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人的習俗里,端午節跟龍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其熱鬧和隆重以及重視程度可堪比過年。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必定要划龍舟。於是乎,每年端午的前幾日,各村各社早早就將仔細保管了一年的龍頭隆重地請出來,點香、獻上一隻烤得金黃的乳豬,放上一掛鞭炮,還要進行一番巡遊。到了端午,組織村社裡的青壯年進行一場聲勢浩大的划龍舟比賽。完事兒了,全村再擺上幾十圍,在一片祥和熱烈的氣氛里一起熱熱鬧鬧地吃個飯。
這種場面,常常惹得其他沒有賽龍舟條件的村社羨慕嫉妒恨,也常常惹的許多外人過來湊熱鬧,看人家賽龍舟,看人家吃龍舟飯。
佛山南海是典型的嶺南水鄉,河涌密布、水路發達,各鎮街幾乎每年都會舉辦大大小小各種龍舟賽。
通常,龍 舟競渡一般在平原江河裡進行,但西樵山的龍舟競渡卻有些不一樣。
西樵山上自古多溪泉,水量充足,但山勢起伏開闔,泉流彎曲,要划船很不容易。 明嘉靖年間,身為南海人的明朝首輔方獻夫辭官回家了,在西樵山開設書院講學。 由於他對劃龍船非常感興趣,於是發動山民匯山中白山泉、翠岩泉、雙魚泉和梅花溪等水集於天湖,然後從湖下築石成壩,蓄水成河,題名「龍船竇」。
開龍之日,鼓聲喧天,舟從雲出,引得附近鄉民前來登山觀看,就連山中隱修讀書的人也開展競渡詩聯和徵文大賽,一時傳為美談。 從此,西樵山的「半山扒龍船」聲名震天。
方獻夫去世後,西樵山天湖半山扒龍船曾中斷了 100 多年,直到 1980 年 6 月 17 日,才終於再次重出江湖。 那一次的龍舟競渡吸引了超 10 萬人圍觀,包括南海鄉賢、海內外僑胞以及周邊市民,可謂盛況超前。
實際上,在 1980 年的時候,中國才剛剛處於改革開放初期,人們的思想還沒有那麼開放,但南海通過半山扒龍船對外傳達了改革開放的堅定決心。
改革開放以來,西樵山舉辦第二次半山扒龍船活動是在 1998 年的 10 月 1 日,當天有 9 支隊伍參與了精彩的錦龍環湖巡遊表演、 600 米往返競速比賽、錦龍環湖花樣表演賽及龍舟水上拔河賽,場面人山人海,十分熱鬧。
不僅如此, 1999 年 3 月西樵鎮還成立了女子龍舟隊,在慶三八鳳艇大賽中,西樵各村 532 名婦女組成了 138 只鳳艇隊伍參賽。 這支女子龍舟隊還在全國比賽中拿下過近 100 枚獎牌,創造了中國龍舟運動史的奇蹟。
如今,20多年過去了,五月五,龍船鼓,西樵山終於再次迎來了半山扒龍船活動。
曾 經的溪泉圍水早已變成桑園圍水,萬畝桑基田成了西樵山的名片,而西樵山更是成為了南海人以及廣東人和中國人的旅遊勝地。
曾經響徹民間的半山扒龍船到底什麼樣?端午節,我們一大早從廣州自駕前往佛山南海西樵山,準備見證這個難得一見的龍舟競渡盛況。
從西樵山登山索道乘坐索道到山頂,走幾步便是天湖。 水清清,天藍藍,微風徐徐很是涼爽,觀眾席上更是座無虛席,雖然當天舉辦龍舟比賽的地方很多,但想要見識半山扒龍船的人更是多。
這個曾經代表南海人民敢飲改革開放頭啖湯的比賽,這個彰顯南海優秀傳統文化新魅力的比賽,這個全面激發全民健身和城市活力的比賽,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
當 天,天湖迎來了南海區各鎮街的 8 支隊伍帶來的 22 人龍傳統游龍巡遊,其中 6 支隊伍開展了 5 人龍體驗活動,「群龍戲水」的熱鬧場面不常有,能大飽眼福可真是幸運。
14 支 12 人小龍舟隊伍開展了 300 米往返競速賽, 16 支 5 人隊伍上演了環繞賽。
比賽有多精彩?有多激烈?雖然觀眾可以在觀眾席上坐著看,而且有樹蔭遮擋不怕風吹日曬,但為了不錯過任何一處精彩,我愣是繞著天湖走了1萬多步!
岸上鼓掌聲、加油聲、叫好聲不絕於耳,漿聲人影、龍舟飛渡,激烈又刺激。
而且還見證了曾登上過央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水上舞龍表演。
雖然看過無數次舞龍,但水上舞龍卻是第一次!簡直精彩絕倫!無法言喻!
比賽結束,各個比賽隊伍還拿到了數目不一的獎金,估計他們回到各自的鎮街,又是一番慶祝。
雖然,不知道明年的此時此刻,西樵山還是否會舉行半山扒龍船活動,但作為沒有錯過今年比賽的我來說,感覺十分幸運。
等回到西樵山下已是傍晚,聽音湖廣場已經有許多休閒的人群。 這裡是佛山南海非常火爆之地,住宿、餐飲、博物館、集市、酒吧、夜生活 ...... 十分豐富。
白天在西樵山登山觀景,下山看文館、武館,天音湖廣場還有個露營基地,十分受年輕人的歡迎。
露營基地有許多很文藝范的攤位,經營各式各樣的咖啡,人氣也是十分火爆。
而 且有許多露營場景供打卡拍照,很多周邊的人,一有時間就會來到這裡,喝喝咖啡,打打卡,拍拍照,溜溜娃,晚上還有音樂會,聽說還會放煙花。
總之,想舒服地度假,來這裡准沒錯。
旅行攻略:
西樵山地址: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環山大道山南路
交通:除自駕外(導航聽音湖,再步行至索道),還可乘坐佛山地鐵2號線至南莊站B出口,再打車前住聽音湖站
特別提示:聽音湖在西樵山上山索道附近
聽音湖廣場停車位充足
聽音湖廣場有許多民宿、酒店,吃住行超級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