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訂閱收聽音頻
面對2023就業困局
「靈活就業」能幫上什麼忙?
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正式啟動
2月1日,證監會發布《關於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前後相關行政許可事項過渡期安排的通知》,這意味著經過4年試點後,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正式啟動。《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上市公司證券發行註冊管理辦法》等規則已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整體上看,此次全面註冊制方案主要安排集中在IPO申報、各大板塊定位規劃、主板交易制度、監管安排、註冊制推行過渡期間安排等重要方面,具體包括如下內容:優化發行上市審核註冊機制;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主板突出大盤藍籌特色;進一步改進主板交易制度;把選擇權交給市場,充分貫徹信披理念等多項內容。(綜合證監會官網)
|點評|註冊制改革的全面推進,一直是證監會近年來工作的重點方向,經過科創板4年的註冊制試點後,現在全面推行註冊制已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股票上市機制由現行的核准制改為註冊制後,企業IPO進程將被極大縮短,上市門檻也有所降低。不過,這並不意味這任何企業都可以上市,依然具有一定的上市條件。
A股市場由最初的8隻個股到現在超5000家上市公司,可供投資者選擇的交易標的數量得到了極大的擴充。全面實行註冊制後,上市公司的數量將再度迎來「爆發期」,提升了個人投資者的擇股難度,相比之下,對於投研水平更高的機構投資者較為有利。
美國就業成本增速達到創紀錄的5.07%
2月1日消息,美國公布的第四季度就業成本指數顯示,該指數環比上升1%,略低於市場預期的1.1%;但同比增速達到創紀錄的5.07%。美國的勞動力成本已連續六個季度至少環比上漲1%,創下1996年以來的紀錄。由於火熱的勞動力市場可能首先在工資上得以體現,因此許多美聯儲官員將其視為潛在通脹壓力的代表。
被視為「美聯儲喉舌」的《華爾街日報》記者尼克·蒂米拉奧斯評論說,最新出爐的其他工資相關的數據,例如平均時薪等都在顯示出薪資增速放緩。而勞動力成本指數則可能對這些數據提供更多的證據,證實或證偽工資增速放緩的觀點。(華爾街見聞)
|點評|美國勞動力市場用人成本不斷走高,成為美聯儲平抑國內通脹的「心頭大患」。事實上,美國勞動力市場中的各項數據顯得有些割裂。一方面,美國白領階層正在面臨減薪、裁員的窘境,特別是對於那些傳統高薪,並且對宏觀經濟較為敏感的大型科技企業的員工們;另一方面,美國居民減少大類消費開支後,對於娛樂消費的需求有所升溫,服務業用工出現大量空缺,推動藍領工資水平上浮。
勞動力市場的「混亂」使得美聯儲對於後續加息的態度舉棋不定,不僅美國,全球通脹水平降溫的跡象已經出現,大大降低了美國通脹反覆的可能性。長時間維持緊縮貨幣政策將挫傷企業的生產積極性,從而使美國經濟「硬著陸」的風險提升。如何規划具有前瞻性的利率決議,是美聯儲現在不得不考慮的事情。
美國房價連續五個月環比下跌
2月1日消息,美國公布的房價數據顯示,伴隨著美聯儲持續加息,以及人們擔心未來經濟陷入衰退,美國房價繼續冷卻。11月20個大型城市季調後房價環比下跌0.54%,為連續第五個月下跌;同比漲幅6.77%,較此前持續回落,為2020年9月來最小同比增幅。
具體來看,在美國20個大城市中,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和坦帕,以及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房價同比升幅居前。舊金山等地的房價表現糟糕,該地同比下跌1.6%,為十多年來最大的同比價格跌幅。去年初,30年期按揭住房貸款的平均利率約為3%,而此後在10月一度飆漲至7%,雖然該利率在上周回落至6.13%的水平,但仍遠高於年初。(新華財經)
|點評|全球新冠疫情初期,美聯儲採用超常規的寬鬆貨幣政策,並為民眾發放大量補貼,令美國各類資產價格一路飆升。部分居民在美國通脹水平高企後,選擇購置房產進行資產保值,進一步推升了房價的漲幅。如今,美國經濟可能面臨衰退的風險人盡皆知,幾乎翻倍的房貸利率也打擊了居民的購房信心,美國樓市正在逐漸降溫。
