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獨酌·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花間獨酌,本是孤獨的,但作者卻把明月和影子都當作是朋友,可以一同歌舞歡樂,看起來很熱鬧,卻正是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的反襯手法,通過熱鬧的景象更強烈地表達作者內心的孤獨。
春思·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這是一首以思婦的口氣寫的懷人詩,燕北地寒生草遲,所以當秦桑低綠之時,燕草方生。借喻思婦相思欲腸斷時,遠方的遊子才想到歸家。末兩句寫春風無端撩動思婦的春愁,更顯出她對遲遲未歸的遊子的懷念。
佳人·杜甫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
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
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
摘花不插發,采柏動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此詩寫戰亂中婦女的不幸遭遇,兄弟被殺,夫婿又憐新棄舊,她只好孤零零地與婢僕一起過活,這種遭遇也是封建時代廣大婦女的普遍遭遇。作者寫這首詩,恐怕還另有寓意,即以佳人喻賢才,以夫婿的憐新棄舊喻奸佞得勢,賢才被斥,這種手法在古詩中也是常見的。
秋登蘭山寄張五·孟浩然
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髮。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因思念張五而慾望其隱居之處,因慾望其隱居之處而登高,因望不見而生愁,但仍不願下山歸去。村人歸了,渡船停了,作者依舊望著天邊,只見遠處的樹木小如薺菜,江畔的大塊陸地如一眉彎月。作者與張五的友情之深,可以想見。
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岑參
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
登臨出世界,蹬道盤虛空。
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
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
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
連山若波濤,奔走似朝東。
青槐夾馳道,宮觀何玲瓏。
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
五陵北原上,萬古青蒙蒙。
凈理了可悟,勝因夙所宗。
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
這首詩寫塔勢高聳以及登臨塔頂所見到的壯觀景象,都很成功,筆觸粗豪,氣勢奔放,境界雄渾,一如他的邊塞詩風格。最後四句,因為是登臨佛塔,頓覺大道無窮,人生有限,產生歸隱的想法,並不是真的想辭官而去。
晨詣超師院讀禪經·柳宗元
汲井漱寒齒,清心拂塵服。
閒持貝葉書,步出東齋讀。
真源了無取,妄跡世所逐。
遺言冀可冥,繕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
日出霧露余,青松如膏沐。
澹然離言說,悟悅心自足。
這首詩是詩人被貶永州時所作,超師,是指一位名超的和尚。作者早上到超師所在的寺院讀佛經,但卻譏諷世人不追求真源,只追逐佛經中荒誕虛妄的故事的態度。作者嚮往的,是禪院清幽的環境,還有與超師的真摯的友誼。
生活,總是下載容易卸載難
1,是時光滄桑,還是歲月給我們換了衣裳。
2,成長並不好玩,卻一再相信明天。
3,人生是一場大夢,個個都睡得很深,沒有失眠。
4,問世間,人為何物。
5,難而當自強。
6,生活,總是下載容易卸載難。
7,我們刷屏,歲月刷人。
8,如果架起一把口,向世間掃射,會有多少人身中流言而倒下。
9,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鬱悶時。
10,問:食品不安全的時代里,吃什麼最安全?答: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