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古代軍隊打仗不帶糧,帶數萬漢族婦女,侮辱後做成「糧食」

2022-03-07     生活幸福

原標題:這支古代軍隊打仗不帶糧,帶數萬漢族婦女,侮辱後做成「糧食」

天下大亂,爾曹夷狄禽獸之類猶稱帝,況我中土英雄,何得不稱帝邪!

古代以勇武著稱的猛將有許多,其中最出名的當屬項羽、呂布二人,這兩人都是名副其實的千人敵。除了這二人之外,古代還有一位猛將叫冉閔,他在襄國之戰中以一己之力斬殺三百鮮卑騎兵,這個戰績幾乎可以說是直追項羽。雖然冉閔的武力值很高,但是他在歷史上的知名度卻並不高,而且他雖然一度建國稱帝,可最後還是失敗了。

直到近些年,隨著網絡的興起,關於冉閔的事跡才開始在網上流傳起來。在此之前,對冉閔的評價,大多是歷史專家學者的專利,普通人對於冉閔其人並沒有發言權。在史學家眼中看來,冉閔是一個利用仇恨製造矛盾的人,例如山東大學歷史系教授蔣福亞在他所著的《前秦史》中就認為:「是冉閔仇殺胡人的行為,使中原的漢胡矛盾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那麼,冉閔為何要仇殺胡人呢?這跟當時晉室南渡後的中原戰亂有著很大關係。晉室南渡後建立了東晉,原本屬於晉朝的中原地區就被放棄了,原本生活在偏遠地區的各種游牧民族,為了占據中原的控制權,互相之間展開了長達數十年的爭鬥。在這場爭鬥中,損失最大的反而是原本就生活在中原地區的漢人,他們不但被搶走了土地,還成為任人宰割的羔羊。

東晉十六國時期的歷史,屬於比較冷門的歷史,這段時期發生的事情,現在很多人可能都不太清楚。其實,史書上對這一時期的歷史,記載的還是非常詳細的,只是如果不是特別愛好史學的人,一般很難讀完這些書籍,例如《晉書》、《魏書》、《資治通鑑》等。當代出版的例如《中國通史》、《前秦史》等,對十六國時期的歷史也有記載,只不過擯棄了其中一些比較殘酷的場面,例如羯族軍隊打仗不帶糧,帶數萬漢族婦女,侮辱後做成「糧食」。而且,就算書中有提到,一般也是採用比較含蓄的表述。

羯族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並不長,而且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羯族還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民族,因為他們沒有自己固定的棲息地,也沒有自己的文化和語言,稱其為羯人可能更合適一些。根據史學家的考證,羯人實際上屬於匈奴別部,算是匈奴的一個分支。在東晉十六國時期,羯人屬於匈奴貴族的私人奴隸軍隊,後來發展壯大之後,反而趁機消滅了匈奴,建立了後趙政權。

後趙的開國皇帝是石勒,八王之亂後投靠漢趙光文帝劉淵,後來又與漢趙決裂,占據幽州、并州、冀州三地。光初二年,石勒自稱大趙天王,建立後趙,定都襄國,平定關中地區,之後又滅亡前趙,經過一番南征北戰,使後趙成為北方地區最強的國家。石勒雖然是胡人,可是他深受儒家文化的薰陶,當上皇帝後還是比較開明的,輕搖賦稅,開辦學校,核定戶籍,創辦考試製度,算是一位功績卓著的帝王。

建平四年七月,石勒因病去世,第二年他的侄子石虎篡位。石虎性格殘暴,他篡位之後,將叔叔石勒的妻兒子孫盡數誅殺。雖然石虎篤信佛教,但是他的所作所為卻十分殘酷,肆意屠殺大臣,百姓,驅使軍隊四處搶掠,而且他的軍隊行軍打仗從來不帶軍糧,而是將搶掠來的數萬漢族婦人侮辱後充作「食物」。

如此殘暴的朝代,自然不可能長存,石虎去世後不久,他的幾個兒子為了爭奪皇位互相攻殺,反而使得養孫冉閔趁勢把持大權。冉閔原本是漢人,但卻是被羯人養大的,所以他早期跟隨石虎作戰時,手中也殺了許許多多漢人。後來石虎死掉後,冉閔看到羯人不願意為己所用,再加上羯人太過兇殘暴虐,於是就傳令四方屠殺羯人。北方各地的漢族武裝勢力也乘機攻殺胡族以向冉閔請功,此舉不但導致羯人被趕盡殺絕,還有許多天生就高鼻多須的漢人也因此遭到了誤殺。

冉閔建立冉魏之後,因為當時晉室尚存,所以他的行為是不被北方漢人所支持的。在胡族林立的北方,冉閔所建立的冉魏處於包圍之中,幾乎不可能長久地存在下去。當時位於遼東的前燕勢力逐漸強盛,趁機揮軍南下進攻冀州,冉閔以寡擊眾不敵慕容儁被擒獲處斬,不久冉魏都城鄴城被前燕軍攻破,皇后、太子投降,冉魏滅亡。

冉魏的滅亡可以說是必然的結局,因為冉閔缺乏中原王朝正統晉朝的支持,所以小小的冉魏不可能在北方胡族林立的環境下堅持下去,冉閔的失敗可以說是「有心殺賊,無力回天」。雖然冉魏最後滅亡了,但是有一件事卻值得深思,那就是冉魏被前燕滅亡後,皇后和太子都投降了,可是中書令王簡、左僕射張干、右僕射郎肅三人卻自殺身亡。從秦漢一直到魏晉,從來沒有哪個大臣因為亡國而自殺,此舉始於冉魏,實在令人感慨萬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8b5be44e9eccc820417bc54315ce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