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春瑩履新,我國第三位女性副外長!

2024-05-27     新民周刊

多年來,作為我國外交部的一朵傲骨「迎春花」,華春瑩溫文爾雅,氣質如華。每次回應中外記者的提問時,她語調雖溫柔,但字字擲地有聲,不容辯駁。

文 |蒲 琳

今天(5月27日)一早,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消息,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任命華春瑩(女)為外交部副部長。同日,外交部網站信息顯示,華春瑩已擔任該部黨委委員、副部長。

值得一提的是,華春瑩成為外交部首位「70後」副部長,也是繼王海容、傅瑩之後,我國第三位女性副外長。

01

公開簡歷顯示,華春瑩為漢族,江蘇淮安人,19704月生,畢業於南京大學,中共黨員。華春瑩早年進入外交部工作後,曾為西歐司科員,後出任駐新加坡共和國大使館職員、隨員、三秘,4年後調回外交部任西歐司三秘、副處長職務。2003-2010年,華春瑩遠赴歐洲擔任駐歐洲聯盟使團二秘、一秘、參贊等職。

2010年,華春瑩開始擔任外交部歐洲司參贊,2012年擔任新聞司副司長。當年11月16日,她首次以外交部發言人身份,出現在外交部新聞發布廳,與媒體記者見面。華春瑩成為繼李金華、范慧娟、章啟月、姜瑜之後,外交部歷史上第五位女發言人,也是外交部發言人制度建立以來的第27位發言人。

華春瑩當時表示:作為新任外交部發言人,「深感責任重大」;當前,中國和世界的關係正處於深刻調整時期,中國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國;自己將竭盡全力幫助大家及時、準確和全面地了解中國的外交政策。

2019年7月,華春瑩接棒陸慷,升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她亦成為改革開放以來,外交部新聞司首位女性正司長,也是繼著名女外交家龔澎之後第二位女性新聞司司長。

外交部網站「主要官員」欄目顯示,目前外交部共有5位副部長,分別是馬朝旭(分管外交日常業務工作,正部長級)、孫衛東、陳曉東、鄧勵、華春瑩;2名部長助理,分別是苗得雨和趙志遠。

擔任副部長後,預計華春瑩會卸任新聞司司長職務,目前尚不清楚由誰接任。外交部新聞司目前有5位副司長,分別是:汪文斌、毛寧(女)、胡鍵、蔣小燕(女)、林劍。其中,汪文斌、毛寧和林劍還同時擔任發言人。

02

「天庭飽滿,眉似拱扇,眼中精光四射,犀利如電。」這是知乎網友在回答「一看就不好惹的女性長什麼樣」的提問時評論區的高贊回答,而該網友口中的女性就是華春瑩。

用信念捍衛祖國,用威嚴震撼世界。周恩來總理曾將外交官比作「文裝解放軍」。那麼華春瑩就是藍廳里的一位「紅裝解放軍」。

多年來,作為我國外交部的一朵傲骨「迎春花」,華春瑩溫文爾雅,氣質如華。每次回應中外記者的提問時,她語調雖溫柔,但字字擲地有聲,不容辯駁。她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的表現,獲得眾多網友的一致點贊。

2021年1月22日,華春瑩在回答中方制裁蓬佩奧相關提問時表示:「我們早就說過,單邊制裁損人害己。就像『飛去來器』或『迴旋鏢』,早晚都會飛回去的。」

2018年2月1日,華春瑩在回應所謂「中國間諜威脅論」提問時說:「不禁想起中國有句話,叫『相由心生』,意思是,你心裡怎麼想,你眼裡的世界就是什麼樣。從這個意義上講,世界上最大的情報頭目說出那樣的話,並不奇怪。」而這一年12月,人民網等媒體曾盤點2018年外交部發言人十大精彩霸屏回應,其中4條出自華春瑩之口。

可以說,「柔中帶剛」「綿里藏針」成為華春瑩獨特的風格。不過,一向以處變不驚著稱的華春瑩,也會有十分「爽朗可愛」的一面。

比如,2017年12月19日,華春瑩在回答日本記者的問題時,誤將熊貓「香香」聽成了日本外務省事務次官「杉山」,嚴肅地回答了該問題。隨後,中國記者解釋清楚誤會,華春瑩哈哈大笑道,「啊!那個香香,我以為你說……」,立即化解了現場的尷尬。

03

事實上,擔任新聞司司長之後,華春瑩雖然很少作為發言人在藍廳主持新聞發布會,但在社交媒體平台依然能看到她犀利的發言,她發出的圖片,經常被人認為「信息量很大」。

2020年2月14日,華春瑩推特帳號正式啟用,這是第一個由中國新聞發言人開通的推特帳號。在發布的首條推特中,華春瑩寫到,「寒冬總會過去,春天必將到來!」配圖是在寒冬中盛開的梅花。

開通推特至今,華春瑩與網友互動頻繁。

5月14日,美國政府宣布,將對中國電動汽車等產品加征關稅。對此,華春瑩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發布了一張美國總統拜登言論前後矛盾、「自我打臉」的對比圖,並配文稱,「一個來自2019年的關稅教訓」。

3月21日,華春瑩在社交媒體X上發布了一張圖片,對比蘋果執行長庫克訪華時與TikTok執行長周受資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時的畫面。華春瑩發布的圖片上方是上海蘋果靜安零售店3月21日揭幕時庫克在現場與人群互動的畫面,描述為(美方等所說的)「中國敵意市場」。下方則是去年3月周受資出席美國眾議院能源和商務委員會聽證會時的畫面,描述為(美國自稱的)「美國開放市場」。對於這張圖片,華春瑩配文問道:「哪個是自由開放市場?」

2月,華春瑩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發文對比「共贏」與「餐桌菜單論」,問道:「應用哪種哲學塑造我們的未來?」

原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此前剛剛表示,「多輸不是理性的選擇,共贏才是人類的未來」,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則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聲稱,「在國際體系中,如果你不在餐桌上,你就會出現在菜單上」。

華春瑩的這條推文收穫數十萬閱讀量,點贊超過2500次。

華春瑩曾這樣說:「如同很多外國駐華外交官和外國媒體駐華記者在中國使用微信和微博一樣,推特是中國外交官入鄉隨俗、與外國民眾進行交流的一種方式和平台。」

在她看來,一些外國媒體及社交平台上充斥著大量針對中國的惡毒謊言、謠言。在黑暗、醜陋的虛假信息世界裡,需要包括中國外交官在內的一些人發出真實、客觀、公正的聲音。「如同在漆黑的夜裡擦亮一些火柴,發出一些光亮。」她比喻道,只要不是鐵了心、閉上眼、假裝叫不醒的人,就能看到一些事實和真相。

往期推薦

時隔若干年的兩個重啟之會

「廁評」悄然走紅的背後,聽說去阿勒泰旅遊的人膀胱快炸了?網友:畫面感太強了……

軍事 | 美軍加沙浮動碼頭被毀,以色列這麼說風涼話……

版權說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未經正式授權一律不得轉載、出版、改編,或進行與新民周刊版權相關的其他行為,違者必究!

點「在看」給我一朵小黃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76e4c6cf0dea3031ce80bb6534b6481.html