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嘉能可」夢斷 雪松控股隕落

2023-05-08     新京報貝殼財經

原標題:「中國嘉能可」夢斷 雪松控股隕落

財經原創出品

記者 朱玥怡

編輯 岳彩周

自2021年部分理財產品陸續爆雷開始,曾對標嘉能可雪松控股最終隕落。

5月7日,廣州市公安局黃埔區分局官方公眾號發布的案情通告顯示,該分局已依法對雪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雪松控股」)下屬的廣東圓方投資有限公司等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立案查處;主要犯罪嫌疑人張某等人已被公安機關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同時涉案相關資產已被公安機關予以查封、扣押、凍結。據 財經記者了解,該則通告里所指的張某即是雪松控股創始人張勁。

而在張勁被刑拘之前,雪松控股旗下上市公司齊翔騰達(002408.SZ)的董事陳暉已被證實失聯。齊翔騰達4月12日公告稱,公司工作人員多次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與陳暉聯繫,均無法與其本人取得聯繫,聯繫陳暉的工作單位也尚未收到回復,無法確定陳暉失聯的具體原因。陳暉曾在銀行機構任職,後進入雪松系。

雪松控股由張勁創立於1997年,2015年後憑藉大宗商品貿易與供應鏈金融快速崛起,企業規模持續擴張,躍居廣州第一民企,並自2018年起連續四年被《財富》雜誌評為世界500強企業。張勁一度提出,雪松將對標總部位於瑞士的全球大宗商品巨頭嘉能可,要做「中國的嘉能可」。

01

創始人發家史

從炒「老五股」到坐擁兩家上市公司

張勁出生於1971年,畢業於深圳大學金融系。據公開資料,張勁創業的第一桶金來自炒股,他進入資本市場時恰逢中國最早的四家上市公司之一、「老五股」深金田(000003)掛牌。此外,上世紀90年代,國家科委(現國家科技部)首次引入國外的風投機制時,張勁便率先入股深圳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公司,成為國內首批創投人。

圖/企查查

據張勁早年的媒體採訪,他在1997年創立了雪松控股的前身華君集團,進入房地產行業,首個項目是位於廣州北部的別墅樓盤「江南世家」,後於2002年進入大宗商品供應鏈企業,創辦了後來的供通雲供應鏈集團。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張勁與雪松控股並不廣為外界所知。2016年11月,雪松系以48億元要約收購了齊翔騰達的控股股東齊翔集團80%股權,從而擁有了首家控股上市公司。2017年8月,雪松系再度要約收購了服裝上市公司希努爾,耗資44億元,該公司之後更名為雪松發展(002485.SZ,現股票簡稱「*ST雪發」),並加入了大宗商品供應鏈業務。據披露,雪松系收購上述兩家上市公司的資金均來源於自有資金及籌措資金。

手握兩家上市公司,拓寬了融資渠道後,雪松控股獲得來自多家金融機構的授信。根據一份2018年的評級報告披露,雪松控股在2017年末獲得來自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的意向性200億元授信額度、來自華新金控資本與新華中證資本的產業併購基金300億元授信額度,來自中信銀行廣州分行的500億元授信額度。

隨後雪松控股瞄準了「明天系」旗下的金融資產——2018年連續爆雷的中江信託,支付了60億元首付款,中江信託於2019年4月完成工商變更,成為當時信託史上最大規模的收益權轉讓。中江信託隨後更名雪松信託。外界曾猜測,雪松系收購信託資產意在自融,但隨著監管趨嚴,自融難有操作空間。

02

商業版圖鬆動

已失去一家上市公司,可供清償資產底數待解

在入股兩年後,雪松信託仍未完全化解其接手時的到期項目,市場一度傳出雪松控股或將向廣東地方國資出售這一信託資產的消息。不過,被傳為買方的廣州開發區控股集團在2021年7月稱從未與雪松控股就雪松信託控股權轉讓事宜進行磋商或簽訂框架協議,且並無收購雪松信託控股權的投資計劃或意向。

雪松控股的資金壓力在公開爆出前已有跡象。2020年9月,有媒體報道雪松控股面臨百億債務,且拖欠35.4億元稅款。雪松控股予以否認,表示公司現金流穩定。

除了雪松信託被傳出有意出售外,雪松系因資金鍊斷裂而失去了旗下的上市公司之一齊翔騰達。2022年10月,山東信託申請齊翔騰達控股股東齊翔集團破產重整,獲得法院受理。根據裁定書,齊翔集團以持有的齊翔騰達股票為雪松實業向山東信託的借款提供了質押擔保,但雪松系無法償還,山東信託隨後發起破產申請。最終山東地方國企山東能源集團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為齊翔集團的重整投資人,雪松系將持有的齊翔集團80%的股權將讓渡予前者。

在爆雷之後,外界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無疑是雪松控股剩下多少可供清償的資產。

雪松控股的資產狀況不甚透明,除了目前僅存的上市公司雪松發展外,另有一家發債主體雪松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雪松實業」)。

雪松實業披露的財務數據停留在2021年年中,截至當時雪松實業資產總計911.86億元,但貨幣資金僅有54.90億元;負債合計498.80億元,其中短期借款即高達108.58億元。

大公國際在2020年6月對雪松實業的跟蹤評級報告中即指出,公司存貨、預付款項、應收帳款規模較大,對資金形成一定占用,且商譽及無形資產中商標權規模較大,占總資產的比重較高,資產質量一般,同時受限資產規模較大,占凈資產比重較高,且其所持子公司股權質押比重極高,很大程度上影響公司再融資能力,資產流動性較弱。

而雪松發展雖然尚在雪松系控制下,但該公司持續虧損,且雪松系所擁有的股權也已全數質押、凍結。

03

衝擊波:哪些企業或踩雷?

雪松控股債務危機在其總部所在的廣州已掀起波瀾。有媒體報道,近期廣州市又開展了新一輪關於地方國企與雪松之間的交易排查。

財經記者根據公開文件了解到,科學城(廣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科學城集團」)與廣州開發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廣開集團」)兩家地方國企與雪松系有所牽連。

廣開集團今年3月的發行文件顯示,子公司廣州凱得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於2019年3月28日認購雪松實業發行的債權融資計劃,認購規模為20億元,基礎期限為5年期,每半年付息一次。截至2022年3月28日付息日,上述認購的雪松實業的債權融資計劃未足額收到債務利息,已構成實質違約。

「目前雪松實業財務槓桿較高,2021年業績顯著下滑,發行人全額收回投資存在不確定性。」廣開集團表示,已向法院提起訴訟並申請查封雪松實業、雪松控股名下相關資產,全力保障公司合法權益。

此外,廣開集團還稱,已針對上述債權融資計劃進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評估,未來若雪松實業財務狀況進一步惡化,上述債券融資計劃公允價值可能進一步下降,造成大額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從而影響集團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

往期精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8694bd48218b2fd8a9057e1556a5e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