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灣&橫琴產業聯動協調發展

2023-12-20     樂居網

原標題:金灣&橫琴產業聯動協調發展

金灣&橫琴產業聯動協調發展

12月19日,由金灣區人民政府、市招商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經濟發展局聯合舉辦的珠海電子化學品產業招商大會在金灣區市民服務中心舉行。期間,11個電子化學品產業重點項目簽約落戶金灣,總投資近60億元。金琴攜手,進一步壯大珠海電子化學品產業集群。

金灣與橫琴,一衣帶水、雙橋相連、軌道相接,雙向奔赴日趨熱絡。密切地招商合作,未來將成為新的常態——

此前,金灣區人民政府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經濟發展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本著互惠互利、優勢互補、友好合作的宗旨,共同探索產業協同新模式,助力兩地實現高質量發展。

根據協議,雙方將進一步加強信息互通,開展招商聯動,聚焦新能源、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網際網路科技、電子信息等戰略新興產業領域,合力招引優質項目;積極探索「橫琴政策+珠海空間」發展新機制,把金灣區發展成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產業聯動區。

此次產業招商大會,是雙方合作的一次具象化體現。

展望未來,金灣與橫琴的聯繫無疑將更加緊密,進一步釋放雙方協同發展的潛能,為粵港澳大灣區澳珠極點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總部研發在橫琴,生產、製造在金灣」的新圖景正加速繪就。

謀創新|三項基本共識擘畫合作新藍圖

金海大橋開通在即,合作之橋蓄勢待發。

隨著金灣區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經濟發展局簽下合作協議,雙方在招商領域達成了共識——打通信息溝通的橋樑,謀求產業上的合作共贏,為新機制新模式探路。三項基本共識,擘畫了雙方未來合作的全新藍圖。

信息交流上,雙方同意圍繞打造產業生態、深化雙方招商互動、產業協同的合作目標,加強溝通聯絡。同時,開展建立不定期互訪交流機制,通過專題論壇學習、小分隊精準對接等多種方式,開展廣泛對接、宣傳、合作。

產業共贏上,雙方計劃開展招商聯動,聚焦新能源、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網際網路科技、電子信息等戰略新興產業領域,合力招引符合區域產業發展的創新能力強、投資實力強、帶動潛力強、高成長性優質項目。

機制創新上,雙方積極探索「橫琴政策+珠海空間」發展新機制,充分用好合作區釋放的制度紅利、區位紅利,進一步深化珠澳規劃協同,發揮金灣區自身資源優勢,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產業發展提供支撐。

給這些表述「劃重點」,「產業招商」無疑是未來雙方戰略合作的關鍵所在。結合近年來雙方重點發展產業的大背景,此次達成合作可謂是「恰逢其時」。

縱覽金灣,近年金灣區將產業發展列為重點工作任務,聚焦打造「5+2+N」現代產業體系,鋪開多個產業新空間建設,並配套出台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惠企發展政策,覆蓋拿地流程優化到金融資金賦能等產業招商落地全流程。

一套「組合拳」下來,金灣區也「打」出了名氣:高景太陽能、埃克森、華燦光電等重點項目相繼落地與此,產業規模體量節節攀升——截至今年9月,金灣區共有規模以上企業702家,高新技術企業542家、專精特新企業181家。

再觀橫琴,作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要平台,自帶有「改革先鋒」的氣質與底氣。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成立以來,企業及個人所得稅「15%」優惠政策、金融「三十條」、海關「二十條」等政策相繼出台,奠定了制度創新高地的姿態。

在經濟發展方面,「四新」格局加速形成,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文旅會展商貿以及現代金融產業「四大產業」,也迎來一系列配套產業新政,為特色產業的增量提質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個是制度創新高地,一個是珠海產業中心。「金琴」聯動的底層邏輯也逐漸清晰——所謂「橫琴政策+珠海空間」,本質是依託橫琴制度方面的優勢,與金灣現有的產業底蘊與空間,讓雙方都能在產業招商領域謀求更深層次的信息、資源、利益共享。

眼下,一座「看不見「的合作之橋,已然橫亘於磨刀門水域兩側。東西橋首,兩片熱土彼此靠近,共同邁向「1+1>2」的未來前景。

聚合力|金琴產業互補打開合作新空間

區域間的合作邏輯,既是「彼此需要」,也是「彼此賦予」。合作協議中的一句話,為合作雙方的關係進行了定義——金灣區將發展成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產業聯動區。