對於城市化進程早已結束的美國而言,大城市住房的供需早已趨於平衡,房價波動在大部分時間裡較為溫和。現在即便房價漲幅速度有所回落,但仍遠超一般時期的波動。房價漲幅放緩,疊加房貸利率處於高位,可能出現的「斷供潮」不禁讓人想起美國曾經出現的次貸危機。然而,這次房價上漲的時間較短,美國房貸審批更加嚴格,危機再次發生的機率並不高。
韓國貿易逆差創歷史新高
2月1日消息,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公布的數據顯示,韓國1月份出口同比下滑16.6%至462.7億美元,是自2020年初以來首次連續四個月出現同比下滑,預期僅為下滑11.1%;進口同比下滑2.6%至589.6億美元,和預期持平;1月貿易逆差擴大至126.9億美元,創歷史單月新高。自去年4月以來,韓國的進口一直超過出口,這是自1997年以來韓國首次連續10個月出現貿易逆差。
數據還顯示,韓國的大部分能源需求依賴進口,其1月份的能源進口達到了158億美元,占進口總額的26.8%。惠譽評級機構(Fitch)在一份報告中表示,今年全球需求可能繼續低迷,同時家庭債務、財政緊縮和高借貸成本制約了韓國國內的復甦。因此,韓國GDP今年可能僅增長1.5%,低於韓國央行預測的1.7%。(綜合每日經濟新聞)
|點評|韓國出口產品類型大部分集中於消費電子、汽車等高附加值消費品,而原材料、大宗商品則多數來源於進口。全球對消費品的需求降低,韓國貿易出口增速放緩,然而國民對大宗商品的日用需求卻難以削減,即便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已經有所回落,卻仍處於歷史較高水平。在全球貿易疲軟的大背景下,韓國進出口貿易出現逆差的現狀短時間內恐怕很難改善。三星集團是韓國對外貿易的一個縮影。
三星近期正在考慮削減部分晶片產品產量,這是其歷史上極為少見的決定。過往行業景氣度下行時,三星屢次逆勢擴產,搶占全球市場。直到去年年底為止,三星還在延續著「老傳統」。然而,長期的庫存高企,晶片單價暴跌,令資本雄厚的三星也逐漸扛不住這樣的壓力,韓國出口企業面臨的困境可見一斑。
優酷回應1元會員退費爭議
2月1日消息,優酷針對此前「1元會員退費爭議」回應稱:「1元會員」指的是優酷VIP月月省活動,是優酷推出的會員優惠產品,相關頁面已對活動規則進行明確告知首月1元,後11個月12元/月,若提前退出,需按會員費25元/月退回已享優惠。
近期,在降本增效壓力下,許多長視頻平台推出「增收」新條目,如此前愛奇藝App對投屏價格進行了限制。過去愛奇藝黃金VIP會員支持4K清晰度視頻投屏,但現在僅能選擇480P清晰度。本周二,廣東一名用戶因投屏限制將愛奇藝告上法庭,北京市網際網路法院已於近日立案。(綜合第一財經)
|點評|長視頻網站近年來為了增加收入可謂是絞盡腦汁,這些措施也引起了部分用戶的不滿。上調會員價格,並對會員採用等級制已經成為長視頻網站普遍的增收手段。即便如此,在廣告主投放意願降低後,長視頻網站難以維持收支平衡的問題顯得更加嚴峻。
長視頻網站間的競爭已經由「流量」轉為「內容」,爆款影視劇短期內對平台付費會員數量的提升效果明顯,卻難以提升用戶黏性,相當一部分會員會隨著網站內容的更新而流動。這對網站持續購買、製作優質內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長視頻網站正在改變過往鋪量的策略,加大了對內容質量挑選的重視程度。
特斯拉去年在華營收增速放緩
2月1日消息,特斯拉遞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顯示,2022年特斯拉總營收為814.62億美元,同比增加51%。其中,中國市場實現營收181.45億美元,占比22.27%;美國市場實現營收405.53億美元,占比高達49.78%,仍舊是特斯拉最大的市場;其他市場實現營收227.64億美元,占比為27.75%。
從占比來看,中國市場營收占比有所下降,2021年中國市場營收占比約為26%,2020年這一數字則為21%。從增速來看,中國市場也落後於整體。中國市場營收較2021年的138.44億美元同比增加31.07%,然而在此之前,中國市場的增速已經連續兩年超過100%。(澎湃新聞)
|點評|從營收占比來看,中國仍然是特斯拉的一大市場,占比穩定在四分之一左右。但是,特斯拉在中國的強勁勢頭正在放緩,這可能才是其真正擔憂的地方。相較於前兩年的連續翻倍,去年的營收增速確實相對疲軟。或許,這是時值年末特斯拉在中國開啟大降價的原因。數字不會說謊,面對中國市場可能下滑,馬斯克使出了最直接的招數。
當然,特斯拉對中國的貢獻非常大,無論是增加就業,還是整車出口,抑或在中國每年賣出數十萬輛車,都是實實在在為中國經濟做出貢獻。馬斯克雖然經常不靠譜,但在投資中國這點上,可謂做出了非常正確的決策。
