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鎮葡萄走進外國人家庭

2023-10-07     昌吉日報

原標題:三工鎮葡萄走進外國人家庭

三工鎮葡萄走進外國人家庭

昌吉日報(全媒體記者 田晶 通訊員 段艷茹)時值9月,正是瓜果飄香的時節,記者走進昌吉市三工鎮廟工村葡萄種植基地,看到一排排整齊的標準化葡萄架、一串串掛滿枝頭的葡萄盡收眼底,陣陣果香沁人心脾。工人們正在地里採摘葡萄,採摘下來的葡萄經過分揀、精選、稱重、裝箱等工序後被裝車運出基地。

昌吉市福林葡萄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登義的手機鈴聲不時響起,找他訂購葡萄的外地客商絡繹不絕。「目前正值葡萄採摘高峰期,合作社每天有30多名工人從早忙到晚,最多的時候可以採摘75噸的葡萄。」王登義告訴記者,他們合作社的葡萄除了銷往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地,還遠銷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

9月21日,昌吉市三工鎮廟工村村民在葡萄種植基地搬運採摘的新鮮葡萄。 全媒體記者 田晶 攝

「我們共種了3000餘畝葡萄,其中克瑞森800畝、紅提2200畝,9月底完成採收。」王登義介紹,克瑞森葡萄外殼為橢圓形,沒有籽粒,外表為亮紅色,果肉甘甜細脆,耐儲存,可以長途運輸。

2018年,依託昌吉市三工鎮優越的自然條件,福林葡萄專業合作社引進了克瑞森葡萄,並且試種成功。

昌吉市福林葡萄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13年,他們堅持以引領村民致富為己任,探索合作共贏新模式,有效促進群眾增收致富。這個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形成規模化葡萄種植基地,並以股份合作經濟發展模式,有力帶動了當地葡萄產業的發展。合作社採取統一的種植模式和技術標準,葡萄的品種、品質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得到了市場的認可,銷售市場越來越大。

9月21日,昌吉市三工鎮廟工村村民在葡萄種植基地採摘葡萄。 全媒體記者 田晶 攝

「要想葡萄提升產量,達到優質果,就必須在管理上用心,從日常澆水、施肥、修剪、疏花疏果、病蟲害防治再到採摘,每個步驟都要細心,這樣就能使葡萄的品質更好,味道更佳。」王登義說,目前,合作社年產3000噸的葡萄均為優質果,預計今年純收入220餘萬元。今年,合作社還爭取到自治區林草專項補助資金36萬元,用於立架改棚架、節水滴灌改造技術。

葡萄產業的發展壯大,更好地帶動了三工鎮和周邊農村富餘勞動力的就業,帶動農戶收入持續增長。「我家種了24畝葡萄,平常再給合作社做點採摘、保鮮入庫的零工,一年有8萬多元純收入,不僅活不累還能在農忙的時候兼顧家裡。」廟工村村民李學說,在合作社的帶動下,每年務工者的人均收入超過5萬元,大家都嘗到葡萄產業發展的甜頭。

昌吉市福林葡萄專業合作社積極順應市場需求,探索生產銷售模式,通過與多家水果貿易公司合作,銷售鏈進一步延伸,讓葡萄走進外國人的家庭。「訂單農業是農業發展的趨勢,也是擴大銷路的重要保障,可以大大提高傳統農業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王登義說。

近年來,昌吉市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葡萄種植產業,以現代化科技為支撐,不斷改良葡萄品種,提高葡萄種植精細化管理水平,爭取項目資金;通過成立支部領辦合作社、流轉土地,輻射帶動周邊群眾,形成葡萄種植示範區,實現土地、技術、人力等資源的整合;合作社葡萄產業實現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統一包裝、統一銷售,幫助群眾致富增收,走上了現代化、綠色化發展道路。目前,昌吉市鮮食葡萄種植面積27500畝,掛果面積25017畝,實現年產量3.25萬噸、年產值14634萬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8ece166e5b9685ce9adffa57ddd4c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