那麼,在這段雙向奔赴的合作關係中,橫琴能獲得什麼?金灣又能獲得什麼?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從雙方的產業結構、企業類型以及發展布局與規劃中尋找答案。

近年來,金灣區「5+2+N」現代產業體系逐漸成型,其中集成電路產業為代表的先進位造業發展相當迅猛,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也在不斷湧入新鮮血液。縱觀金灣的產業版圖,生產製造類企業是絕對主力,涵蓋新能源、新材料、集成電路等多個產業鏈的上中下游,成為「製造業當家」戰略最生動的寫照。

而在當下,橫琴「四新」發展戰略與澳門「1+4」產業布局「相互呼應」,加速知識密集型企業的落地入駐。除了小紅書、百度、抖音等網際網路品牌,橫琴也備受集成電路、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等領域的企業青睞,並迎來了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珠海澳科大科技研究院、橫琴先進智能超算中心、廣東省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等一批科創平台的落地。

可見,金灣區深厚的產業發展底蘊與體量優勢,無疑是橫琴科創成果與知識經濟「變現」的「最優解」。雙方的集成電路產業,便是一個具象的例證。

在橫琴,集成電路設計的優勢正在顯露,超過40家集成電路相關企業匯聚於此實際運營。較合作區成立之初增長超40%,其中不乏集創北方、壁仞科技、妙存科技、齊芯半導體等高質量集成電路設計優質企業,業務範圍涵蓋顯示驅動晶片設計、圖形處理晶片設計、存儲晶片設計、MCU晶片設計、CIS晶片設計等。

在金灣,集成電路製造的底子相當雄厚,作為「5+2+N」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一環,近年金灣區已相繼吸引了景旺電子、興森科技等一批集成電子生產製造商落地,補齊產業鏈各環節。這也為橫琴集成電路設計企業銜接生產製造,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條件。此次電子化學品招商大會的系列簽約,也預示了企業對金灣的普遍看好。

產業類型的互補,讓「金琴」合作的未來充滿希望。而金灣區廣闊的產業空間與豐富的載體,也正在為雙方合作創造新的可能性——

去年以來,由橫琴金投攜手金灣國企金航集團打造的產業新空間項目「金琴健康港」,如今已在三灶鎮「拔地而起」,聚焦生物醫藥與器械產業的項目導入,有望成為橫琴項目落地的「新空間」。在珠海綜合保稅區,已有「橫琴項目」入駐於此,續寫著雙方合作的未來新篇。

強互通|三大交通動脈架起合作快車道

協同發展,交通先行。「橫琴政策+珠海空間」的發展機制,離不開「硬聯通」的支撐。

沿著金灣東邊的海岸線望去,橫琴及澳門盡收眼底。2020年底,洪鶴大橋開通後,金灣與橫琴實現路橋相連,僅需十幾分鐘就可到達橫琴大橋。橫琴和金灣間的人員和貨物往來,也變得越來越順暢。

今年以來,有關金海大橋和珠機城際二期的一舉一動,都在橫琴和金灣居民的密切關注中。這條高速聯絡的新通道有望今年年底建成,屆時,從橫琴自駕至金灣有望縮短至10分鐘以內,珠機城際也將實現金灣與橫琴軌道上的連接。

一衣帶水、雙橋相連、軌道相接,如此圖景彰顯出金灣在支持服務合作區建設中的絕佳區位優勢。加之金灣區、珠海經濟技術開發區一體化運作後,面積占比增至珠海的三分之一。區位格局和規模體量的蝶變,為其支持服務合作區建設帶來了更多潛力和空間。

於金灣而言,這是優勢,是機遇,更是重任。

把「區位優勢」和「空間優勢」用足用好,方能乘勢而上,在區域協調發展中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在此次合作協議簽訂前,《金灣區(開發區)推動高質量發展全力支持服務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已於今年7月正式印發。

在發揮雙橋聯通優勢方面,《方案》明確,金灣將加強與洪鶴大橋向東沿線區域經濟聯繫,在商貿會展、高新科技產業領域深化合作;依託金海大橋從珠海科技學院向東聯結,途經環島西路聯通合作區,促進合作區文旅產業發展。