輝瑞去年營收千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當地時間1月31日,美國輝瑞公司披露2022年財報,期內營收同比增23%,達1003億美元,符合此前預期,為該公司歷史最高水平;凈利潤同比增長43%,達313.72億美元;調整後每股收益為6.58美元,同比增長62%,同樣為該公司歷史最高點。
近年來,新冠產品一直是輝瑞最受關注的明星產品。具體來看,2022年第四季度,新冠疫苗Comirnaty直接銷售和相關收入為113.2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9%;新冠口服藥Paxlovid的銷售額僅為18.34億美元,而第三季度銷售額為75.14億美元,環比下降75.59%。2022年全年,輝瑞靠新冠疫苗整體收入378.06億美元,同比上漲3%,新冠口服藥收入189.33億美元。(澎湃新聞)
|點評|受新冠疫情影響,輝瑞新冠產品為公司帶來了巨大營收和利潤。具體來看,在千億美元營收中,輝瑞疫苗加新冠口服藥合計占其總營收的近六成。這種在短時間內研發出新品、迅速投入市場並賺取巨大利潤的機會,十分罕見。也因如此,輝瑞目前在海外正受到各種猜測和質疑。
不過要看到,雖然前陣子中國國內因防控措施放開,感染人群迅速擴大,致使對包括新冠口服藥在內的輝瑞產品需求大增,但從全球市場來看,隨著疫情進入相對平穩時期,輝瑞新冠疫苗和口服藥的銷售正在面臨大幅下滑。這對走出新冠疫情是大好事,對藥廠來說,則意味著機會窗口的消失。
晶片巨頭海力士創最大季度虧損
2月1日消息,海力士周二發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2022財年及第四季度財務報告。報告顯示,公司去年第四季度的經營業績由盈轉虧。營業虧損達到1.7萬億韓元(約合14億美元),超出分析師預期的1.1萬億韓元虧損,上年同期為盈利4.2萬億韓元,為公司歷史最大季度營業虧損。
受此影響,海力士表示今年的資本支出將減少50%(去年為19萬億韓元)並削減產量,等待下半年行業出現復甦態勢。關於庫存問題,海力士表示目前行業庫存水平已經相當於三至四個月的供應量,且客戶尚未完全消化,接下來庫存仍將進一步增加,但應該會在今年上半年達到峰值。(華爾街見聞)
|點評|在前兩年的暴漲後,晶片行業迎來了一個寒冷的冬天。其背後主因是歐美通脹導致需求減弱,加上各大公司紛紛減少開支,開啟收縮模式,導致了海力士遭遇前所未有的季度虧損。受慣性所致,海力士的庫存還在增加,這意味著在未來幾個月內,其仍將面對高庫存、低需求的困境。
目前,美國高通脹出現回落跡象,但信號仍不明確。因而,海力士更多地把希望寄托在中國的經濟復甦上。如果中國經濟超預期復甦,無疑可以緩解包括海力士在內的晶片企業的危機。當然,在這個問題上,影響因素還不只有經濟,而還包括美國對中國在晶片供應上的態度。
周三指數探底回升深成指漲1.31%
2月1日,指數早間探底回升,午後震盪上行,創指、深成指均漲超1%。板塊方面,ChatGPT概念午後持續走高,有色金屬板塊全天強勢,信創板塊走強,教育、貿易、安防等板塊活躍;酒店、機場航運等少數板塊表現不佳。總體來看,個股呈普漲態勢,超4200股飄紅。
截至收盤,滬指報3284.92點,漲0.90%,成交額為4134億元;深成指報12158.19點,漲1.31%,成交額為5912億元;創指報2613.69點,漲1.27%,成交額為2014億元。滬深兩市成交額共計10046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1044億。北向資金全天凈買入69.74億元。(新浪財經)
|點評|周三,兩市在臨近午盤時,在以上證50為代表的權重股帶動下,翻身向上,市場情緒明顯回暖,形成個股普漲行情。市場圍繞經濟復甦的主線行情展開,原材料類板塊表現良好。在全面註冊制改革啟動的消息推動下,大金融板塊尾盤迅速拉升。場內活躍資金圍繞ChatGPT題材展開,對科技類個股進行炒作,熱點板塊延續性不足的問題出現一定改善。
內資對行情參與程度低的特點從春節前延續到了春節後,從基金的公開數據上看,基金的持倉比例普遍處於較高水平,新基金的發售進程緩慢,缺乏後備「彈藥」是他們沒有表現明顯的跟隨行情痕跡的根本原因。
文中股市、期貨內容僅供參考
不構成投資建議
欄目主編 | 魏英傑
責任編輯 | 何夢飛| 主編 |鄭媛眉
每周三上新10分鐘音頻+5000字圖文精讀報告,帶你發現一整年的投資、就業、創業新機會
訂閱曉報告解密財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