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跨黃河,連接草原。東出太行,俯瞰華北。山西省忻州市,全省版圖面積最大,與陝西、內蒙古接壤,形成地理上的「金三角」。境內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在歷史上被稱為內長城的「外三關」,築牢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之間的第一道防線。
特殊的地緣位置,獨特的關隘地形,成為涉毒人員覬覦的「香餑餑」。
斬斷運毒通道,忻州之于山西,至關重要。
兩年來,山西省忻州市共繳獲各類毒品212公斤,凍結資金2053萬元,抓獲犯罪嫌疑人614人,查處吸毒人員6061人。先後斬斷雲南、河南、四川、安徽等地入忻的販毒通道17條。
在山西省開展的「禁毒人民戰爭三年攻堅戰」中,忻州警方以「零容忍」的姿態對毒品違法犯罪活動開展凌厲攻勢,破獲一批大案要案,「金三角」得以堵源截流,「運毒北部通道」土崩瓦解。
在這條隱秘戰線上,忻州公安民警出生入死、臥冰餐霜,立下累累戰功,連續四年領跑山西省禁毒工作,多次受到表彰和嘉獎,在實戰中形成了一系列寶貴的忻州經驗。
以鐵的意志,鐵腕「治頑疾」
晉、陝、內蒙古「金三角」,經濟繁榮之地。西煤東運,西電東送,西氣東輸,造就了運輸業快速發展。便利加暴利,疊加其他因素,雖然幾經嚴打整治,忻州吸、販毒形勢依然嚴峻。
斬斷入忻通道,就是掐斷毒品入晉的北部咽喉,意義重大。忻州,如何打好這場戰役?
按照山西省關於「深入推進禁毒人民戰爭三年攻堅戰,著力減少毒品危害和整治突出毒品問題」的要求,忻州警方鐵腕出擊,將「清剿」深入到街頭巷尾、山莊窩鋪。
「毒品治、縣域安」。在省公安廳支持下,忻州警方明確了具體做法——以情報信息為基礎,專業研判,合成作戰,全鏈條精準打擊。
戰略上,實行「一把手」責任制。忻州市公安局調集精兵強將,組織33個成員單位組成督導小組深入基層,逐級簽訂責任狀,責任到人,同時出台一系列禁毒政策,全面布局禁毒工作。
戰術上,情報先行,牢牢掌握主動權。今年初成立的禁毒專班,變原有的「分縣局各自為戰」為「情報綜合分析研判」,利用「大數據抄底」戰法,形成一條貫穿全案的「線索鏈」,專業化、精準化打擊。
很快,一套「主管部門負總責、職能部門具體抓,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民參與」的工作機制,在忻州禁毒戰線全面鋪開。
號令即出,動若風發。
「颶風—雷霆掃毒」專項行動、「凈土1號」專項行動……針對我省北部販毒通道,忻州警方高調亮劍,配合省公安廳部署,深入推進國家禁毒委「凈邊」「清隱」專項行動,有力打擊了涉毒違法犯罪的囂張氣焰,多渠道斬斷了流向我省的販毒通道。
實戰中,「地緣劣勢」轉化為「區位優勢」,四通八達的交通,正好用來嚴打過境販毒。忻州警方與隴、川、滇等地警方聯手,形成入口堵、出口截的查緝格局,鑄就「進不來、出不去」的銅牆鐵壁。
數字是有力證明。兩年來,忻州市共繳獲各類毒品212公斤,凍結資金2053萬元,抓獲犯罪嫌疑人614人,查處吸毒人員6061人。先後斬斷雲南、河南、四川、安徽等地入忻的販毒通道17條。特別是今年,忻州警方成功破獲2起部督案件,7起省督案件,也是近年來集中申報部、省目標案件最多的時期。
至此,進出山西省的「運毒北部通道」被成功掐斷。
以鐵的手段,鐵刃「割毒瘤」
斬通道,控毒源,說著輕鬆,做則不易。
近年來,毒品呈「多頭入晉」態勢,陸、空、鐵、郵渠道交替,跨境、跨界販毒活躍,販毒手段也日益「科技化」。
多年的「貓鼠遊戲」,讓辦案民警基本摸索出一套禁毒方法,但隨著犯罪手段翻新,從摸清通道到斬斷通道,中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曾經,全市一個季度繳獲的毒品總量,就遠超吸毒人員的月吸食量。這說明,入忻毒品,一部分進入本地市場,一部分以忻州為集散地中轉。
面對毒情新變化,傳統打擊方式急需升級。
