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小至》
在漫長的歷史中,我國誕生出了無數的文化瑰寶,這些瑰寶除了具有歷史意義以外,還具有很多的經濟價值,正是因為這樣的情況,我國古代一直有著「盛世黃金,亂世古董」的說法。大家可以試想一下,黃金作為人類社會延續了無數年的硬通貨,可是古董卻能與黃金相提並論,由此可見古董那高昂的價值。比如王羲之的那些書法,自古以來都是無價之寶,不知有多少人願出千金求得一幅他的字畫,可依舊有價無市。
一、祖玉蘭的故事
時間來到了現代後,很多觀念依舊沒有發生改變,大家依舊無比重視文化作品,很多優秀的作品能賣出一個天價來。就比如我國有一位女子,她繡完了一張百俊圖,商人出價380萬收藏,可她卻拒絕了,其他人就非常疑惑,覺得不過是一幅刺繡而已,有人出價380萬都拒絕,於是就詢問她為什麼要拒絕?面對著這個問題,她淡淡的表示:這幅刺繡我自己用。這是怎麼一回事?故事還要從她的人生開始說起。
這位女子的名字叫作祖玉蘭,她是雲南人,從小就與刺繡結下了不解之緣。祖玉蘭的父母工作比較繁忙,於是父母為了讓她有事情可做,就把刺繡的那些絲線拿給她玩。看著這一根根五彩斑斕的繡線,小時候的祖玉蘭被深深打動了,於是便請求母親教授自己刺繡,母親也覺得女孩子學這個手藝不錯,於是就開始了傳授。隨著時間的流逝,祖玉蘭的刺繡工藝不斷精深,成為了當地有名的刺繡專家,不過那時的她並沒有打算走上以刺繡為職業的道路。
二、通過刺繡賺錢
從學校畢業後,祖玉蘭進入了社會工作,最開始的時候她是打工,後來做起了服裝生意。但那時的服裝市場已趨於飽和,祖玉蘭做了幾年,錢沒有賺到,反而本金虧了不少,於是她開始了思考,靈機一動之下,她覺得如果將刺繡運用到服裝之上,生意就有可能起死回生。祖玉蘭是一個敢想敢做的人,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她在衣服上手工刺繡了很多圖案。事實證明她的這個想法完全是正確的,那時大家很少見這種風格,市場的反應很好,而她的訂單也越來越多。
通過這門生意,祖玉蘭賺到了不少的錢,而她的想法也發生了改變。在小的時候,祖玉蘭曾經做過一個夢想,希望長大後能成為一名刺繡大家,可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她並沒有能走上這條路,而是進入了商海拼搏。祖玉蘭覺得自己拼搏了這麼多年,雖然沒有賺到大錢,但也完全夠自己生活,完全可以去追尋曾經的夢想。於是在34歲那年,祖玉蘭做出了讓所有人都為之震驚的決定,她賣掉了自己紅火的服裝生意,專心學習刺繡技藝。
三、《百駿圖》
祖玉蘭首先找到了越秀大師卓美桃,然後拜她為師,在這裡學習了4年之後,她又拜了蘇繡大師錢菊鳳為師,在這裡學習了兩年,在之後的時間裡,她又拜了好幾位繡藝大家為師,最終通過多年的努力,她的刺繡技藝得到了質的突破。在刺繡行業,每一位刺繡者都有一幅自己的代表作,因為這既代表著自己的技藝,也代表著自己的想法,祖玉蘭當然也是一樣的,她也準備繡出自己的代表作,經過思考後,她決定繡一幅《百駿圖》。
做下了決定後,祖玉蘭就開始購買材料,考察資料,經過了一個多月的準備後,刺繡才正式開始。此次的刺繡耗費了祖玉蘭一年多的時間,在這麼多的付出之下,這幅刺繡顯得美輪美奐,而她也因這幅作品,在刺繡界打響了名聲。沒過多久,有一位商人找了上門,開價380萬願意收藏這幅作品,面對如此的天價時,祖玉蘭並沒有動心,她認為這幅作品對自己意義非凡,而且藝術也不能用金錢來衡量,於是直接拒絕了這位商人的求購。
結語:
祖玉蘭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她的一生真正體現了「工匠精神」,從小就開始學習刺繡,後來又積極的去拜各位刺繡大家為師,不但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且也推廣了傳統文化。在如今這個時代,很多老一輩人留下的東西,漸漸被年輕一代人遺忘,這是絕對不行的,我們應當積極的去傳承寶貴的傳統文化,不能讓它們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參考資料:
《小至》
《刺繡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