌隱匿性病灶是通過乳腺鉬靶、超聲、MRI等影像檢查發現的,臨床查體無法發現。如果平時沒有摸到腫塊,也請廣大女性朋友做好日常自檢和定期檢查,如果發現異常,請及時就醫。如果發現乳腺腫塊,也不必慌張。應立即到醫院進行檢查,判斷腫塊類別,如增生性腫塊、炎症性腫塊、腫瘤性腫塊等。若是腫瘤性腫塊,應當進一步判斷其良惡性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