「過去的打擊方式,有點像『釣魚』,一桿一魚,各單位工作相對獨立,技術薄弱,打擊本地零包販毒還行,對跨區域犯罪、真正斷通道打毒梟就很難發揮作用了。」在忻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政委馮光(化名)看來,信息化是民警的「耳朵」「眼睛」和「大腦」,能將工作變被動為主動。
今年初,忻州市公安局成立了禁毒專班,從吸販毒嚴重地區抽調經驗豐富的精幹警力回市局統一集中研判。
有了大數據的支持,一幅全市主要涉毒人員及外省入忻通道的「詳解圖」被描繪出來,清晰明朗。
接下來,禁毒專班以線索收集研判為核心,以嫌疑人行為軌跡為線條,織就一張「天網」。查處轄區涉毒,打串案,追一線,對內部「涉毒土壤」進行毀滅性打擊,對外來販毒,以「追」為主,從源頭上摧毀網絡。
這種「市局統一指揮、各部門協同作戰」的打擊方式,在山西尚屬首創,讓警方從線索研判直至抓捕收網,都牢牢掌握主動權,成效顯著。山西省公安廳禁毒總隊專程赴忻調研時,曾給予高度肯定。
從破獲案件看,改裝汽車、物流寄遞等一些西部地區都鮮見的運毒方式,在這種打擊方式面前,紛紛敗北。
一次性繳獲嗎啡35.546公斤!抓獲吸毒下線162名,凍結資金82.4萬元!2018年10月26日,註定被銘記。
當日,忻州市公安局打了一個漂亮仗,一次性繳獲毒品數量達全省之最。案件背後,是一個極度隱匿的跨國販毒團伙,「大數據合成作戰」把它找了出來,連根斬斷。
為了跨區域打擊,「異地用警」這個殺手鐧也被用足用好。
「老實說,誰還沒個『自己人』?一個縣城也就十幾萬人,一旦下手軟,走漏了消息,很可能前功盡棄。」常年活躍在一線的禁毒外勤民警李陽(化名)認為,有些涉毒犯罪之所以在多次打擊中「存活」下來,與嫌疑人熟悉當地警方工作模式不無關係。而異地用警則能防止行動泄密,實現「左手抓乾淨,右手打到底」,避免事後打擊報復。
以鐵的決心,鐵拳「鋤毒根」
禁毒,不僅事關政治,更關乎社會和民生。
嚴打之下,毒品市場不斷萎縮。
熙攘的街巷內,有一個「特殊門診」,每天有人匆匆出入。來者登記過後,端過一小杯青綠色的液體喝下。喝完,不作久留,轉身出門,隱沒在人群中。
這不是電影中的片段,而是忻州忻府區美沙酮藥物維持治療門診的日常。每天來這裡的40餘人,都是自願戒毒人員。青綠色液體是美沙酮藥物,可以輔助隔斷、治療毒癮。
現在,這樣的「特殊門診」在忻州有兩家,為在冊吸毒人員提供幫扶。
「戒毒者也有尊嚴,需要關愛。」常年與「癮君子」過招,忻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隊外勤民警關海(化名)更懂吸毒人員的心理。「特殊門診」多設在街頭鬧市,標識明顯,有人礙於面子,不願治療。
為此,忻州市禁毒委牽頭,在全市增設「康復科室」,戒毒方式更隱秘,還杜絕了美沙酮管控藥品在社會上流失。同時,抓住吸毒人員管理、戒毒康復、幫扶救助三個環節,延長強制戒毒「手臂」,把觸角伸到基層。
打擊毒品犯罪,最核心的要素是「人」。因自身患有重疾或傳染病,監所不便收押,一些「癮君子」取保後更肆無忌憚,甚至重操舊業。這樣的特殊群體,收押、管控一直是困擾禁毒工作的難題。
為此,忻州市公安局與忻州市中醫院聯合成立了全省首家病殘涉毒人員特殊監管病區,警方管理,院方治療。還與省司法廳戒毒管理局建立協作關係,確保「應收盡收」。從此,特殊群體「有人管」「管得了」「管得好」。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各縣區紛紛行動。目前,忻州市共有特殊監管病區13個,覆蓋所有區縣,累計幫扶病殘涉毒人員367人次。
如今的忻州,全社會齊心禁毒的局面已經形成。有緝毒衛士守護,「鐵三關」再難逾越。
實現河清海晏、天朗氣清,忻州,未來可期。
來源:山西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8BGIm8BMH2_cNUgR44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