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第一書記受歡迎

2023-12-27     安青網

原標題:駐村第一書記受歡迎

駐村第一書記受歡迎

編者按 用心做產業發展的「領頭雁」,用情做村民需求的「貼心人」,用力做鄉村治理的「引路人」,從教育系統走向鄉村,他們不忘教書育人初心,踐行駐村幫扶使命。本期跟隨記者,一起聆聽教育人的駐村故事。

張坤到省廣播電視台宣傳竹根河農產品

「張書記吃了嗎?來我家『打豬晃』吧。」

「張書記,來家裡坐坐。」

「張書記,山里冬天很冷,我給您做了雙棉鞋,您一定要穿上啊。」

......

走在金寨縣吳家店鎮竹根河村,凡是見了張坤,村民都是一口一個「張書記」叫得格外親切,張坤也都笑盈盈地說著並不標準的當地方言和大夥嘮著家常。

2021年6月,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選派張坤為竹根河村駐村第一書記,沒有任何基層經驗的他在和大夥打交道時,比預想要容易一些。「這都因為是之前的駐村第一書記給大夥留下了不錯的印象,拿到『接力棒』的時候已經有了基礎,在感受到了駐村第一書記的光榮時,也同樣體會到了壓力和職責重大。」張坤說。

通過向幫扶單位銷售農產品、代銷其他企業產品,竹根河村集體經濟收入由2021年的28.39萬元增加到2022年的140.12萬元。收入雖然上去了,張坤卻犯了愁:以後駐村工作隊一旦撤回,沒有幫扶單位支持,初級農產品賣不出去,或者說賣給其他加工企業,利潤太低,村集體經濟會出現斷崖式下滑。

「你們村裡『史河源』商標很好,不要給別人了,自己用,可以和其他企業合作。」吳家店鎮市場監督所所長余學龍的一句話讓張坤有了想法。從此,張坤帶著村鎮幹部踏上了走出去和請進來的合作之路,委託企業訂單式收購村民的高山特色農產品,打造出村級「史河源」系列品牌產品,走「鄉村旅遊+產品銷售」的發展之路,今年農產品銷售已達185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已經突破200萬元。

經濟發展得快,頭髮也白得快。村裡兩位先後和張坤搭檔的老書記江華盛、新書記羅炬都向記者說起了張坤的頭髮——來時滿頭黑髮,現在白了很多,估計三年下來,頭髮就全白了。

這一路走來,大夥都說著張坤的不易和艱辛,可他自己卻說:「這些年和太多部門打過交道,到處去求資金求項目求資源,一開始還有點難為情,每次都是以駐村第一書記的身份介紹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駐村第一書記到哪兒都受歡迎。」

「我就喜歡跟你們駐村第一書記聊天,你們有想法。」

「你們駐村第一書記來找我我才知道村子有啥需求,你們得常來。」

「你們駐村第一書記從城裡過來不容易,很高興遇到困難時你們能想到找我。」

......

「找他們的次數太多了,和很多人都處成了朋友。」張坤說,「即便有的人轉崗了,還會主動聯繫我,問問新的部門能不能幫上點什麼。」

為啥駐村第一書記這麼受歡迎?

「大概是因為駐村第一書記『住』進了大夥的心裡。」張坤回答道,「第一書記不是一個人,背後有著強大的支持力量。」(記者 黃 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97b93959fc51ad25ad412474818a0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