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新聞周刊》報道採訪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的對話,拉夫羅夫對俄烏戰爭再次做出明確的表態。
拉夫羅夫表示,俄羅斯要求烏克蘭軍隊必須從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和赫爾松完全撤軍,承認領土現實。
拉夫羅夫還表示,談判的先決條件包括烏克蘭從四個州撤軍,同時烏克蘭保持中立、不結盟、無核地位;實現非軍事化和去納粹化;保障俄語公民的權利、自由和利益;解除對俄羅斯的一切制裁。
拉夫羅夫重複了俄總統普京之前的表態,但烏克蘭攻入庫爾斯克之後,俄羅斯表示拒絕談判,除非烏克蘭先從庫爾斯克撤退。
如今,拉夫羅夫面對美國《新聞周刊》做出如此強調,似乎給烏克蘭下了談判先決條件,但烏克蘭並不會進行談判。
俄軍目前占領頓涅茨克60.82%,盧甘斯克98.52%、哈爾科夫2.65%,扎波羅熱72.12%,赫爾松71.87%、尼古拉耶夫0.53%,克里米亞100,除了克里米亞在2014年占領,俄軍並未完全占領烏東四州(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赫爾松)任何一個州。
面對這四個州剩餘的數萬平方公里領土,按照俄羅斯的進度,可能還要花數十年,消耗數百萬人才能完全占領,烏克蘭不會輕易就這麼撤軍。
拉夫羅夫試圖在可能的談判中拋出一個強勢條件,然後再談條件,但烏克蘭壓根不會就領土進行談判。
10月5日,澤連斯基在晚間講話中表示,只有在國際法允許且不存在主權或領土交易的情況下,烏克蘭才能實現持久和平。
烏克蘭將在10月12日拉姆施泰因會議上討論勝利計劃,是不是真的要談判,還是割讓領土很快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