此外,雙向奔赴的第三條通道也將提上日程。《珠海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推進環島北路西延線前期工作。該項目東起合作區中北部,西至金灣濱海商務區,將成為繼洪鶴大橋、金海大橋後,金灣區與合作區間的第三條通道。這也意味著,金灣有望與合作區的北部、中部、南部區域均直接相連,形成區域間流動閉環。

作為全國少有的同時擁有空港、海港和綜合保稅區的區(縣),金灣區還可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進一步充實機場和深水港口的資源。《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更是明確提出,加強合作區與珠海機場、珠海港功能協調和產業聯動。

在此基礎上,金灣正適度超前推進「兩港一區」大建設大開發。海天交接處,珠海機場改擴建、機場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如火如荼。西南角,國家一類口岸珠海高欄港內,一大批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正加快推進,不斷完善多式聯運體系。距高欄港僅2公里外,珠海首個綜合保稅區——珠海高欄港綜合保稅區已於今年6月正式封關運作。

從雙橋聯通,到軌道相接,再到雙港聯動,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架起「金琴」合作的「快車道」,貨暢其流、人暢其行的繁榮圖景在這片區域加速繪就。

再把視野放大,另一條改變金灣和橫琴區位格局的跨海大橋——黃茅海跨海通道正朝著2024年通車的目標全力衝刺。屆時,這一跨海通道加上鶴港高速、洪鶴大橋的組合,將把橫琴與粵西聯通,金灣也將成為橫琴聯動粵西的新高地。

向未來|先行示範探索塑造合作新典範

作為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粵港澳大灣區的未來充滿著無限可能。將大灣區區域圖緩緩攤開,9+2城市群映入眼帘。可以說,大灣區的發展是城市群的聯動發展,這也意味著內地與香港、澳門之間要進一步融合發展、相互促進。

金灣區處於對接港澳「向西第一站」,占據大灣區承東啟西樞紐位置,近年來在改革開放進程中展現出了強大的生機與活力,如今,在大灣區國家級戰略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體現自身價值?

跳出一城一地的局限,以國際化視野、大灣區格局、特大城市站位,服務橫琴、連接灣區、融合發展,成為金灣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生動實踐。如果說此次合作協議是一次「產業協同」的先行示範探索,那麼,放眼更長的時間軸,金灣早已在功能銜接、民生融合等方面持續發力。

去年,《金灣區深入實施「金英計劃」加快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出台,明確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給予一次性2000元就業獎勵,符合條件的澳門人才除了享有上述就業獎勵,在金灣區連續繳納兩年以上社保或個稅可再給予一次性2000元生活補貼。

今年7月印發的《金灣支持服務合作區方案》再次明確,加大對港澳青年人才的支持和培育力度,還提出加強港澳人才住房保障力度,提供連續不超過2年的免租金過渡性住房保障。

聚焦群眾最關心的教育、醫療等民生供給,《金灣支持服務合作區方案》還提出推動更多民生服務聯動。

今年8月,金灣區政務服務中心在珠海率先開設港澳及海外企業辦事服務專窗,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某貿易有限公司業務負責人特意趕來辦理業務,「很方便,原先辦事要3到5個工作日,現在一天就能辦好!」

隨著制度創新和政策支持加強,越來越多港澳居民來金灣開啟新體驗,從旅遊探親、商務往來拓展到就業創業、教育養老等多個領域。

今年7月,航空新城成為首位「港車北上」入粵車主的首站打卡地,港澳居民金灣游的熱度隨即攀升。

金灣區頻獲港澳居民青睞,同其形態高級化、活力多元化的城市品質密不可分。

航空新城內,鱗次櫛比的高樓、四通八達的街道、享譽國際的地標建築,勾勒出珠海西部城市中心的輪廓。矗立在其中的「雙子塔」,與一水之隔的珠海中心大廈、橫琴國際金融中心以及澳門塔交相輝映,形成一條「珠澳城市地標新走廊」。

逐夢大灣區,同心向未來,新的協奏曲已在金灣和橫琴響起,一個更加包容開放的優質生活圈,在這片區域加速形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78ef8058079c0d4ed4a43c5696c5a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